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中国社科院大学马理论考博上岸经验分享(马骨干文艺学专业)

句子大全 2023-12-01 07:22:01
相关推荐

1.个人情况

我考的是马骨干文艺学,考试科目是三门,英语(社科院统一命题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骨干统一命题卷)、专业课。

我是应届生,所以备考时间基本是研三下学期1月到考前这几个月。应届生的备考时间确实很难拉得很长,比如我研三前暑假到9月开学,也笼统地看过一些真题和材料,但那时候因为有毕业论文任务,个人感觉难以全部进入复习状态;真正开始全身心投入复习就是12月底毕业论文初稿答辩过以后。这当然不如很多人复习时间久,所以进入复习状态就非常重要,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迅速督促自己进入不断吸收的状态,每天都要按照考研时11月、12月的精力集中程度来要求自己。

2.初试

初试非常重要。我从自己考研和考博的经验来看,初试分数高在复试阶段也会更加顺利,当然这也仅是我自己的一点看法。

我先聊一点总的策略上的东西。第一,一定要完全以真题为导向;第二,复习方案的任何一个部分,都要随时被考察,并可以被随时调整。有的小伙伴,尤其是复习时间比较充足的小伙伴,总想拿到考试范围以后先把考试范围过一遍,然后用真题摸底,再用真题成绩作针对性调整,我考研的时候一开始就想这么做。但是这个完美的复习过程是很难实现的,效果也不算好。一上来就要先看真题,把真题分门别类归置到不同考点、不同考察方式下;先试试水看看这些对应部分,整合一下该部分的材料,看自己能不能答出来。如果材料在左边,题在右边的情况下题目能被答出来、并且能被答得很好,就说明这个材料对应的学习方案是可以试一试的,反之就说明还需要继续调整,或深入、或拓宽,看自己的需要对复习方案进行变动就可以了。对复习方案的调整,要在复习阶段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随时对照真题,看自己现在的复习方法能做到什么程度,考试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这些都是必要的。

(1)英语

总体来说我英语水平不是很高,大学考完六级后没考过证,直到研三才为了申博考了雅思,当时考了7分。备考期间背过雅思词汇,即使一个单词背过,读文章的时候并不能很快反应过来,仍要在脑子里停顿一下,这就导致做题时间过长。社科院英语1篇完型、4篇阅读、1篇新题型,再加上翻译这些,题量不可谓不大;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文章信息,对考试非常重要。所以我开始一篇一篇地从阅读里啃单词,大概就是先根据已有的词汇量做题,这时候一定会错很多,因为文章读不懂;不要害怕,做完一篇阅读,把自己不认识、不熟练的词全部标出来,然后从这篇文章中去背单词。方法不能和之前背单词一样,如果只是列一个单词list出来继续背那和之前没有任何区别,一定要反复看原句,背的时候,这个单词每在嘴里过一遍,它的原句(或者至少是它所在的主谓、动宾等结构)就要在脑子里过一遍。一开始这样非常痛苦,一方面,每篇文章有时候甚至能标出五六十个单词来,另一方面文章看不懂导致正确率也不高,这两方面加起来又导致每天其实只能完成不多的几篇文章,各方面都非常打击状态。但是慢慢地会越来越熟悉社科院所选的那类文章的叙述方式,阅读起真题来觉得越来越习惯;而且由于结合语境,对单词的反应能力也会提升。

针对具体的题型,就要靠反复练习中总结的做题技巧。比如翻译,汉译英一般是中国、西方、传统三方面各有一个句子,可以自己翻译然后对照答案,这个要靠每天不断背记吸收那些文件里才会出现的表达。其实如果按照上面说的,把读懂文章这个问题解决以后,很多题目是可以靠集中训练来解决的,比如我在今年考英语之前十几天,除了其他课程的每日巩固之外,时间几乎全部用来疯狂练习summary,成效非常好,做着做着逐渐就“悟”了,明白这个题型是怎么回事。我用了很多方面的文章来练习,有社科院往年的阅读,有专八的阅读,在把社科院阅读放在网上搜索之后,找到了一些作者的专栏或者一些杂志,那么作者专栏、国家地理这些考题来源中的文章也是可以拿来练的,叙述习惯非常相似。因为今年相当于只考了summary,所以这里用summary来举例,完型、新题型这些当然类似,我使用了淘宝店“博雅考研考博”出的社科院考博英语完形填空新题型专项训练,里面有很多summary练习题,用来练手的效果特别好。

(2)马骨干马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复习方法我也换过很多遍,在这里只聊一下我觉得比较有用的部分。

