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孙子兵法》中的这句话 悟透了(做任何事都事半功倍)

句子大全 2023-11-20 02:25:01
相关推荐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中唯一能够延绵至今的古文明,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文明沉淀是一以贯之的。每一代的中国人,都可以汲取到数千年前的古老智慧,这种智慧不但是对于中国人有很大的启导作用,更是在世界文明的范围内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国外权威机构对世界经典畅销书籍的销量统计,在关于“人生智慧”分类的书籍中,中国的《孙子兵法》常年都位居北美以及欧洲市场的第一位,甚至就连《圣经》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作为一本中国古代的兵法书,《孙子兵法》被翻译成了几十个国家的文字,然后在世界上确立了一种新的定位,来自中国的古老哲学。

国外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国内了,《孙子兵法》在中国人对于本国文化的认知中,一直处于“处世宝典”的认知,不仅仅是在战场发光发热,在官场上和商场上,《孙子兵法》也都是想成就大事者必须要熟读的一本书籍。许多人通过学习《孙子兵法》走出了自己的思维迷雾,找寻到了正确的处世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孙子兵法》中关于为人处世的一条核心智慧,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八个字,但是却全面很深入的阐述了一个人在处事中所要具备的智慧。

“故用兵之法,十而围之,五而攻之,倍而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能避之。”这句话在《孙子兵法》中的原意是:“行军打仗时,如果自己的兵力超出了敌人的十倍,那么就要采取围攻的方法取得胜利。如果超出敌人军队的五倍兵力,那么就要全力大举进攻来取得胜利。如果只是对方的一倍多兵力,那就要想办法去割裂敌人的阵容,然后分而击之,最后取得胜利。

如果双方旗鼓相当,那么就要衡量自己的战力和对方的战力,能打则打,打不过就迅速撤退。倘若是遇到了兵力比自己强盛的敌人,那么就要想办法避免正面接触,能够尽快地避让。”短短的一句话,却是从竞争的全面状态和情势中给出了最优的决断参考,这就是《孙子兵法》的价值所在。当我们把这句话用在人生中,那么也可以得到非常大的启迪。

“十则围之”是绝对实力的打击,没有拖泥带水的战术,就是简单又粗暴的扼杀,这也是对于力量运用的基本要求,如果你拥有庞大的实力,但是却不能够用绝对的优势对对手进行消灭,那就是浪费你的实力以及耽搁全局的进展,一个大公司对于小市场的获取,不需要通过什么复杂的商业竞争,只需要简单的吞并就行了,在唾手可得的地方上浪费精力,反而会让精力太过泛散,多出一些不必要的损耗。

“五则攻之”,是处于优势的时候,要进行果断而全力的进攻。万事万物都是处在变化之中,此消彼长也是人生的常态,不能够在处于优势的时候去获取资源,那么就可能失去先机的优势。“十”和“五”都只是数目上一个比喻,并不是纯粹的实指,而代表着一个人的优势状态,应该做出的选择。在历史上,项羽不能够在自己有绝对优势的时候铲除刘邦,最后养虎为患,失去天下,这就是优势者的失败之处。

“倍而分之”,大的优势需要干净果决的进攻,而倘若只是小的优势,那么就需要运用到一些权谋和手段,虽然自己占优,可是也做不到绝对的胜势,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分而击之,让敌人更加的弱势,自己也就保持优势,这是以强胜弱的学问。

“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能避之。”,人生不可能时时处于优势,更多的情况下还是需要从弱小隐忍到强大,怎么在逆境中隐忍,也是做人必修的一门学问。隐忍绝对不是一昧的逃避,而是伺机而动,比如衡量双方的态势,在可以竞争的时候,也要果断的竞争,在竞争处于下风的时候,不能够赌气,要能够及时的止损,在敌人过于强盛的时候,要能够转辗腾挪,保存自己微弱的实力,便于日后东山再起。

《孙子兵法》的这句话,背后蕴藏的学问以及智慧是如渊之深的,一定要在生活中多多体察,才能够汲取到实用的智慧。一个人对于道理的态度,就是他做事的态度,倘若只是听之任之,那么什么样的道理都不能帮助自己成功,而如果能够静心领悟,最后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