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1~4单元)知识梳理练习

句子大全 2023-12-01 05:03:01
相关推荐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 (共35分,21—28分为合格)

一、根据拼音和语境写词语(10分)

1.rì kòu( ▲) páo xiào( ▲)着想冲上山头,年轻的战士们毫不jīnɡ huānɡ(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qí zhì( ▲ ),顽强地dǐ yù( ▲ )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2.zāo ɡāo( ▲ )!一打开chōu ti( ▲ ),我就发现美术材料忘带了。我tuí rán( ▲ )趴在桌上,心里很后悔:只要shāo wēi( ▲ )细心点,就不会犯这样的错了。这时同桌递过来一盒彩色笔。我感激又礼貌lǐ mào( ▲ )地向他道谢。

二、选择题(7分)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 咔嚓(cā) 嗤笑(chī) 狞笑(níng) 威风凛凛(lǐn)

B单薄(bó) 雹子(báo) 跺脚(duò) 笨拙(zhuó)

C. 倾听(qīng) 搀扶(chān) 勉强(qiǎng) 祭奠(diàn)

D. 势不可当(dāng) 提供(gòng) 拍摄(shè) 一绺 (liǔ)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鱼网 爆发 神秘 忘乎所以 B.干燥 拥戴 猜测 自做自受

C.浑浊 报怨 起源 别出心裁 D.迷蒙 宣告 山涧 暴露无遗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 我忐忑不安地从书包中拿出考了65分的语文卷子递给了妈妈。

B. 我已经用尽全力,可是对方技高一筹,我只能望洋兴叹。

C. 一听到要去故宫的消息,大家立即热血沸腾。

D. 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6.下列括号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疾驰:急速 等闲:不在使用中 B.风靡:顺风倒下 奉命:献给

C. 诸元素:众、许多 硕大无朋:大 D. 低吟:呻吟、叹息 瞻仰:敬慕

7.下列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相反,那些平日懒惰,不肯多预备,又愚拙的人,即使机会列车停在眼前,也因没有准备好而无法上车、不敢上车,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列车开走,徒留叹息。

②那些时时警醒,不忘自我充实,多方努力的人,就像一个整装待发的旅人,随时可以上路,一等机会到来,立即出发。

③机会对人一律平等,它不会特别眷顾谁,自然也不会故意遗忘谁。

④他们看起来好像运气特别好,实际上却是做好了各样准备,一旦机会降临,就能抓住。

A.③②④① B.④②①③ C.③②①④ D.④③①②

8.下列句子的表达方法与另外几句不一样的是(

A.饿得都能够把一头大象吃了。 B.室里安静极了,连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C.橘子酸得我牙齿都快掉了。 D她仿佛也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

9.王小明用拼音写他的名字,下面哪种写法是正确的。(

A.Wang xiaoming B.Wang Xiao Ming C.Wang XiaoMing D.Wang Xiaoming

三、根据题目要求,完成练习。(18分)

10.根据情境填空。(6分)

(1)《宿建德江》中的“ ”写出了诗人淡淡的忧愁。

(2)《七律长征》中统领全文的诗句是“ 。”

(3)《六月二七日望湖楼醉书》中写夏天天气变化之快,雨势之大的诗句是:“ 。”

11.根据对内容的理解,选择正确的一项。(3 分)

(1)下列诗句中,描写春景的一句是( ▲ )。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D.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2)下列诗句中,只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这是中国的领土,决不允许别国侵占,正如宋代抗金名臣李纲所说:“ ”。( ▲ )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C.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D.位卑未敢忘忧国。

12.按课文内容填空。(4 分)

(1)这种境界, ,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 。《草原》

(2)旧时茅店社林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3.根据所学课文判断(5分)

(1)演讲要注意语气语调,姿态大方,可以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来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

(2)《七律长征》一诗中,“万水千山”形容山无数、水无数,意思是困难多,艰险多。 (▲ )

(3) 我们无论读什么文章,都要逐字逐句仔细阅读,切不可浏览一下就可以了。 (▲ )

(4)《桥》的结尾让人感到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这样的结尾,主要的作用是让读者觉得很有趣。(▲ )

(5)《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主人公叫阿廖沙,小说是以孩子的视角来讲故事的。 (▲ )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共35分,21—28分为合格)

一、狼牙山五壮士11分)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4.比较发现词语特点,并照样子在横线上写两个。(2分)

昂首挺胸 惊天动地

15.研读上面这段文字,思考:五壮士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这是因为( )。(1分)

A.他们爬上了狼牙山顶峰 B.敌人还在向上爬

C.他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D.他们壮烈豪迈,坚强不屈

16.请用合适的小标题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1分)

17.这段文字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划横线的句子是对人物 ①▲ 的描写,划波浪线的句子是对人物 ②▲ 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③▲ 4分)

18.结尾的“这声音”指什么?从“这声音”里你能感受到五壮士怎样的情怀?(1+2分)

①▲ ②▲

二、一位母亲的危机处理(11分)

①星期天,杭州。一个名叫山水人家的小区,宁静的小区道路两旁,停满了私家车。谁也没有想到,平时停得好好的车,瞬间惨遭毒手,停在路边的几十辆小车被利器划得伤痕累累,无一幸免。粗略估计,仅这些划伤的修理费,就需要四五万元。有人报警,愤怒的车主发誓要揪出恶意划车的人

②小区的监控被调了出来,从监控录像上可以看出,是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干的,大一点的像个小学生,脚下还踩着滑板,小的估计才上幼儿园。他们一路走,一路划。这是谁家的孩子?胆子也太大了!太没教养了!但监控看不太清,没人认识这两个孩子。

