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十五句名言(十五个人生哲理)

句子大全 2023-11-16 03:20:01
相关推荐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庄子·山水》

【释义】挺拔的树木容易被伐木者看中,甘甜的井水最容易被喝光。才华横溢、锋芒毕露的人最容易受到伤害。示弱是一种经营人生的策略,需要一定的智慧和技巧。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生策略往往被许多人忽略。我们都喜欢逞强而不甘示弱。但冷静下来,不难发现,在强手如林的社会竞争中,我们常因为忽略了示弱,无形中拉长了抵达成功彼岸的直线距离。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阮籍《咏怀诗》

【释义】人生在世,生命如同尘土朝露一般的短暂,而天之道义却是悠长久远、永恒不灭的。 人生短暂,让人来不及享受童年;人生短暂,让人来不及挥霍青春;人生短暂,让人来不及从头再来。人生之短,就好像早晨的露水,太阳出来,朝露便被蒸干了。把人生比作朝露,寄托了个体生命对于存在状态的无限眷顾。 有人说:“生命如朝露,生命迅速短暂。”

胸中不学,犹如手中无钱也。 ——王充《论衡·量知篇》

【释义】一个人没有知识,就像手里没有钱财一样。知识是人生当中最宝贵的财富。知识的积累是一件伴随终生的事,就像长跑一样,跑的过程中,在不在最前面不重要,重要的是别停下脚步,重要的是谁最先跑到终点。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道德经》

【释义】不必离开一个很小的空间,就能够对更大范围内的事物有所认识和了解;不需要透过窗户偷偷地向外看,就能够明白天地的运行规律。

昔者禹一沐而三捉发,一食而三起,以礼有道之士,通乎己之不足也。 ——《吕氏春秋·谨听》

【释义】从前禹洗一次头要多次握住头发停下来,吃一顿饭要多次站起身来,以便以礼相待有道之士,弄懂自己所不懂的东西。这句话是在向我们阐明了要勤于学习、不耻下问的思想,此处跟儒家的孔子相似。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 ——《管子·形势》

【释义】对当今有疑惑不解的事可以考察古代,对未来不了解则可以考察过去。万事的本性、途径、方式虽有不同,但总是同归一理,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生活中的很多小事都会给我们相应的启示或经验,问题在于你是否能认真地去思考和总结。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活启示。有心人会抓住生活中重要的细节,积累经验,总结教训。这就是所谓的“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道德经》

【释义】所以,我从来都不希望通过什么观得大道的奥妙,只是常常希望通过什么观得大道的行迹。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我们从小就应该培养自己成为能运用学习方法,去主动获取需要的知识,会学、善学的人。而不要成为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死读书”、“读死书”的人。

不览古今,论事不实。 ——王充《论衡·别通篇》

【释义】不研究历史和现状,对问题的看法就不会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这是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的一句名言。意思就是说,读史要读出历史的真实,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历史。读史使人明智,就是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把理解历史当作把握人生的一把钥匙。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自觉的。读史就是人类思考自己过去的活动,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并自觉把握人生的现在和将来。

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夫取于众,此三皇五帝之大立功名也。 ——《吕氏春秋·用众》

【释义】天下没有纯白的狐狸,却有纯白的狐裘,这是从许多白狐狸的皮中取来制成的。善于向众人汲取长处,这就是三皇五帝大建功名的原因。人的智力有穷尽,思虑有达不到的地方,纵然有极高的智慧,也需要众人来一起谋划。万事万物皆有其极限、缺陷,没有十全十美的,因此人都要谦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进步。全知全能的人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因此集思广益是十分必要的。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 ——王充《论衡·实知篇》

【释义】一个人,如果有智慧、有学识,就会有力量。 王充重视知识的力量,认为有知识就有力量,“人有知学,则有力矣”。他指出,没有学问的人,好像谷和米,不能食用,价值不大;有学问的人,好像谷己成粟,米已成饭,可以直接利用了。他很重视后天的学习与认识,他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贵其识知也。”“人,物也,万物之中有智慧者也。”“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

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庄子》 【释义】人活着要吃饭,人活着也要读书;吃饭七八分饱可以养脾胃,而多读书则可以增长人的胆识。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让你拥有更多的智慧。这样,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你就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

【释义】道教认为天地万物以及人的处世都要按道行事,无论是天道和人道都是柔弱谦下、彼此相容而不害的。因此,学道者应该返本还元,避而不争。就好像上天的道理,只是利益万物,而不去侵害万物;圣人的道理,只是肩负调和大自然的使命,而并不与人群相争。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道德经》

【释义】最刚直不阿的人,却好像胆小怕事以至于委屈自我,顺从他人。最有技巧的人,却好像笨拙。最具有雄辩才能的人,却好像愚讷。道德有成之人,虽有“大直”之德、“大巧”之能、“大辩”之才,却从不自我炫耀,留给别人的印象是“屈”、“拙”、“讷”。 这正是自我的无为之德、不争之德。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庄子·逍遥游》

【释义】鹪鹩鸟在森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枝之地足矣,何必要拥有整个森林?鼹鼠在河边饮水,不过以喝饱肚子为限.何必要占有整个河流?世界博大,我们的力量却很微小。你可能每天都会产生一千个欲望,但实现的欲望少,难以实现的多。人们在无休止地想要满足自己贪心的欲望时,总是会忘记贪婪的人必将受到惩罚。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道德经》

【释义】知道的人不言说,言说的人不知道。一种情况是知道说不出而不言说,那么相反,说不出的东西还要说出来,那就是“言者不知”了。另一种情况是知道可以说出来而不说,相反的是不知道不可以说而说出来。正所谓知道的人不言说,言说的人不知道。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庄子·齐物论》 【释义】天地之外的事物,圣人知道其存在但不说它,天地之内的事物,圣人说了但不议论它。因此,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由于各自修养和兴趣爱好的不同,难免对个别人的言行举止看不顺眼。如果我们对他人怀有成见,就会在别人面前说这个人的是非。天长日久,这些是非之言会经过好事者之口传到当事人的耳中,从而引起当事人的怨恨甚至报复,给自己带来灾祸。所以平时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莫论他人是非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