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高考作文考点揭秘——“符合题意”揭秘及行文过程如何扣题

句子大全 2023-11-21 05:43:01
相关推荐

“符合题意”是高考作文基础等级里的一项要求。从每年我们所能见到相关资料来看,“符合题意”应包含三项内容:

1. 文章立意应紧扣给定的作文题目,立意是从给定的作文题目中提炼出来的;

2. 行文过程应注意回扣题目或回扣立意,行文过程不能只字不提给定的作文题目或从作文题目中提炼出来的立意;

3. 回扣题目或回扣立意要通过具体显豁的句子表现表现出来,不能半遮半掩。在这一点上,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何永康教授的一句话可谓道出了要害。他说:“高考作文应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

高考作文虽然有如此明确的规定,但每年高考,总有相当数量的考生作文因扣不住话题题旨而丢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笔者以为,构思和行文过程不会扣题,当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备考阶段,引导学生从历年优秀高考作文中总结扣题方法,归纳扣题技巧当是训练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自己对优秀高考作文的研读,提出四种扣题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画龙点睛——题目扣题法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题目是文章的窗户、眼睛。在作文中,考生若能拟一个紧扣题意而又醒目、简洁、新颖、独到的题目,阅卷老师就会眼前一亮,而你的文章也就在此时此刻给阅卷老师留下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如下面一些作文题目:

题目1:《细品惊诧皆合理》,针对话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2005年全国卷作文题);

题目2:《风起风落间》,针对话题:一枝一叶一世界(2005年浙江卷作文题);

题目3:《是尘埃,也是宇宙》,针对话题:一枝一叶一世界(2005年浙江卷作文题);

题目4:《执子与通子》,针对话题:2005年福建卷作文题(两个图形:一为圆形,一为星形);

题目5:《守住颜面》,针对话题:脸(2005年江西卷作文题);

题目6:《此时无声胜有声》,针对话题: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2007年北京卷作文题)。

题目1中的“惊诧”“合理”分别紧扣话题中的“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题目2中的“风起风落”关联隐喻着话题中的“一枝一叶”;题目3中的“尘埃”“宇宙”分别对应话题中的“一枝一叶”和“世界”;题目4中的“执子”“通子”分别对应话题中的“星形”和“圆形”;题目5中的“颜面”即是话题“脸”;题目6《此时无声胜有声》和话题“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完全吻合。

由此可见,这些题目不仅很好地扣住了给定的话题,而且生动、形象、简洁、新颖。试想阅卷老师读到这样的题目,能不为之心动吗?

二、简明扼要——题记扣题法

题记是指“写在书的正文前或文章题目下面的文字,多为扼要说明著作的内容或主旨,有的只引用名人名言。”据此,一篇文章倘若有了题记,就容易使读者把握住文章的要旨 ,不至于误读。对于考场作文来说,设计一个既简洁精练,又紧扣话题要求的题记,不但可以有效地避免离题之嫌,而且还会给全文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题记的基本写法有两种。

1、引用名人名言

2004年重庆高考作文话题是“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满分作文《独上高楼》引用晏殊《蝶恋花》中的词句为题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个题记初看似乎与“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不相合拍,但文中所写的三位诗人——李白、苏东坡、辛弃疾——抛开世俗独上高楼的行为,与晏殊词十分相似,故此题记也就与话题贴得非常紧密了。2005年天津高考作文题是“留给明天”,有一满分作文引用柏拉图的名言“明天对世界来说,永远是一个奇迹”为题记,非常贴切地扣住了题目。

引用名人名言做题记,可以很好地增强文章的哲理性、说服力和文采。但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1)要从个人实际出发。有这方面的积累,则努力为之;无这方面的积累,则不要勉强为之。(2)要注意切题。所引名人名言与话题题旨相一致,不要为题记而题记,以至弄巧成拙。