我不是学马哲相关专业的,所以这方面在基础上不如马哲专业的同学扎实,可能对马哲以外专业的同学会更适用一些。第一,先把马原课本(整本书)和毛概课本(一些章节,基本上是书的后半部分那里)背一遍;这里的重点是把考完研之后几乎没接触过的马原内容再顺一遍,在脑海里建立起知识框架,不至于看见考题都不知道它说的是哪一部分。第二,一边艾宾浩斯地复习着课本的内容,不要好不容易背完了又整忘了,一边开始读短一点的马恩原著。有《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等,一边看一边做笔记;这里的重点是明白马克思的论点都是怎么论证出来的,知道马克思著名论断的论证逻辑结构是什么。当题目给出一句话或者一个观点,至少能答出来是什么、为什么,可以引述马恩的话和他们的论证结构答题,把脑子里的知识结构深化一些。第三,要学时政热点,这点非常重要,而且如果复习时间有限的话就不要等到考前,不要等到自己基础扎实了再看时政,越早越好,因为马原非常喜欢考当年的热点问题,马原热点可以参考淘宝店“博雅考研考博”出的社科院马基本原理考博预测10套卷,预测卷总结的很好,对于备考帮助很大,估计明年年初也会出2022版本预测卷。另外自己要有一个list,复习过程中想到什么热点就添加进去,然后每一个热点都找论文来看,看比较成熟的学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讲的,尤其是社科院自己的老师是怎么讲的。不只是时政每一个看过的部分都要落实到笔记上用来复习,否则一天看很多paper非常累但脑子里能留下的很少。可以用真题做几个练习试一试,使复习过程不断向老师的逻辑靠近,淘宝店博雅考研考博也有马骨干马基本原理考博真题解析,可以对比他们的答案解析参考一下。

(3)专业课

我是学文学的,所以这里主要针对文学来讲。社科院能找到的马骨干文艺学真题非常少,我当时只找到了2019年一年的真题,只能按照这个范围来复习。

第一是文学领域的内容,2019年的真题非常老实,基本还是很扎实的文艺理论内容。领域大概是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不考古代也不考西方。文学理论用哪一本都行,我觉得区别不大,一开始觉得童庆炳版的更应试一些,因为会包括很多基础概念,比如“文学流派”;但我后来还是换回了考研时用的教材,大家用自己熟悉的最好,如果还有原来的笔记就更好了,可以迅速进入状态,没必要为了应试生啃一本不熟悉的教材。马克思主义文论国内用得多的就两本,董学文版和张玉能版,我建议用董版,这不仅仅是因为董老师是招生导师,我觉得董版在结构上的努力要更多一些。张版有一些针对一些小问题的单独论述,可以在复习完之后补充进来,方便背记。这边基本不考苏俄的那些理论,看那些必要性不大;但为求稳妥,我找了几个重要问题熟悉了一下,虽然已有的考题没有考过,还是建议不要完全不知道,否则一旦考了风险太大。教材之外,一定要注意读招生导师的文章,几位老师能读的都读一读,时间太紧的话选最新的和最重要的研究成果看。

第二是当代中国马理论文艺思想。这个题目应该是必考题,且考的是最后一道大题,建议重点复习。上知网读一些论述当代中国马理论文艺思想的论文,对每个论点有一个清晰的把握,知道每一个观点、每一个重要论述是在说什么、应该从哪个角度论证。

第三是时政。这就是真题太少对复习产生的影响,今年的两道大题全都是结合时政的。所以在复习马原的时政时,对每一个问题都要想一想能不能引申到文学领域来,比如今年在纪念马恩的文艺思想有哪些?今年建党一百周年,党和文艺的关系、党和文艺理论的关系等等,这里在知网上可以搜到很多。今年的两个题一是学好党史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作用,二是当代中国马理论文艺思想对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句经典论述,都可以用马原和专业课复习过的内容答,如果基础扎实也不用过于害怕。

3.复试

(1)英语口语

我去年考雅思的时候刚好考过口语,感觉那时候的体验和经验对复试口语也有一定帮助。自我介绍当然要提前准备好,上网一搜有很多,但一定要自己改过,这不是是否会和其他同学撞的问题,而是要根据自己的用词构句习惯组织口语。考官问的其他题目基本是自由发挥,和准备了的“为什么考博”这类问题关系不大,聊生活。

具体说来,我看过很多雅思等考试的口语攻略,听听力、背文章、背句子等等;但总体而言,什么都不如彻底沉浸到英语环境里、不管自己英语多么烂就是要硬逼自己说,来得有用。我在英语考前一个星期左右,在说话上进入英语状态,除了和陌生人说话怕对方觉得太奇怪不说英语之外,天天逼自己说英语。这个过程一开始极其尴尬而奇怪,还非常搞自己的心态,但真的会越来越顺,我等到思维也转向英语的结构以后,就好多了。考雅思的时候我室友简直也很痛苦,后来在外面住,和我住一起的亲人非常支持,总的来说这个有点考验社交,但我建议还是要说,因为这场考试太重要了。

(2)专业课

专业课除了自我介绍,全部都是在围绕我的研究计划提问。所以研究计划真的很重要,自己要弄懂这个问题背后的知识结构。我看了老师们的一些论文,但还是都在问研究计划。

4.其他

我用一个叫push的软件背单词,它可以按照艾宾浩斯曲线提醒我背诵;专业课我用年轮app做复习时间的标记,也是因为它会按照艾宾浩斯曲线提醒我。复习期间,任务并不像自己想象的是越来越少的,甚至会越来越多,突然发现自己有一个领域还没看的情况完全有可能发生,不要崩溃,吸收的每一份知识都算数。此外,我有一些心态上的东西想要和应届备考的朋友分享。应届生考社科院非常考验心态。从前半年开始,我的同学就都开始国考京考选调考试,我始终扎在论文和考博材料里;后半年同学们一个一个地签offer,而我还在搞博士申请和考试。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回顾一下,我的感受就是不要卷,不要觉得“别人在做什么,所以我就应该调整自己做事情的节奏”,只要你的安排确实是有道理的,那就坚持它。中间产生的分心没多大用,因为考博已经是权衡过的选择了,那片刻分心后还是会在下次权衡的时候把自己的指针调回来。希望大家坚持、加油,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有好的结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