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我们为什么要去旅游:因为旅游是人与自然及文化的对话方式

句子大全 2023-12-01 06:00:01
相关推荐

莎士比亚说:生存或者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因为中国文化的缘故和对大师的崇信,我们和以往的做法一样,只关注到了这一句话的字面认知,把它视为经典、奉为圭帛,而很少去会去追问文字后面的语境和寓意。

以至于有人说,我们闭门读经、常思己过,即可至达圣贤。

历史上或者想象中,貌似仅仅靠读书就能读成圣贤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东周藏经史老聃即老子,一个是写出九阴真经的黄裳,其余则不行,即便是聪慧绝顶读了天下武功秘籍的王语嫣,也仍然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更无论自古无用是书生的历史断言了。

那些有所成就的历史人物,哪个不是在游历与实践中不断成长,走向成功的呢?

今天,拜无视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所赐,新冠疫情肆虐世界多个国家,使我们又一次站在生存与毁灭的历史时刻,觉醒起来的人们,在战胜疫情的同时,已经在思考生态文明千年大计于当今现实的意义,开始思考过去的农耕文明对人类的特殊贡献,开始思考中国的文旅融合发展对于世界的意义。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站在生态文旅(即我们为什么要去旅游)的角度来查看一下,莎士比亚说的“这个问题”,到底是个什么问题。

那么。生存或者毁灭。

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

这是一个对生命的探究的问题。

普罗大众有没有这种探究,又怎么表达这种探究呢?

我们日常所表现出来的希翼和焦虑其实就是在探究,我们选择外出旅游,其实就是一种释放和交流。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中国古人讲天人想类,彼此如一。这些本来就很自然的现象,其中自有深刻内涵,其间蕴藏重要规律。我们通过走进自然、融入天地、释放心灵,达到与天地交换一次能量和信息,化解在社会里、现实上、生活中的郁结与凝滞。

中国文化有漫长的历史发展脉络,来者不拒,见者有份,对异端格外同情,集众家学说之大成,各家学说既发源以一,又极为不同,极为不同,偏偏又能相生共生,不断裂变再生。

西方则不然,真正的西方文化启蒙大约是从一个叫做苏格拉底的人开始的,这位哲人就爱问问题,逮谁问谁,追本溯源,追问不断,终于惹怒权贵,说他不敬神明,还荼毒青少年的心灵,被判了死刑。

这个事件,揭示了一个矛盾、说明了两个问题。

两个问题:一个是西方文化是以爱追问起家的,一个是西方文化又不允许有人标异立新,所有异端,都得死去。

一个矛盾:是这种精神分裂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又要把社会推进毁灭的深渊而告终。

对于这两个问题和一个矛盾,亨廷顿把它叫做“文明的冲突”,若从其本源上察看,这种一走、一停,一走、一停,需要通过毁灭才能迈出下一步的断裂式演进方式,和我们吃一堑长一智的延续型文化模式相比,哪个更高明一些,自然是不言而喻。

然而,大多数人只是因为觉察到了在家里呆得发闷,所以才要出去走走,做一次旅游。却并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去旅游,因为旅游是人与自然及文化的一种对话方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