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语文学习 摒弃“公式”(强调“语感”和“应用”)

句子大全 2023-11-16 05:16:01
相关推荐

当下,小学阶段,在作业、练习册和试卷中,都有“陈述句与反问之间互换”的题目。

为了掌握这一个知识点,很多老师都进行过专项训练。

寒假前,我去基层学校指导教学,就听了一位年青教师上了一节这样的专项训练课。

她是这样上的:

先是进行方法指导,给出转换的“公式”:

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2.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删去,没有的加上;3.删去反问的语气词;4. 句尾的问号改成句号。

陈述句变反问句: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等反问语气词(怎能、怎么、难道、岂能等)。4.句尾加上反问语气词(呢、吗等)。5.句尾的句号改成问号。

然后给出若干句子让学生进行练习。

这节课中,老师引导学生做句式转换时,始终让学生用自己给出的“公式”去套。那“公式”学生觉得很复杂,看得学生眼花缭乱。一节课下来,很多学生仍不知怎么转换。

可以说,这是一节失败的语文课。那么它到底有哪些硬伤呢?

我认为:

其一,没有让学生弄清两类句式的表达效果。不仅什么是陈述句、什么是反问句得让学生弄清,更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两种句式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其二,没有让学生弄清两类类句式互换的意义。学习这样的句式转换,绝不是在玩文字游戏,而是表达的需要。什么情况下用反问句,什么情况下用陈述句,是有学问的。如果不掌握这一学问,言语交际就可能不能顺畅进行,写作中也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情感。

其三,脱离了语言环境的转换也是无意义的。转换句式不是为转换而转换。学习语文强调应用。学习此知识点,一定要在语言环境中进行。

其四,没有遵循先练后讲的原则。学这个知识点,老师用的教学方式还是灌输式,没有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其实,这个知识并不难。陈述句、反问句学生都写过,也说过。学这个知识,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先让他们自己去练,然后在反馈时,再规范一下,总结点规律和方法即可。

其五,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学习,应摒弃刻板的“公式”,而应当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结合生活,多说一些,多辨一些。让学生多读书,多见识一些。这样必然会增强学生的语感。学生语感敏锐了,这点知识学生自然就会了。

其实,这位青年教师那样引导学生学习这个知识点,也不能全怪她。是练习册惹的祸,是考试卷子的题型给她带偏了。

现在无论练习册,还是考试卷子,涉及这类句式变换的题,都不在语言环境中进行。这样的导向,似乎就是让老师在领着学生做文字游戏,为变换而变换。这样的训练是在做无用功。希望教辅书的编者和命题者多学习学习课标,遵循语文的学习规律来出题,别再误导老师,耽误孩子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