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多元文化撞击下的从容

句子大全 2023-11-26 04:12:01
相关推荐

“昆仑圣殿”格尔木文学丛书(第二辑)于近日由燕山大学出版社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出版,丛书共10本,10位作家均来自本土各行各业,有公务员、警察、记者、编辑、教师、工人和退休干部。体裁也涵盖了小说、现代诗歌、散文、古体诗词。这是对格尔木市近年来文学创作的一次重要回顾,也是一次充满惊喜的文学成果的总结,比较集中地展现了格尔木本土文学当下的创作状貌和风格。

青海虽然自古就被称为蛮荒之地,但作为两条著名的文明之路——丝绸南路和唐蕃古道的交汇之处,它始终与内地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的大多地区,自古以来也都遗留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唯独格尔木市,直到六十多年前,还只是一片苍茫的戈壁,地图上寻不到一点踪迹。这个20世纪50年代因路而生、因路而兴的城市,经过六七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的成绩堪称传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片土地历经了军旅文化、农垦文化、知青文化、石油文化、移民文化的浸润,形成了包容大气、海纳百川的城市气质。在这片土地上,人,不问来处;食,杂烩四方;民俗,兼顾南北。正因为来自四面八方的30万各族儿女的和睦共处,反映到文学中,就形成了多元文化相互撞击、相互交融,既有区别又相伴而生的特点。

远古昆仑意象对中华文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何为文化?《尚书·尧典》曰:“经天纬地曰文。”《易经》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种文化的产生,总是和特定的地理环境及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的活动相关。格尔木市就位于昆仑山脚下,这片土地在星辰转换之间已然深深地雕刻了格尔木人的精神世界,这是人与自然最大的恩义,把这种深情的联系反映到文学中,就是高空、大地、雪山、原野、戈壁、河流、盐泽和那巍峨的昆仑,而这些,正是这套丛书每位作者笔下的共同意象。

正如商子秦先生在宋碧波的诗集《雪菊花开》的序言中所说的那样:“在这些‘边风’类的诗作中,碧波写了青海最具标志性的青海湖、昆仑山口、可可西里、西部雅丹、达坂山、郭勒木德草原等壮美风光,也写了胡杨、红柳、雪菊花、雪莲和鹰、骆驼、藏羚羊等生存于高原的生命,读着碧波的诗作,犹如行旅在青藏高原,眼前变幻高原风光,心灵感受高原魂魄,美美过了一把瘾。”

把高原的山水风物融进心里、写进诗里、装到灵魂深处,把具体意象化,再把意象具体化,这一出一进,就是精神和造化,也是一个写作者的自觉追求。奎子的诗集《指间蓝》和张翔散文集《点亮心灯》都不约而同地在做这种纵深的探究,在文字里加入哲学等的探寻和领悟。奎子说:“忙忙碌碌之后,我们总寻找一些清闲自在和无拘无束,并努力使这些自在延长,不断感悟生命、时光、社会、情感、风景等等,最后一定有智慧升起,这不是普通的智慧,这便是诗!”于是,我们看到他的笔下:“慈悲早已打坐在心田/戈壁空旷成一种缠绵/断了流年”(《冬在戈壁(组诗)》)“阳光携你的影子/每天漫过山脊/空气里伸手/再触摸你的柔丝”(《南山坡的回忆》),这些诗中的意象,是诗人的故园,也是诗人情感的外延;而张翔把生活与宇宙苍穹联系得更加紧密,从书名看,我们大致就可以得出一个直观的印象,这是一本书写自己哲思感悟的书,虽是一些哲思文字,但张翔在文中少说教,他多以自己为切入点,以自己切身的思考展开话题,并不让人觉得枯燥。他的行文洋洋洒洒,纵横捭阖,旁征博引,读来让人觉得饶有趣味。从中国的思想家孔子,到国外的哲学家、文学家奥伊肯、米兰·昆德拉、贺拉斯、苏格拉底、尼采、蒙田等,张翔信手拈来,把他们的思考融进自己的思考,如同高级的无缝焊接,而绝不突兀,这也让他的文字平添了几分亲和感和说服力。

