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扎实掌握一词多义

句子大全 2023-12-01 02:01:01
相关推荐

我们学习文言文特别要注意古今词义差别,核心是扎实掌握一词多义。我们要特别注意现代汉语实词和文言文实词含义的差别。

先看现代汉语句子:我按要求在昨天晚上把行李给他送到车站。这里面就有这样几个实词:名词有:昨天,要求,晚上,行李,车站;动词有:要求,送到;代词有:我,他。其他的都不是实词。毋庸多言,文言实词就是文言文中的实词,这个概念脱胎于现代汉语。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举一个文言文的例子,这个例子来自于《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晋文公和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国无礼,并且对晋国又有二心。这个句子里有这样几个实词:名词有:晋侯(晋文公),秦伯(秦穆公),郑(郑国),晋(晋国),楚(楚国)。动词有:围(围攻),无礼(不讲礼法),贰(有二心)。

鉴于实词的特点,它对整个文言句子的理解有着最基本的作用。《晏子春秋》中有个故事,说是晏子出访楚国,楚王设计羞辱晏子,当楚王和晏子正喝得痛快的时候,楚王有意让两个官吏绑着一个人从两人面前走过,楚王故意问道,“绑着的这个人是做什么的?”官吏回答说。“齐人也,坐盗。”(原文),“坐盗”如何理解,直译为“坐在盗贼身上”,显然不合情理,答非所问。这里,“坐”是犯罪的意思,而“盗”指“盗窃”,全句意为,是齐国人,犯了盗窃罪。这才引出楚王“齐国人善于偷窃吗”的问话来。

而在杜牧《山行》这首诗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坐”的意思是:因为。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中的“去”是离开的意思。而在列子汤问中《两小儿辩日》:“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中的“去”,意思是“距离”。又如《孔雀东南飞》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中“谢”的意思是“辞别”,而在《廉颇蔺相如列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谢”是“认错,道歉”的意思。那么学习文言文中的实词,一定要扎实掌握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拿出一本汉语字典,在每个单字下都有好多解释,这就是一词多义。单字下面往往会附很多词条,这些词条包含所解释的这个单字,同时,词条的字数也在两个字或两个字以上,也就是复音词。比如“当”字,有如下解释:

①<动词>对着;面对。《木兰诗》“~窗理云鬃,对镜贴花黄。”

②<动词>在;处在。《石钟山记》:“有大石~中流。”

③<介词>在;在……时候(地方)。《兰亭集序》:“~其欣于所遇,晢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④<动词>担当;担任。《陈情表》:“猥以微贱,~侍东宫。”

⑤<动词>承担;承受。《窦娥冤》:“念窦娥葫芦提~罪愆。”⑥<动词>忍受。《水浒传》:“四下里无半点去彩,其实那热不可~。”

⑦<动词>执掌;主持。《谏太宗十思疏》:“人君~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指南录>后序》:“北邀~国者相见。”

⑧<形词>相当;对等。司马迁《报任安书》:“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

⑨<动词>判决;判罪。《史记李将军列传》:“吏~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赎为庶人。”

⑩<动词>抵敌;抵挡。《赤壁之战》:“非刘豫州莫可以~操者。”

⑾<动词>遮挡;遮蔽。《项脊轩志》“垣墙周庭,以~南日。”

⑿<副词>应当;应该。《陈情表》:“臣生~陨首,死~结草。”

⒀<副词>会;将会。《孔雀东南飞》:“卿~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我们在说话或写作时运用的是复音词,而不是单个的汉字,虽然复音词也有时也不止一个义项,但相比单音节词的意向就少了很多,加上上下文环境就又可以有效避免一词多义现象,而由于文言文以单音节字为主的特点就注定了一词多义现象的普遍性。

在某个字最初形成的时候,作为音义的结合体,它的意思应该是单一的,固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个字会承担更多的义项,文言文语言书写的精简惯性决定了单音节词的义项不断增加。另外尤为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也会造成词性的不同,这就是词类活用了,这下面再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