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说陈述句就一定是字面意思 不见得(可能有别的含义)

句子大全 2023-12-01 06:59:01
相关推荐

引言

在可爱的定格动画《小鸡快跑》中,口齿伶俐的美国公鸡洛奇和狡猾的商人老鼠达成交易,老鼠将支付“洛奇这个月产出的所有鸡蛋”。老鼠虽然狡猾,但他对鸡类不是非常了解,因此他没有意识到公鸡并不会下蛋,所以洛奇这个月产出的鸡蛋总数将会是零。洛奇告知老鼠他会交出“所有”的鸡蛋完全是真实的,因为“所有”恰好是零。

勇敢的母鸡首领金婕非常生气,她认为洛奇是不诚实的。洛奇确实误导了老鼠,但就逻辑而言他并不是完全不诚实的,他只是在暗示或者情绪方面不诚实。当某些人情绪突然爆发,哀号“男人就是性别歧视的猪”时,情绪—逻辑反转的情况出现了。她们的意思是所有男人都是性别歧视的猪吗?这看起来太极端了。她们的意思是大部分男人是性别歧视的猪吗?这还是有一些夸张了。

也许可以赞同有些男人是性别歧视的猪?现在,这是一个正确的表述了,但它变得非常枯燥乏味——难怪恸哭者更喜欢戏剧化的爆发。实际上,她们的意思可能是:“我今天已经遇到足够多的男人,他们都是性别歧视的猪,我真是受够了!”虽然这种说法比较冗长,但是更为精准。这种说法听起来还有点儿迂腐,但也许它真的是有阐释作用的:它传达了一种真实的情绪反应,那就是实际上发生的事情让你受够了。

然而,为了表达这种厌倦情绪,你会很容易地说出“所有男人都是性别歧视的猪!”但是,这可能会引起某些人的争论,他们认为不是所有男人都是性别歧视的猪。在这个事例中,你表达了真实的情绪,但逻辑却是不准确的。这么做就是在诱使某类人反驳你的逻辑,而不是抚平你的情绪。某些人在指责自己的伴侣时,会说“你从来都不洗碗!”或者“你总是把厨房弄得一团糟!”

这类爆发是一种自取灭亡的形式。这些陈述的逻辑反驳很容易达到目的:● 陈述:你从来都不洗碗!否定:我洗过一次碗。● 陈述:你总是把厨房弄得一团糟!否定:有一次我没把厨房弄乱。当然,概括性陈述并不是它字面上的意思。更准确地说,它的意思很像下面这些陈述:“我感觉你洗碗的次数远远少于你应该承担的那部分,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我感到非常沮丧、疲惫,而且不被认可。”或者“我觉得你经常把厨房弄得一团糟,打扫‘战场’成为我巨大的负担,我真的是厌倦了!”这种陈述不仅更准确,而且说出的事物更具成效,不再是愤怒的概括性陈述。人们喜欢做概括性的陈述。是想说所有人都喜欢做概括性陈述吗?还是想说有些人喜欢做概括性陈述?后面的陈述肯定是正确的,但很难成为一个掷地有声的论点。

大部分人都喜欢做概括性陈述吗?所以,事实上只能说:“我认识的所有人都喜欢做概括性陈述。”现在,优化了陈述,使它不那么含糊不清,因此更有理由使用逻辑。处理方法就是细化范围。细化范围意味着把你关注的对象的世界精确化了。“莫扎特的作品比勃拉姆斯的作品更无聊”是一个很多人都会反对的概括性陈述。然而,“在我看来,莫扎特的作品比勃拉姆斯的作品更无聊”就是一个与品位有关的陈述了。

因此,没有人能从逻辑上反对它。甚至可以更准确地说:“在我看来,莫扎特的绝大多数作品比勃拉姆斯的绝大多数作品更无聊。”虽然,做出了概括性陈述“巴黎的马卡龙比芝加哥的马卡龙好很多”,但是,表达的意思是“以我的经验,我在巴黎买的每一个马卡龙都比在芝加哥买的每一个马卡龙要好”。这么说虽然苛刻,但是准确。任何人都不可能从逻辑上驳斥它。

