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伴着成语游中国之安徽篇 边旅行边长知识(一个成语了解一座城)

句子大全 2023-11-20 06:41:01
相关推荐

导读: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提到的成语都是耳熟能详的,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的的。今天,我们继续伴着成语游安徽,一边学习一边旅行,这是一种再舒服不过的旅行了。在旅行的途中,有时候一个成语就可以让我们不仅长知识,更加深刻的了解这座城市,还可以让我们欣赏好山好水的同时,更好的融入到这座的山水之间。

一、鸿鹄之志

宿州,历史悠久,人文景观荟萃。秦汉时,已成为“聚,九州通衢之地”,隋开“通济渠”遂成为“扼汴控淮,当南北冲要”的军事重镇。公元809年,唐始置宿州,秦末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楚汉相争,垓下决战均发生于此。成语典故“鸿鹄之志”就出自于此。《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不为五斗米折腰

东至县位于安徽省南部,素有“尧舜之乡”之美誉。境内,有一个千年文化古镇,名曰东流。东流汉代为彭泽、石城两县属地,在晋代成为彭泽县的黄菊乡,因东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大诗人陶渊明在此种菊和那座古朴的陶公祠而蜚声四海。成语“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陶渊明在此处任县令时发生的事情。

三、淮橘为枳

“淮橘为枳”成语典故出自中国成语典故之城淮南。一座历史悠久的八公山,一座可以鲜活如初的寿州古城,一部鸿篇巨制《淮南子》,承载了厚重的文化积淀。百川归海、一叶知秋、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都出自淮南。想必许多人在听到“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这一句话时,就会想到淮南。

四、寸草春晖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你知道“寸草春晖”的成语典故出自哪里?宣城,简称宣,古称宛陵、宣州,地处江南。自西汉设郡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先后被评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扬子鳄之乡,成语典故“寸草春晖”典出于此。

五、铁面无私

合肥,安徽省会,享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科教基地、滨湖新城”之美誉。 因合肥尤以“包拯家乡”著称于世。皇佑四年至嘉祐元年(公元1052-1056年)间,包拯先后出任扬州、庐州、池洲和开封等地方长官。庐州是包拯家乡 ,调回本籍做官,亲戚朋友无不笑逐颜开,纷纷前来拜结。包拯对熟人来访一律谢绝,概不接见。在处理公事时秉公依法,毫不徇私。

六、四面楚歌

灵璧县,别称霸王城、石都,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是奇石之乡、钟馗故里、垓下之战古战场。素有“奇石虞姬钟馗画,一奇一美一神,灵璧三宝甲天下”之美誉。成语典故“四面楚歌”就出自于此。《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