2、自己撰写

2004年高考作文话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满分作文《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的题记是:“其实,每个人的心理都有一片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事业就是让那里开满鲜花”。这个题记是作者的创作,采用比喻的手法,凸现了话题的题旨,既精练生动又恰切自如。2005年北京作文题是“说安”,有一满分作文的题记是:“心安者,成万事”。此题记虽有似曾相识之感,但从根本上来看,仍属原创。作者在行文的过程中紧扣题记,很好地发挥了题记应有的作用。2005年全国作文话题“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满分作文《细品惊诧皆合理》的题记是:“浩浩青史,浓缩了几多历史的唏嘘;渺渺哲史,又阐述着几多历史的哲思。轻掀泛黄的书页,细读一个个神奇的名字,方才了悟:细品惊诧皆合理!”这个题记以接近对偶的句式,把话题“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涉及的两个方面恰当地统一了起来,很好地扣住了话题题旨。

比之于“引用名人名言”作题记,自己撰写题记相对要灵活一些,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话题的理解,把自己的感情浓缩成一段或一句既紧扣话题,又新颖别致的题记,这不论是对于自己的写作,还是对于阅卷老师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方式。

三、一波三折——结构扣题法

考场作文是考生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写给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内特定的场合中看的,因此,考场作文最忌讳主题隐讳或模棱两可。考场作文讲究的是主题鲜明。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运用好前边谈到的那两种方法外,考生在行文过程还必须注意时时点题。我们且看一篇2005年的高考满分作文:

意料之中,情理之中

庄子的词章之美,汪洋恣肆,神游象外,往往是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词章之美来源于思想的自由,思想之广阔与宇宙相若,自会有一份智慧的饱满和灵动,思想之自由令人眼花缭乱,不敢承受这份美,而智慧的灵动又让人为此心折,觉得自由若此,亦有它存在之理。

沈从文先生的墓碑上,曾有这样的文字:“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初看之下,很为困惑,“不折不从”与“亦慈亦让”不是矛盾的吗?可细想之下,方悟碑文之深意,先生的一生不正是这句话的写照吗?柔弱书生的外表下是一颗坚强进取的心,边城的淳美意境里有着湘西人的倔强和耿直。

一切尽是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水之柔弱无骨,让我们以为它不堪重负,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告诉我们,柔弱的东西,往往蕴涵着不为人知的力量;山之巍峨雄奇,让我们觉得它凌然不可侵犯,而一颗稚嫩的种子破土而出,在高山之巅迎风招展,又在昭示我们看似强大的事物原来竟会屈服于弱小之下。

似乎一切都不可理解,可等到事情真正这样发生了,又觉得实在情理之中。

偶然和必然,没有人能说清什么是偶然,什么是必然。看似偶然的事件,细想一下,其实未尝不是一种必然。

如果对一个人多一份了解,我们就会明白看似柔弱的人为何会傲骨铮铮;

如果对一件事多做分析,我们就会明白看似意料之外的结局为何是事情发展的必然。

多一份了解,多一份分析,让我们擦亮双眼,除去表象的蒙蔽,透过迷雾看花朵,透过水面看月亮。思考往往是人心灵的眼睛。

兰·昆德拉说“生命中有不可承受之轻。”觉得生命沉重的我们大感疑惑,如果不经历一切就可笑地被预先允许或设定,承受的只有轻飘如纸薄的结局,我们不会懂;

诗中说“落红万点愁如海”,若无那种睹过千娇百媚后忽见落红遍野方觉往昔春光惆怅若梦,我们也不会懂。

走在生命的路上,当我们经历了生命中的沉浮起落时,年少时对人世的诸多不解才会了悟。醉过方知酒浓,情理往往是经历后的了悟。而思考着,经历着,也终会懂: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原来并非是不可跨越的鸿沟啊!

这篇作文开头即直接点题:“庄子的词章说,汪洋恣肆,神游象外,往往是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行文过程中又时时不忘点题。如“一切尽是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似乎一切都不可理解,可等到事情真正这样发生了,又觉得实在情理之中”。结尾以颇富哲理的句子再次扣题:“走在生命的路上,当我们经历了生命中的沉浮起落时,年少时对人生的诸多不解才会了悟。醉过方知酒浓,情理往往是经历后的了悟。而思考着,经历着,也终会懂: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原来并非是不可跨越的鸿沟啊!”。如果把这种点题方式概括一下,我们可以称其有“三段式”点题法,即开头入题、中间点题、结尾扣题。一般而言,这是考场作文力争做到主题鲜明的最有效的方法。考生如能于些悉心揣摩,自当获益良多。