“几乎所有”是限定词的一种形式,限定词有一整套相关的词语,例如“大部分”“一些”。如果用这些词来限定陈述,同时还可能加上“以我的经验”,那么你几乎可以永远不犯错。(明白了吗?)“也许”“或许”“大概”“可能”都是有效的。用这些词语精心修饰的陈述在其正确性上是非常精准的,但它们却无法成为优秀的标题。所以不幸的是,媒体往往喜欢夸大一切。

“新研究表明,糖会致癌!”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标题,但是你如果仔细看这项研究,就会发现,它其实表明的是:有一些证据显示,糖的消耗和癌症之间可能有某种形式的联系。也可以加上“似乎”,如“似乎在糖和癌症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形式的联系”。在某人陈述中寻找真相比迂腐地证明他们是错误的更具成效。这是一个关于慈善原则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你总是试图把每个人都想成最好的。

通过使用正确的限定词在某人的概括性陈述中找到真相,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试图表达的内容以及分歧来自何处。例如,在有关顺势疗法的典型论证中,有些人说没有证据表明顺势疗法是有效的,而另一些人坚持认为顺势疗法让他们感觉好多了。这些陈述背后的真相可能是没有科学研究能表明顺势疗法比安慰剂更有效。而且,坚持认为顺势疗法对自己有效的人们,也许是受益于安慰剂效应的。

人们已经证实,安慰剂效应确实比什么都不做更有效。因此,反对顺势疗法的人们是用安慰剂与顺势疗法做比较,而支持顺势疗法的人们是用什么都不做与顺势疗法做比较。“不比安慰剂有效”并不与“比什么都不做有效”相矛盾,所以这里不存在逻辑上的分歧,也许只是一个关于是否值得为“仅仅是”安慰剂的东西付钱的情绪上的分歧。用基本的逻辑处理这些细微差别并不比我们在情感爆发时做得更好。

当涉及限定陈述时,可以采取两种逻辑上非常明确的方式:(1)在你的世界中,所有事物都是符合陈述的。可能“所有的数学家都很难相处”。(2)在你的世界中,至少有一个事物是符合陈述的。可能是“至少有一个数学家是和善的”。对比下面两个陈述:在美国,每个人都很胖。在美国,有人很胖。基本的陈述涉及肥胖。“在美国”将范围从整个世界缩小到美国,然后说,在谈论这个范围内的每个人,或者仅仅是某个人(至少一个人)。

如果有两个人肥胖,那么“有人很胖”依然是正确的。同往常一样,把这些陈述转化成正式语言的方式有些棘手,因为这需要比流畅的、灵活的口头语言更严谨的事物。在形式上,这两个陈述应该使用“对于所有”和“存在”来呈现,如下所示:在美国,对于所有人X,X很胖。在美国,存在一个人X,这个X很胖。在正常语言中,这听起来很迂腐,但是在正式的数学中,这令事物更易于操作。

在数学中,“对于所有”和“存在”被称为量词,它们量化了我们陈述的范围。在洛奇承诺把自己所有的蛋都给老鼠的例子中,因为“所有”恰好为零,所以它是满足“对于所有”这一条款的。虽然这在逻辑上是严格成立的,但是看起来像个骗局。这种情况被称为空洞真理,或者空洞地满足条件。我们来考虑如下陈述:房间里的所有大象都有两个头。

这听起来是(而且确实是)一个荒谬的陈述,但在我此刻所处的房间里情况却完全属实。除非你在读这句话的时候是在动物园,否则这在你所处的房间里可能也是真的。房间里根本没有大象,所有的(零只)大象都有两个头。这与一个事实有关:从逻辑上讲,谎言意味着一切。你可能会遇见某个人,他令人难以置信地声称自己是亿万富翁。

结语

你可能会惊叹道:“如果你是亿万富翁,那么我就是示巴女王!”实际上,这意味着你完全肯定这个人根本不是亿万富翁。如果一个谎言是真实的,那么真相和谎言就变成了相同的事物。这意味着不仅每个事物都是真实的,而且每个事物都是虚假的。这不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情况。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