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最美的春天的黄昏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你想得出来下句吗)

句子大全 2023-11-29 06:50:02
相关推荐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唐朝李商隐《天涯》

诗文漫读:春天在天涯,天涯的太阳,又到了傍晚。

站在枝头的莺鸟,如果你有眼泪,一定会打湿最高的花朵。

初衣解诗:这首诗有一句一句的看,一句一句的念,尤其是这春天的下午,近黄昏。

起句春日在天涯,这里的日,第一次读的时候,一定会认为那是春天的太阳。

但是下面接上一句,天涯日又斜,你忽然才发现。这一句,才是写春天的太阳。你不由得不惊讶诗人的巧思。两个日字连贯在一起,非常朗朗,对于熟悉诗词的人,李商隐不再避讳在一首诗里,多用重字。但这个重字用得意味无穷。

这是利用了汉语多义的手笔。当你以为春天的太阳挂在西边时,却发现,两个天涯顶针格叠用,两个日子重用,仿佛是浅绿的画面,点出了深绿的重点。你才蓦然发现作者渲染的功力。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后者是前面的递进,前面是后者的铺陈。我曾说过李商隐是一个绘画的高手,他善于将简单的颜色调成一种令人惊讶的复合色。如果说,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是一种蓝色的多层次渲染,那么这个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是一种黄绿色彩的高端渲染。

如此惊艳的开头,没有人知道下面会写些什么,因为实在是苍茫大气。如果下一句连的不够好,这幅画面的底色就会显得非常的暗淡。

但是你要知道李商隐是个作绝句的高手。如此高拔的开头,因为有着你想象不到的秘密。

重点来了。在这样的黄昏里,你听到了莺啼的声音。仿佛带着泪水,但是最末的一句,你忽然看到了这只莺,站在了春天黄昏的最高枝头,陪伴它的那朵孤零零站在枝头的小花。那朵小花,正努力的看着太阳,想用自己的生命去拥抱它,而太阳却正慢慢的下沉。

这是一幅非常美丽而凄艳的图画。最后的两句,将本来就有恢弘的春天的暮色,用莺啼眼泪和花的方式,做一种绚烂而惊艳的回光返照。

衬托托了春天的暮色恢宏美丽,也写出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无奈。但这无奈并不是特别的消沉。相反已莺啼的方式,让这暮色染上了最为凄艳的色彩,这是谁的黄昏?

这是唐帝国的黄昏。也是李商隐自己的黄昏。

唐帝国的没落,也带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恢宏,如同太阳慢慢下沉。而那站在最高枝的莺和花无不感受了这种下沉带来的悲伤感。她们像精卫填海一样的叫着,开着,是震撼黄昏的美,也是凄凉与暮色的即将到来。

而李商隐自己的黄昏,也是如此。34岁的李商隐,他离开了心爱的妻子,在这个春天里,孤零零的在天涯,他在南方的幕府从事幕僚工作,离家和京城很远了。无论从仕途还是从家庭来讲,人生的辉煌与温暖离他越来越远。他一个人踽踽独行在天涯,帝国恢宏的晚阳,也照不到他的心里。人生是一场徒然生长的草,错过的一切,都不可挽回,却又那么的令人伤感。

然而他还是像莺和花一样,站在了最高的枝头。领略着帝国和自己的黄昏,因为在那样的位置,他分明了自己的孤寂与浩大悲伤。

有人说,这首诗是悼亡的,是痛哭他死去的妻子。

有人说这首诗,是写他仕途的不得意。

都有,又都不全是。这写的是绚烂大唐帝国的黄昏,而尖锐的痛感,从渺小的生灵的身上得到了体现。是国的也是家的,是历史的也是个人的,是绝望也是热情的。因为那莺还在哭泣,那最高的孤单的花朵还在开放。

这是生命的最灿烂的最悲伤的描写。

有人在里面读出了自己的身世之感,有人在里面读出了末世之感。你问李商隐写的到底是些什么?

他会说我写的是真实。

是这世界照在内心的真实。哪怕是春天!

让我们重温这首让人惊艳而落泪的小诗:“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李商隐诗中的美与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