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领导私下打听你对同事的看法 怎么办(记住一句话 避免站错队)

句子大全 2023-11-19 07:28:01
相关推荐

分类丨沟通技巧

字数丨1400字,阅读约2分钟

“评价他人”是个坑,遇到了务必小心

大家在职场上,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你的大领导,甚至是老板,私下里突然询问你对某一个同事的看法。

有时候,这个同事是新来的员工,有时候是你的老同事,甚至有时候是你的顶头上司,这时候应该如何妥善回答呢?

如果对方在询问时,态度比较明确,那么我们还可以“投其所好”,但多数情况下, 我们并不清楚对方为什么要来询问。

这时候难免就会陷入两难,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合适,说对方的好话,怕老板心里是对他有意见,顺路迁怒了自己,说对方坏话,又怕自己被老板觉得“小心眼”,甚至传到当事人的耳中。

今天,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到底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简单来说,根本原则就是两句话:

只讲事实,不做评价

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不要为了口舌之快而给自己惹麻烦

通常情况下,我们很难搞清楚询问者为什么突然要打听你对这个人的看法。

也许是老板想要提拔他,正在纠结,也许是老板打算开掉他,但还没找到太好的理由,甚至有可能老板只是突然关心一下员工,想要了解一下大家的工作状态罢了。

而且,通常情况下, 老板为了得到更客观的答案,绝对不会向你透露他的真实想法。

所以,在这个时候,揣测对方的心思,只能是一场赌博,而职场上,显然不应该靠“赌”。

在这种情况下, 无论是“吹捧”还是“贬低”都并非最佳的选择。

特别是,有些人会因为私交不佳的原因,借这个机会去递闲话,然而这种行为只能说是伤人一万,自损八千……

虽然没有哪个老板会希望下面的员工是铁板一块,但他更不愿看到的是员工之间的关系过于紧张,因为这种局面显然不利于员工之间的合作与工作的展开。

而借着这种机会,大肆吐槽对方,就相当于把你们之间的矛盾彻底摆在老板面前,他会乐于见到这种事情么?

况且,即使是你的指责再有力,说的再有理有据,但在老板的心里,板子一定不会只打在一个人身上,你在往对方身上泼脏水的时候,自己的手也难免沾上腥味。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还有一个很要命的问题,那就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和高度上,看待同一件事情时的态度很可能是不同的。

比如,在你眼中一个主管平易近人,事事照顾下属,事必躬亲,是个好主管。但是在老板眼中,这个人似乎就有点“管不住人”。

同样的道理,在你眼中那个“挑剔、刻薄”的主管,或许在老板眼中正是能“带来产出”的好主管。

这个时候,你的吐槽,反而会让老板觉得你这个人眼界太低……

最后一点就是,大家要明白,职场上从来都不是一个能藏住秘密的地方。

老板来询问你的看法, 也只是参考,断不可能因为你的几句告状就把对方怎样。

但当你的这些评价被辗转透露到当事人耳中时,你想好了你们应该如何相处了吗?

把“判断权”交还给老板

如同前面所说的那样,吐槽肯定不好,但胡乱吹捧也不是好的选择。

毕竟你乱夸一气,万一没夸到点子上,反而让老板觉得你这个人不太靠谱。

既然“贬”和“夸”都不合适,又不能不回答,那该怎么办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要做判断,把判断的权利交还给老板。

你的老板之所以来询问你,其实并不是真的看重你的“判断”,而是他希望能够透过多种不同的视角对那个人有更深入,更透彻的了解罢了。

所以,你对对方的观点、看法其实并不重要,对老板而言,重要的是你看到了哪些他平时看不见的东西。

那么,我们只要把这些东西讲出来,就算是解答了老板的疑惑,至于到底怎么判断,留给老板自己思考就够了。

比如,一个人总是加班,你可以说他是“工作勤奋”,也可以说他是“效率太低”。

但是,与其赌老板的喜好,你不如直接告诉老板:“我跟他不是特别熟悉,不过他每天下班都挺晚的,总要到七八点才能回家。”

至于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老板自己判断就好了。

当然,也不是说我们就完全不能给出自己的判断了,只不过你的所有判断,都应该避免给对方留下太多“主管”的感觉。

即使是你真的对这个人有一些看法和判断,也应该用具体的事情、实例、数据来说明问题。

比如,你想说一个人有想法,有创意,那就应该拿出具体的案例、事实来进行说明。

你想说一个人“瞎指挥”,那就应该拿出大家加班时长普遍增加,但产出增长不明显,甚至下降的数据来。

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阐述,更有说服力,更加客观。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