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三闾刺绣

句子大全 2023-11-24 04:39:01
相关推荐

三闾刺绣历史悠久,汉代以前就已兴起,历经唐宋,发展成熟于明清,盛行于晚清民国时期。是流传在秭归县境内、用针线在平纱棉布上绣制装饰图案的一种传统美术。曾在三闾乐平里一带最为盛行,故名“三闾刺绣”。

三闾刺绣69岁的传承人李圣秀在全神贯注地绣《五十二人娶亲》(拍摄:谭家斌)

主要分为绣花、课花、斗花、掇花四大类。以家族传承和社会传承的方式世代相传。绣花,亦称十字挑花,俗名“数针”,以蓝色或白色的毛月布、平纱棉布作底,在经线和纬线交织的网格上绣成精美的图案;课花,又名彩绣,是用彩色丝线绣制花纹图案的一种技法;斗花,亦称贴布绣,先剪好贴花布图案,粘贴在绣面上,再用针线锁边;掇花,是用绒绒穿过中空的掇花针,在绣花绷子的布面上,一针一针的掇绣出文字或图画,产生一种毛绒绒的立体感。

擅长掇花的刺绣传承人邓中贵聚精会神地做刺绣 (拍摄:谭家斌)

三闾刺绣的图案系世代相传,那些团团转转五彩缤纷的花纹,疏密有致,对比分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夸张,构图大胆取舍,脱形写神,以少寓多,呈现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对称均衡、反复对比、呼应协调等法则的自由运用,使作品既有宋瓷的高贵典雅,又有织锦的简洁华美,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美术价值、观赏使用价值和装饰收藏价值。

刺绣传承人卢学翠在讲述三闾刺绣的花纹样式(拍摄:谭家斌)

其独特的形式美和深厚底蕴,承载着屈原文化的内涵,展示出一个古老民族祈求风调雨顺、富贵如意的愿望和精神世界。秭归是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所在地。三闾刺绣遍及全县,目前存续状况相对完好的当属屈原镇三闾片区。

农家小院的“刺绣展”(拍摄:谭家斌)

屈原镇地处长江西陵峡的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之间,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上世纪70年代以前,秭归民间的刺绣还非常盛行。到80年代之后,轻工产品大量涌入城乡,逐步取代了民间手工艺品。

向翠昌的针线笸箩(拍摄:谭家斌)

向翠昌、袁前芳、李圣秀、谭国英(左起)四位传承人协作“斗花”贴布绣(拍摄:谭家斌)

21世纪的今天,处于最佳传承年龄的少女们或读书、或参加工作、或外出打工,传统刺绣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再加上毛月布等材料匮乏,传承人群大多事已高,出现了“人在艺在,人亡艺亡” 的传承断代危机。鉴于其重要价值和存续现状,为保护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自然人文环境,理应立项保护。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三峡小度

出品 | 百度百家号鄂西地区官方账号

编审 | 新媒体事业部 张楚舟(WeChat:Cheung_CZ)

声明 |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配合。

欢迎投稿,共话宜昌~

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枝江扇子戏

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宜昌木雕

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兴山五句子歌谣

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三峡指墨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