③警方开始调查。网络和第二天的报纸上,都报道了这件事。

④第二天下午,一位妇女给派出所打电话说,划伤汽车的是她的孩子。

⑤她也住在那个小区。她是第二天才从网上看到了小区车辆被划伤的帖子,帖子中描述的两个孩子,大的很像她的孩子,而小的像她同学的孩子。当时,两个孩子下楼去玩,时间、地点,两个孩子的特征,都吻合。她赶紧跑到小区物业处,调看了监控录像,果然是她的孩子。

⑥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冷静下来后,她是这样处理的——给派出所打电话,毫不犹豫地告诉民警,车是自己的孩子划的,我们将承担全部责任。晚上,儿子放学回家。她问儿子,是不是你干的?儿子低头不说话。她对儿子说,你是男子汉,是你做的,就要勇于担当。儿子承认,是他干的。又问他,如果你的折叠车被人划伤了,你心不心疼?儿子说,心疼。她说,你的折叠车几百元就可以买到,而人家的车一二十万,有的甚至上百万,你说会不会心疼?儿子向她连鞠了几个躬,说,妈妈,我错了!

⑦她打印了一份致歉信,向所有车主表达歉意,并表示承担全部责任和修理费用。致歉信复印了几十份,张贴在小区所有的出入口和楼梯口。她还联系了一家信誉很好的汽车修理厂,负责修理所有被孩子划伤的汽车。

⑧第二天、第三天,连续两个晚上,等儿子做完作业,她领着孩子挨家挨户登门道歉。她要求,门铃都由儿子自己来摁,这是让儿子面对错误的第一步。儿子在课余折了很多纸船,上面醒目地写着“对不起”三个大字。每到一家,孩子一进门就说:“我不知道划车的后果这么严重,请你们原谅我。”所有的车主都表示,原谅孩子。

⑨她对儿子说,叔叔阿姨都很包容,原谅了你,但是,你要记住,干万不要把别人的包容当成自己犯错的借口,你要敢于担当,知道什么叫责任心,学会感恩。

⑩一场危机,被这位母亲成功地化解了。剑拔弩张的人们,怒气消去,一张张冰冷的脸露出了笑容。而作为犯错孩子的母亲,自始至终,她没有推卸责任,没有逃避,也没有雷霆大怒。孩子没有因此留下心理阴影,但却留下了足以铭刻一生的教训。

一位当事车主 。的确,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

19. 这位母亲面临的“危机”包括哪些方面,请选择(多选)。( )(3分)

A.儿子划伤了几十辆小车,家庭面临巨大的经济赔偿。

B.车主们非常愤怒,网络和报纸上也开始报道。

C.儿子犯了大错,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可能蒙受心理阴影。

D.家庭的名誉受到影响,她可能会因此丢掉工作。

20.面对危机,母亲是如何处理的?根据短文内容照样子补充完整。(4分)

调看监控——( ①▲ )——( ② ▲ )——( ③▲ )——联系修理厂——( ④▲ )

21.文章第段和第段中各有一句划波浪线的句子,这两句话是 ①▲ 关系。这两句话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2分)

22.为什么说这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想想当事车主会怎么评价?请把他的话写在横线上。(要求不出现与“说”有关的词语)。(2分)

、人工智能(13分)

【材料一】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从诞生以来,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从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来看,未来人工智能是基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成本的需要。如制造业中,智能

机器人对生产流水线工人的替代;通信行业中,智能化网络信息系统对人工传递信息的替代。

【材料二】李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这是“人工智能”这一表述第一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百度、阿里、腾讯等公司在语音识别、神经网络、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突破,小米公司也设立了探索实验室,试图尽快推出人工智能重量级产品。众多传统家电企业,也开始在智能电视领域进行布局。

【材料三】实际上,人工智能也是一把“双刃剑”,其有可能出现的场景是“机器排斥人工”。比如,全球最大的12家投资银行里,最普通的研究人员平均年薪都有50万美元,如此令人羡慕的岗位也存在被替代的可能。随着移动设备的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唯一的信息平台,信息看似变得多而自由,但其实由于人工智能的原因,垄断我们所要获得的信息也就变得容易了。此外,人工智能的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2016年的围棋人机对弈中,谷歌设计开发的阿法狗与韩国的李世石对弈一局,所消耗的机器运行成本达到了3000美元。而在此期间,人类对手可能只消耗了一碗石锅拌饭。

23.根据材料,判断对错。(4分)

(1)人工智能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 ( ▲ )

(2)人工智能大力发展,今后有可能出现“机器人取代人工”的现象。 ( ▲ )

(3)由于人工智能的原因,垄断我们所要获得的信息也变得困难重重。 ( ▲ )

(4)李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人工智能”的概念。( ▲ )

24.下列对三则材料理解符合文意的选项是( ▲ )。(1分)

A.现在使用的所有人工智能技术,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成本。

B.全球最大的12家投资银行里,最普通研究人员的岗位已经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C.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化的推进,各类企业着力研发人工智能的相关产品。

D.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别人无法掌控我们需要的信息,信息使用更加自由。

25.材料【C】中划线句用了 ①▲ ②▲ ③▲ 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 。(4分)

2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

(1)综合以上3则材料,本文的主要观点是:

(2)你怎样评价这个观点?结合以上材料内容和你的生活实际写写你的评价(至少2条理由)。

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 (共30分,18—24分为合格)

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灯。也许是晚上温暖的路灯,也许是舞台上瞩目的聚光灯,也许是书桌上默默陪伴的台灯……灯下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事。同学们,你从“一盏灯”想到了谁?想到了什么事?请你以《 的灯》为题,写写与灯的事。

要求:①围绕“灯”把事情写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书写工整。②尝试运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表达出真情实感。③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50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