这辑丛书还给人一份惊喜。惊喜来自于两部古诗词作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学的传承在很多时候却并不让人看好。张建青先生的古诗词集《昆仑拾贝》和王启万先生的格律诗集《低吟浅唱》以较高品质的文学素养为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扬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张建青还是王启万,都是立足本土、描摹当下的创作。张建青坦言:“昆仑戈壁给我灵感,风花雪月为我提供题材,我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我体会到诗词中那些豪放、婉约之美,空灵哲学之美。其乐无穷。” 正因为如此,“千里行车看水。戈壁忽陈翡翠。别样异风情,大漠孤烟相对。沉醉、沉醉。一抹夕阳欲坠。”(《如梦令·千里行车看水》)这样的句子在他的《昆仑拾贝》里俯拾皆是,既有工整的格律,又有古雅的意韵。另一位工词律的作家王启万也表达了对古韵诗词特别的钟爱,在现代诗流行的时代,依然执著于诗词,王启万徜徉在其中不能自拔,为古人的精炼字词、精美意象而倾倒,为吟诵时的朗朗上口而动情!他的诗词既有豪放词派的大气磅礴,也有婉约词派的清丽含蓄,信手拈来他的句子—— “雪海苍山纳劲风,极门峰立气如雄。/凌云已上千层仞,犹在青天俯瞰中。”(《玉珠峰》)——读来朗朗上口,让人唇齿留香,仿佛穿越到千年之前。当然,回神细品,启万先生的诗词更带了些高原的气象和凛冽的风声,让我们感受到这个时代的脉搏。

本辑丛书还有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女作家阵容。曾春桃女士的诗集《手心里的月光》、王启瑛女士的散文集《格尔木,我的天堂》、连晓华女士的散文集《花开半夏》以及赵海勃女士的散文集《分晓》,十席稳占四席,她们用女性的视角审度世界、用女性的情感触摸生活,用充满女性温暖的文字描述生命中的得到与失去、幸福与痛苦。无论是诗还是散文,她们都注重从细微处入手,将蓬勃的心绪从一枝一叶、一粥一饭中弥散开来。读来是那么率真、诚实,那些生活的点滴,在她们的笔下,就像速写画,有话则说无话则收,随意而不逾矩,文字仿佛具有一种毛茸茸的触觉,将你带到活生生的生活现场。写实,又写真而善。曾春桃在她的作品中尝试用诗的语言和架构描摹和记录一些生活的醇厚,以期折射出作者对生命、对生活和自然的一点思考。连晓华、王启瑛、赵海勃三位女作家的散文里都有很“世俗”的篇章,购物、下厨、育儿、人情,篇篇都盛放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令人心神熨帖,尤其是赵海勃女士的散文,文字洗练,笔法娴熟,她在一盘“土豆烧牛肉”与另一盘“西芹炒虾仁”之间,试图培养读者敏感而丰富的“精神味蕾”。

最后,要特别提到盛明渊先生的长篇小说《太阳色的苦菜花》,它是丛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虽是小说的语言,但依然在用故事讲西部讲高原讲这片神奇土地的深情和厚谊。小说故事平凡,语言冲淡,但字里行间充满真挚的情感,让读者在朴素的文字之中感受到生命的温暖、嗅到人性的芬芳、品尝到苦涩生活中的那份回甘。小说中的人物和我们现实中的高原人一样,就像顽强生长的苦菜花,在这尘世里显得那样清苦、卑微,却又灿烂、挺拔,向着光明,暖着人心。

当然,这套丛书由于作者各自的生活领域限制,还存在着题材不平衡、质地较单薄、观察生活的角度不够宽广等局限。相信随着这片土地上文学气息的浸润和多元化文化的撞击融合,会有越来越多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不一样的视角和构造,如高原的风,猎猎成自己的一面旗帜,在青海的文学高地上,具有越来越高的地域辨识度。

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青海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