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仓央嘉措一句“不负如来不负卿”惊艳了时光(其实上半句更美)

句子大全 2023-11-26 07:24:01
相关推荐

神秘的雪域高原一直是人们赞扬的圣地,也是很多人心中的圣地,尤其是神秘的布达拉宫更是无数人朝圣之地,西藏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而布达拉宫承载了这一切,特别是清朝时期藏传佛教达到了顶峰,而在藏传佛教中有一个流传了三百多年的故事,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而主人公就是大家熟知的仓央嘉措, 虽说历史关于他的记载寥寥数语,但是他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唯美的情诗,所以人们将他称为“痴僧”,尤其是那句“不负如来不负卿”将痴情写到了极致。

仓央嘉措于公元1683年3月1日出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一个农户家庭,那是康熙二十二年,但是其出生的第二年就被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达赖的“转世灵童”,他的命运也从此改变,公元1701年,仓央嘉措陷入拉藏汗和桑结嘉措的权利冲突之中,四年后被废除了六世达赖的称号,公元1706年在押解的途中圆寂,这时的他才23岁,他一生的传奇皆因佛起,最后因情落,虽说短暂,却也惊艳。

世人对仓央嘉措的了解多源自于他的作品,他的作品都是佛和爱情的结合体,他一生共写过66首诗歌,其中除了几首颂歌之外,其余的基本都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忠贞和欢愉,还有求而不得而哀怨,他的诗歌都是由藏语写成,所以他的所有诗歌基本都是以情歌为名,大家最熟悉的比如 《那一天》、《最好不相见》、《六世达赖》、《见或不见》等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仓央嘉措作为僧人,竟然如此贪恋红尘美色,这是佛门不可饶恕的罪过,但是作为诗人,他将心房里最柔弱的部分给了心爱的姑娘,但也正是这种矛盾的漩涡最终让他英年早逝,或许在天堂他会更自由吧。

仓央嘉措的诗歌让人喜欢,主要是因为他用温婉柔和将爱情描写得淋漓尽致,或许相比真正的美好,求而不得、遗憾的凄美更能让人刻骨铭心,比如他在《那一天》中写道:“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最好不相见》诗云:“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这要经历了怎样的感情才能有如此流水般的爱情诗文,他说“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如此赤诚的诗人,如此有才的高僧,我佛慈悲,或许佛祖也会喜欢他吧,所以才早早地将他召回。

《六世达赖》中结尾的一句“不负如来不负卿”更是大家没事都喜欢吟诵的诗词,其实它的前半句更美,美得惊艳了时光,内容是:“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大概意思就是我也考虑过多情会损毁修行,但是回山修行的话就要和你分别,要是这世上能有两全的法子多好啊,我可以一边修佛一边爱你。这也是他自己一生的写照,这在他的经历中是最艰难的抉择,作为六世达赖,他有弘扬佛法的义务和责任,但是他自己却又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人了凡尘,犯了色戒。

多少个夜幕将领,他是多么渴望自己能够脱下袈裟,卸去佛法的舒服,就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和自己心爱的姑娘约会,大胆的去爱自己的心上人,可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和心爱的人踏遍千山万水,看遍云卷云舒,但是这些都只不过是空想罢了,仓央嘉措渴望自由和爱情,但是他却无力挣脱束缚,所以只能通过空想创作《情歌》 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心上人的爱恋,虽说他想找双全法,但也不过是梦幻泡影罢了。

我们在阅读仓央嘉措的《情歌》的时候往往会被文字带入情景,让人总有错觉,仿佛自己就是那个痴情的僧人,面对佛法和爱情不知如何抉择,这也正是其诗歌的绝妙之处,世间没有双全法,更没有不负如来不负卿,这样一种遗憾的美让《情歌》更加绝妙。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