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让孩子受尽委屈的讨好型人格(可能是父母常说的三句话养成的)

句子大全 2023-11-21 04:15:01
相关推荐

讨好型人格他们自己没有主见,但是当别人主动向自己求助,而自己不想去满足别人要求受委屈的时候,又因为害怕拒绝对方,他们会生气,总是会委曲求全。甚至他们还会自责。这种性格的人虽然很讨厌自己这样,但是想要改变自己已经养成的性格,其实是很难的。

这种讨好型人格是在他们小的时候受父母和家庭环境熏陶而慢慢形成的一种讨好别人的人格,并不是长大之后才有的。

讨好型人格的三种表现

1、极其认同别人的观点

对于一件事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会大胆的表达出来自己想要如何做这件事情。然而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他们对自己的想法表示怀疑,甚至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总是一味的赞同别人的观点。即使自己反对另一个人的观点,也会表示赞同。对于别人无论是否合理的要求都会给予帮助。

2、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评价

这种讨好型人格的人,特别在意自己在别人心里的形象,也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是好的评价就会异常的开心,如果是糟糕的评价就会反反复复反思自己,并且否定自己。他们对别人的行为或言语都极其敏感,总是会怀疑对方是否在讨论自己或者正在做与自己相关的事情,总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错了。

3、从不与别人发生矛盾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他们极其不希望自己和别人发生矛盾,即使有了冲突或者矛盾,他们也会主动去道歉,并且缓解这段关系,总觉得即使是吃亏也要挽回这段关系,而不与别人产生冲突,总是一味的退缩,想建立一种和睦融洽的氛围。

这种孩子在家人看来是非常乖的,他们总是对家长言听计从,在别的家长看来也是非常听话的,并且颇受赞赏。这种孩子长大之后就会形成一种讨好性人格,无论在生活和工作上面都会受到焦虑的重大影响,也会影响到自己的人际关系。

家长的三句话可能会让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

1、“要听话别人才会喜欢你”

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他们出生之后就会性格迥异,有的孩子比较活泼好动,有的孩子比较稳重安静。他们都是各自的天性,没有好坏之分,但是有的家长就可能认为别人家孩子的性格比自己家孩子要好,总是拿别人家孩子和自己孩子做对比。

并且对孩子说“你看隔壁的谁谁谁,多听家长的话,别人都喜欢他,如果你不听话的话,别人也不会喜欢你。”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一种迎合别人的想法,渐渐的他也会变得自卑,没有自信。

2、“遇到事情多忍让别人”

有一些家长会让孩子在和别人沟通交流的时候要大度一点,当和别人发生矛盾的时候也要包容豁达,这就可能让孩子在某些事情方面即使有理也会受委屈,只是为了去讨好别人。

3、“同学们都喜欢成绩好的”

当孩子考试考得不理想的时候,家长会说 “你每次都考这点成绩,你们同学肯定不会喜欢你吧,同学们都喜欢考试成绩高的孩子。”慢慢的讨好的种子就埋在了孩子的心底,孩子总是会去无条件的满足别人,讨好型人格也在渐渐的形成。

父母正确引导和家庭环境的和谐,都会与孩子好的性格形成有巨大的关系,如果家长想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性格,将来在学习和工作当中都给自己提供帮助的话,那么应该多鼓励孩子,让他们有自己的主见,并且要学会阳光自信,遇事果断严谨。这样孩子在以后的路途才会越来越光明。

孩子的性格和情绪表达都应该以一种正确的途径来发泄,不应该总是憋在心里,这样就会成成一种讨好型人格。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也不会快乐,总是压抑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只为了满足别人和迎合别人。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教会孩子,如何勇敢和自信。同时帮助他们培养一个独立自主的好性格,这才是让他受益终生的。

孩子的行为和性格是迷雾中行驶的海船,没有指明的灯塔,只能在海里随波逐流。现在回想一下:我家孩子是胆小懦弱?或是谎话连篇?或是自私自利?这是不是也意味着家庭教育的失责?给孩子讲道理可能讲不清,如果是讲一个故事呢?

蝉联三年畅销榜的《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针对2~6岁孩子设计,一套10册,每册最后都有附给家长的话,让家长了解儿童的心理,解决育儿过程的困惑。中英双语绘本,还可以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

这套书一共有十个主题:做自己、讲诚信、好脾气、懂安全、不害怕、能团结、讲礼貌、会分享、我能行、好习惯。在3岁之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作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作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行为,养成好性格。

原价150元,店铺活动现价,10册69元,还可扫码畅听,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后,已经很累了,想给孩子讲故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有需要的父母点击下面链接即可购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