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申小龙:一个屈折语的女人嫁给一个黏着语的男人 是不是罪过(——从西方的形态鄙视链)

句子大全 2023-11-28 07:30:01
相关推荐

「来源: |求诸堂 ID:inveni_zaq」

新闻学院17级小李同学来信:

有一个奇怪的想法,我认为英语和汉语若在同时以同一个速度简化,汉语似乎成效要差一点。因为汉字的具象性和汉语的意合性使汉语和思想之间的联系比英语更紧密。

老师也说过人类创造了语言,不过语言一旦出现,便又反过来影响人的思想。如果汉语塑造思想的能力比英语强,那么汉语自身的简化过程应该会难一些吧。

小李同学的想法,抛开语言的简化速度这个假设性问题,我们议一议其中有趣的脑洞:中西语言塑造思维的能力谁大谁小?

这个问题,西文视角和中文视角看法不一样。

1.西文视角中的形态鄙视链

欧洲人认为:形式化的思维是高级思维,精确细致的语言形式有助于促进形式逻辑,人类的思维形式、逻辑类型是统一的,欧洲语言最适合形式逻辑的运作。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学们体会一下:

请坐下,系好安全带。

Please fasten you safety belt when you sitdown.

中文句子按照时间顺序缓缓道来,英文句子按照空间顺序(主次关系)紧紧织就。

我们能不能说英文更有逻辑性呢?一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几乎不假思索,人们往往脱口而出:是的。

但奇怪的是,美国人类语言学家萨丕尔却不这样认为。他在《语言论》中重重讽刺了这样的观点:

“有一位有名的谈论文化和语言的美国作家说过一句警语:说黏着语的人虽然可贵,但是一个屈折的女人嫁给一个黏着的男人,实在是罪过。用这么大的精神价值来打赌么!

“屈折语的护法师引以为荣的往往正是拉丁语和希腊语的不合理的地方,只有当他们觉得宜乎强调这两种语言的深刻的‘逻辑’性的时候才不这样。可是读土耳其语和汉语的清醒逻辑他们又是麻木不仁的。好些‘野蛮’的语言,不合理的地方那么显眼,形式那么复杂,这又不合他们的胃口。感情用事的人真是难以言喻。”

在西方的语言鄙视链上,屈折语在最高端,黏着语次之,孤立语在末端。于是一个屈折的女人嫁给一个黏着的男人就亏了。哪里亏了?精神价值亏了。人家精神价值高啊!

萨丕尔辛辣地指出,让屈折语贵族“自命不凡”的繁复的形态变化,恰恰是古拉丁语和希腊语中逻辑混乱之所在。我们只要想一下即使形态已经“简洁”多了的英语,它的动词现在时-s形态变化表意之混乱,我们就可知一斑。

萨丕尔说聪敏的中国人看到拉丁语繁复的形态变化就会说“多么迂腐的想象力!(How pedantically imaginative!)”

如果按照屈折语贵族的语言优劣标准,那么许多较为原始的部落民族,他们的语言中形态变化比欧洲语言更为复杂,这些语言是不是比欧洲语言更有精神价值呢?此时这些屈折语贵族又觉得“不合胃口”了,他们选择无视。

而一旦这些屈折语贵族要强调自己语言深刻的“逻辑性”,他们又自觉不提自己语言“高贵”的形态变化了。但要按逻辑性标准,萨丕尔说其实土耳其语和汉语做得比英语更好,用萨丕尔的原话来说就是汉语soberly logical(“逻辑严谨”),中国人能够最彻骨地使用语言形式(to cut to the very bone of linguistic form),不受复杂形态的束缚和干扰,让事理逻辑干净明晰地(soberly,清醒地)呈现出来。

此时那些屈折语贵族再一次选择无视。在他们面对汉语时的扑克脸即所谓“麻木不仁”中透出西方人典型的双标意识。萨丕尔不禁感叹:“感情用事的人真是难以言喻”!

2.中文视角中的逻辑多边主义

中国人认为:人类的思维形式、逻辑类型是多元的。与中国语言文字的注重意象、注重在上下文和语境中的意会相适应的,是类比逻辑。

这里的“类”是说,它的单位是个别而具体的、且富有弹性的实体,而非同一、抽象、具有普遍性的实体;

这里的“比”是说,它的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多维相关的、广域的;它的相关前提是松散的、高度依赖语境的;它和事象发展的脉络是贴近的;它的思维是灵动的、跳跃的。

我们看下面几个中文句子:

在现场值班室,他挠着头皮一脸无辜。

小菲庄严地点点头,两手的汗。

花开花落,春去秋来。一窗细雨,半床明月。三年夫妻,如鱼如水。(汪曾祺《瑞云》)

这些句子中的类比逻辑,都让西方人大跌眼镜。

类比使得汉语的单位(类比的项)不必依靠形式论证发生相互关系,而依靠自身的意象即可发生丰润且多义的彼此联系。由此在汉语语法中呈现出浓郁的意象思维。

用欧洲语法的视角来看,这样的“类比”使得“读者往往不得不凭上下文去猜测,某个词应该被理解为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还是语助词”(洪堡特转引阿贝尔·雷慕萨《汉文启蒙》的观点)。

而在中国文化看来,问题不在于一个字词本身是否确证(自足地限定),而在于任何一个字词在上下文和语境中都不是自足的,都需要“以大观小”地确证。

对个体(小)在本质上离不开所处之境(大、众),这种东方思维,欧洲人是很难理解的。当欧洲人直观地看中国语言文化中单位的表现时,他们立刻就被“雷”(像雷慕萨那样)到了。

类比又使得汉语的单位在描摹现实的时候,不需要一个游离在现实之上的抽象的、自成体系的形式框架,而使用贴近现实经验的时间流组织,惟妙惟肖地“譬况”事理延展的过程。由此在汉语语法中呈现出流畅的经验性的事理思维。

用欧洲语法的视角来看,这样的逻辑“含混不清”,甚至“不连贯”。而欧洲语法眼里的连贯,其前提是连贯的单位在形式上的一致关系,而非中国语法眼里意义上由此及彼的自然顺序。难怪在西方人看来中文“几乎不具备任何通常意义的语法”。

欧洲语言热心经营完备的语言形式,力求用语言形式把一切语法、语义的差别标记明白,用“言内之意”穷尽所有的意涵。

而中文热心经营能够生发丰富暗示和联想的语境。用洪堡特的话说:“仿佛一头扎进了思想之中”;用我们小李同学的话说,就是“汉字的具象性和汉语的意合性使汉语和思想之间的联系比英语更紧密。”

中文对语言形式的表达有着深刻的不信任,只期望在语言的感性触发中让意义澄明。

何物“感性触发”?

一曰节律的开合回环;

二曰音调的抑扬顿挫;

三曰字形的画面感和情绪基调。

所有的努力都指向对语言形式的语境通观。中文认为这才是语言理解的王道。

中文在欧洲人看来“从不满足于形式表达,……因此忽略了形式本身的自足和完善”。所谓“忽略”,恰恰是中国文化“以神统形”而非“以形摄神”的追求。

回到小李同学的脑洞:语言对思维的塑造作用,中文威力大,还是西文威力大?答案就是:

不同的语言塑造不同类型的思维。

如果说塑造形式逻辑是西文威力大,那么塑造类比思维是中文威力大。

中文和西文,思维方式各有特点。人类的语言,无不实现了充分的思维和表达功能。

还是《周易》说出了中文的胸怀——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这就是中文的逻辑多边主义。

申小龙:一个屈折语的女人嫁给一个黏着语的男人 是不是罪过?——从西方的形态鄙视链到中国的逻辑多边主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