四、恰当切入——材料扣题法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为了尽可能地让考生有话可说、尽可能地展现考生的写作才能,故在要求上有“三不限”的政策,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考生一旦确定了主题,在选材上当不会出现太大的困难。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看待和使用自己已经拥有的材料。为了透彻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看看下面三个作文片断。

《历史的笑容》片断——2005年全国Ⅲ以“忘记与铭记”为话题满分作文:

是“正道直行,竭忠尽智”的三闾大夫,是“上下而求索”的寻路者,是“披发行吟泽畔”的末路人,是汨罗江畔不散的清魂。

当怀王的靡靡之音在郢都萦绕,当郑袖的巧施心计让你无力招架,当张仪的巧舌如簧让你心力交瘁,一个声音对你低诉:“忘记吧,归去吧!”胡不归?既然行迷未远,何不回车复路?

然而,你终于选择了铭记,铭记伤痛,铭记恶浊,铭记忠诚,也铭刻了死亡。那个在怀王的声色犬马之娱中老泪纵横的你,学不会随波逐流,却也学不得忘记。在你倦怠的笑容里,我把两个字刻在我的心头——忘记。

《执子与通子》片断——2005年福建题满分作文:

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汨罗江。子兰谄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执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圣人不凝滞于物”呢?

《守住颜面》片断——2005年江西题以“脸”为话题满分作文:

屈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即便的佞臣当道,污浊横流,他也决不肯“随其波而扬其流”,与之同流合污。他守住了自己的颜面,终于获得“皓皓之白”的美名。

上面的三个作文片断虽然出自三篇不同话题的作文,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都使用了同一则材料!区别只在于切入的角度不同。第一篇从“忘记与铭记”的角度切入,表达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追念;第二篇从“执着与通达”的角度切入,歌颂了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著精神;第三篇从“脸”的角度切入,歌颂了屈原“守住了颜面”的坚贞。三篇作文涉及的话题截然不同,却都用同一个材料来诠释。

由此可见,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记得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过这么一句话:“文辞(包括材料),就象物品,思想见解好比使用物品的工匠、医生。橘子、山楂等果品,厨师拿它做拼盘行,医生拿它来入药治病。懂得这个道理的人,相同的文字(材料)可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人的笔下,它们(指材料)的样子不是死板不变的”。这里,章学诚以比喻的方式告诉人们:同一个材料可用于不同的情境。

王大绩老师在《作文命题的演变与实质》(《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第十期)一文中说过这么一段话:“从另一个角度看,熟悉的生活也可以适应所有命题。徐悲鸿先生擅长画马,他可以画给爱妻廖静文,可以画赠抗日战场的英雄,可以画赠外国元首,也可以画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如果他今天还健在,当然也可以画一匹马来表达抗击‘非典’的愿望与决心。‘胸中有马千万匹’,他只需要选择调整马的姿态神情,改换画的题款印章,就可以适用于任何‘话题’。”王大绩老师的这番话说得更直截了当,他明明白白的告诉人们:“熟悉的生活可使用于任何话题”。前者是文史大家的经验之谈,后者是高考专家的深刻感悟,虽表述不同,但其精神实质是相通的。

实际上,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想一想,这种“一个材料可适用多个题旨”的情况是符合写作规律的。从大的方面来看,比如拿作家的创作来说,每一个作家都有其特定的生活经历,如鲁迅的小说只能以绍兴的风俗人情为原型,沈从文只能歌颂湘西老百姓的质朴,托尔斯泰只能解剖“一个地主的早晨”等等;从小的方面来看,比如拿材料的属性来看,任何一个材料、一种生活其属性都不是单一的、固定的,而是多义的、变化的。因此,考生在写作时,只要设法将材料同自己作文的立意“连接”起来,并做深入挖掘,那么,一篇立意深刻、内容充实的作文当不难产生。

这就是考场作文选材的实质!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但愿我们能从这句名言中得到启发,从而能在考场上能从我们已经拥有的材料中发现我们所需要的意义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