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这几句小学必背古诗(最易令人望文生义)

句子大全 2023-12-01 03:52:01
相关推荐

小学阶段教材中所选的诗歌,大多比较简单,富有画面感,充满童趣。因此,在理解上也并无太大难度。但是,也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是如此。还是有那么几句诗,一不小心,就容易望文生义,不仔细琢磨,就滑过去了,由此,习惯性的错误认知就形成了。

今天,就说一说这几句诗。

一、“春城无处不飞花”,到底飞的是什么“花”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里的“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该如何理解呢?是我们很多人通常理解的“春天到来了,长安城到处落英(落花)缤纷吗?”

是还是不是呢?不着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来看下面这句常见的古诗,该如何理解呢?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晏殊《无题》

先说为什么选择这句诗,因为这句诗写的也是寒食节的景致。何以见得?下文有“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禁烟”“禁火”正是寒食的习俗。

那么,这句诗该如何理解呢?

理解一:院落之中,梨花沐浴在水一般的月光之中,池塘边,微风阵阵吹来,柳絮轻轻飞舞。

理解二:院落中,池塘边,梨花和柳絮都沐浴在月光之中,微风轻拂,梨花和柳絮都轻轻飞舞。

显然第二种理解更合适一些,但是,我们只要读原诗就好,千万不要像第二种理解那样把这些诗句翻译出来,这样的翻译非常笨拙,我只不过是希望借此让你理解这两句诗使用了互文的修辞罢了。

再看下面这句古诗,该如何理解呢?

梨花应折尽,柳絮自飞来。——唐·齐己《寒食日怀寄友人》

从诗题来看,这依然是一首与寒食节有关的诗歌。这句诗用“梨花开罢,柳絮纷飞”来比喻时间易逝,时节的无情相催。

通过以上所引的两句诗都可以看到,寒食节期间,随风飞舞的不只是各种植物的花瓣,还有柳絮。

这在下面这句诗中看得更为清楚。

长恨漫天柳絮轻,只将飞舞占清明。——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九

寒食节与清明节紧挨着,所以物候也应该基本相同。以上诗句共同证明,在寒食节期间,柳絮飞舞是最常见的物候现象,是最显著的大自然的语言。

再看另外一首诗:

送别

【隋】佚名

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这首隋朝的佚名作者写的送别诗中,有杨柳,有杨花,与此相应的是“柳条”和“花”,显然在具体的语境中,这里的“花”就是指“杨花”,而不是其他的什么花。

那“杨花”又是什么呢?据《辞源》解释杨花就是“柳絮”。古代的杨柳就是柳树,而不是杨树和柳树的通称。因此,杨花就是柳花,柳花就是柳絮。这在很多古诗词中都有明证。

比如,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这首词中杨花指的是什么呢?看章质夫《水龙吟·咏杨花》:“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就知道了,题目说的是“咏杨花”,诗句中说的是“柳花”,原来杨花就是柳花。苏轼在他的诗句“杨花著水万浮萍”之下,有自注云:“柳至易成,飞絮落水中,经宿即为浮萍”。以上诗句可以清晰地证明杨花、柳花,柳絮三者之间的关系,它们是同一种事物,同物异称而已。

回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句诗上来,如果我们一见到“花”,就想当然地理解成是各种植物的花,就是“一片花飞减却春”中的花,这时候,就会很自然地把“春城无处不飞花”和“风飘万点正愁人”的景象联系在一起。

但实际上,在“春城无处不飞花”这句后面,还有“寒食东风御柳斜”呢。让这两句诗建立起来逻辑关系,那么这里的“花”一定更多是指“柳絮”。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生必备古诗词112首》第192页,对《寒食》的注释中就明确指出这里的“花”指的是柳絮。

其实“春城无处不飞花”就是苏轼诗句中描写的“漫天柳絮轻,飞舞占清明”的景象。如果你非要抬杠说,除了柳絮,不可能一片真正的花瓣飘落都没有,那也没问题,但反过来说,非要说“春城无处不飞花”这句诗中的“花”只是指代各种植物的花朵,而完全忽视了柳絮,则大错特错了。

二、“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的“丝绦”是裙子吗?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咏柳》大家非常熟悉,其中“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的“丝绦”是指什么呢?这个看起来似乎是不难回答的问题,好像查查相关注释,就可以知道了,但查了注释之后,再深思,又发现似乎没那么简单。

丝绦:以丝线编结的花边或者带子。这里比喻柔嫩的柳条。(该注释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生必备古诗词112首》第45页)

再看看其他古诗词中出现“丝绦”,都解释为什么呢。讲真,古诗词中“丝绦”连用的,还真不多。我选了这么两句比较典型诗句。(注:我采用了百度搜索和国学大师搜索两种形式,下同)

早春杨柳引长条,倚岸沿堤一面高。称与画船牵锦缆,暖风搓出彩丝绦 —— 唐·花蕊夫人《宫词》(也有人认为该诗作者是王珪)

白雪梨花红粉桃。露华高。垂杨慢舞绿丝绦。草如袍。——北宋·欧阳修 《贺圣朝影》

这两句都还是把柳条比喻成丝绦,和“万条垂下绿丝绦”写法类似。但是,又略有不同。这两首诗中只是单纯地把柳条比喻成丝绦,而“万条垂下绿丝绦”前一句是“碧玉妆成一树高”,又把柳树比喻成美丽的女子,这时候就多出来了一个问题,这“丝绦”作为带子具体有什么作用呢,是戴在女子的身体的什么位置的呢?

