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中国诗词大会:他是宋朝的安逸文人 苏轼打趣他(却趣出千古名句)

句子大全 2023-11-28 06:23:01
相关推荐

孔子曰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云:“食,色,性也”,说的就是人伦大欲,谁也迈不过这坎,它们也是很重要的人生组成部分。

不过正也因为这色的影响,古今才出了太多的好文章,张先也才能因色生情的写出那句“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看《中国诗词大会》时,曾看到一对青年夫妻,曾引用张先的这一句,来作为他们的爱情宣言,说他们是“千千结”夫妻。

嗯,这情确实是够深的,又因为他们的两个双胞胎儿子,那“结”估计又多结了好几倍的吧。

千秋岁·数声鶗鴂(tíjué) 张先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张先够厉害的,难为他能想出这么形象的句子,把我们那一团麻的生活,那一团麻的爱情,写的这么的高大上。

还有那“结”使天都不会老,情都不会绝,真是又把我们的爱情观拔高了几个层次。

张先描写情诗的功力,大家可以体会出来了吧,大概人家是久在花丛过的人的缘故吧。

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情,他都深深的体会过,所以才能一写,就击中人心了。

说起这击中人心,这《千秋岁》,还不算什么,我感觉最击中人心的,是他的那首《一丛花令》。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这是伤春的,看烟雾蒙蒙,柳絮飘零,触景便开始痛情,却又有鸳鸯戏水反衬,又有冰冷斜月应景,所有这些都化作了最后的一腔悲声,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感觉自己连桃杏也不如,它们还能嫁给东风呢,而我想要随风而逝,也是不行的。

这究竟是多么的身不由己,是多么的绝望之情啊!

据传说,这首词,就是张先写给一个与它私会的小尼姑的,站在小尼姑的立场看这首词,确实也是恰切的。

张先这人,也确实挺那个什么的,你逛花街柳巷也就罢了,怎么佛门净地也去惊扰呢?

什么?张先还去寻花问柳过?

嗯,一不小心说漏嘴了,不过这对古代的文人雅士也不是什么大事了,与他齐名的柳永,不是就是靠那些花街里花姐姐生活的吗?

说起这张先与花姐姐们的交往,还有一个“官妓索词”的事情呢。

张先老年时候,居住在杭州,曾为很多官妓作了词,却把官妓的龙靓忽略了。

于是龙靓不服气,就给张先写了一首诗索词:

天与群芳千样葩,独无颜色不堪夸。牡丹芍药人题遍,自分身如鼓子花。

张先看后,知道是自己漏掉了,于是赶紧的作了双调《望江南》回赠:

青楼宴,靓女荐瑶杯。一曲白云江月满,际天拖练夜潮来。人物误瑶台。醺醺酒,拂拂上双腮。媚脸已非朱淡粉,香红全胜雪笼梅。标格外尘埃。

看来人还是要主动点啊,这龙靓被张先这么一夸,肯定是名声大噪,门庭若市的,真是捡了个大便宜。

从上面趣闻轶事上看,这张先是真正的好色之徒了,然而不知为什么,远的有欧阳修夸他,近的有汪国真赞他,宋朝最牛掰的大文豪苏轼还是他的好朋友。

大概人家这好色,是好之有道吧!苏轼因为他的好色,还留下了千古名句“一树梨花压海棠”呢。

张先是一辈子富贵安逸,到80岁还风流不减当年,纳了一个18岁的小妾,纳妾就纳妾吧,他还得意洋洋的把它记录了下来。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苏轼看到后,不知是吃醋还是祝福,或者是纯粹调侃,也立马拿笔。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于是从此以后,国人看见那梨花和海棠花,总会想入非非一会,有点不忍直视之感。

不过也怪不得张先说嘴,人家身体是真正的好,据说他与他的十八岁小妾生活了八年,在这八年中,小妾接连给他生了两男两女,真精力真是不一般的旺盛哪!

他一生有十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最大的儿子和最小的女儿,竟然相差六十岁。

乖乖嘞!这才是真正的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哈!

中国诗词大会:朴实人说烟火味诗,让郦波蒙曼狂笑,却是人生真谛

中国诗词大会:劳动妇女机智回答,让董卿康震及现场观众笑嗨了

中国诗词大会:薛宝琴《西江月》,冷眼旁观,看四大家族命运浮沉

中国诗词大会:史湘云《如梦令》,佳偶天成却命丧高唐,令人扼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