在唐诗中,再搜不到含有“丝绦”的诗句可供对比,但是可以搜到只带有“绦”的诗句,这些诗句常常又和鹰有关系,比如,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唐·杜甫《画鹰》

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唐·崔铉《咏架上鹰》

这些诗句中的“绦”,都是系鹰的丝带或者丝绳,当然系在鹰(腿)爪上。但这个并不具有很强的参照意义,这个“绦”用在人身上,有什么具体作用呢?

扩展开来一点,不只是诗句,找一找其他文献中“丝绦”的用法,就有了新的发现。在很多明清小说中,在描写人物装扮时就用到“丝绦”这个词。比如,在《西游记》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情况。

这里的丝绦就比较清楚了,是指以丝编制而成的腰带。这样的腰带大约有一些丝带状的配饰会随风飘摇,“万条垂下绿丝绦”诗句中的“绿丝绦”大约也是指少女的腰带吧。

不过,有朋友提醒我,这个“丝绦”也可能指的是春幡。春幡是什么?在我这个北方人的生活概念中全没有,查资料是这样的:

春幡:春旗。旧俗于立春日或挂春幡于树梢,或剪缯绢成小幡,连缀簪之于首,以示迎春之意。

“剪缯绢成小幡”,可见春幡和“丝绦”一样,也是丝织品,“连缀簪之于首”,可见是用在头上的配饰。宋·辛弃疾 《汉宫春·立春日》词:“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把这个诗句和“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联系起来,柳条下垂,随风轻拂的样子,还真就像“美人头上,袅袅春幡”的样子,所以将“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的“丝绦”理解为春幡,也很有道理。

从前,我一直误读了“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诗,以为既然和少女有关,又随风飘摆,那一定是少女的裙裾,前几天写关于《咏柳》诗的分析时,还这样想,甚至头脑中还有诸如夏威夷草裙舞中的那种草裙的形象出现,这实在是有一点儿望文生义,胡思乱想。幸亏有同行及时指出来,我在该文的留言中置顶说明了这个问题,以免谬种流传。

三、“忽闻岸上踏歌声”中的“踏歌声”怎么断句?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的这首《赠汪伦》,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诗歌。诗歌明白如话,不难理解。但是如果细究,也有一些问题。比如,这句“忽闻岸上踏歌声”中的“踏歌声”到底怎么断句呢?是“踏歌声”三个字连在一起,还是“踏|歌声”,抑或“踏歌|声”,每一种不同的断句,意味着意思理解上的差异。

还有一个很类似,刘禹锡的《竹枝词》中有“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甚至有人干脆刚开始接触这首诗,就以为是“唱歌声”,而不是“踏歌声”,就更没想过这三个字如何断句了。

还是先查找一下带有“踏歌”的诗歌做一点对比。结果,在唐诗中检索到了这样几句。

踏歌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三春树,流年一掷梭。—— 唐·蓝采和《踏歌》

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 唐·顾况《听山鹧鸪》

这两首诗中“踏歌”都是单用,不与“声”连在一起。考诸其他朝代的诗歌,有与“声”连用的,也有不与“声”连用的。但是以后一种情况居多。比如:

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踏歌起舞醉方休。——宋·朱敦儒《临江仙·纱帽篮舆青织盖》

踏歌声转玉钩斜。——宋·韩元吉《虞美人·烟霄脉脉停机杼》

原来,这个“踏歌”,是一个专有名词。

踏歌: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在唐代较为盛行,歌者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故名“踏歌”。 (该注释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生必备古诗词112首》第17页)

“忽闻岸上踏歌声”这一句很容易被误解为“李白忽然听到岸边有人踏着歌声走来”。但实际并非如此,确切的理解应该是“(汪伦)以‘踏歌’的形式来送别李白,李白听到了汪伦踏歌时发出的声音。”

其实,不仅仅是学习古诗词,在学习其他古文的过程中,也时常会出现误读,出现望文生义的情形。误读的原因多是一词多义或者古今异义,用现在的常用意思来理解,看起来似乎也可以解释得通,于是就滑过去了,不再深究,但实际上已经偏离原义很远了。所以在这方面务必时时在意,处处小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