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论语·为政·注释

句子大全 2023-12-02 03:40:01
相关推荐

论语·为政·注释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共:“拱”的本字。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思:会意兼形声,从心,从囟( xìn),囟亦声,“囟”表示脑。古人认为心脑合作产生思想。本义:思考、思虑、思想。

2、邪:偏斜不正。

(1)“赤芾在股,邪幅在下。”《诗·小雅·采菽》

(2)“方直不曲谓之正,反正为邪。”《贾子·道术》

注:通常人们将“思无邪”理解为“思想或行为要正当”,这是“曲”,或是断章取义,或其他。愚见:孔子的本意乃是,《诗》三百切实表达了当时人们生活中的所思所想,不偏不倚,由心而发,发而有节,自在情理之中,不偏不倚。并非要求所谓思想行为要正当纯正,屏除邪念的伦理规范。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道:形声。从辵( 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1)“行,道也。”《说文》;

(2)“行有死人。”《诗·小雅·小弁》;

(3)“遵彼微行。”《诗·豳风·七月》;

(4)“道,所行道也。”《说文》;

(5)“一达谓之道。”《尔雅》。

道乃人行之大道,此表示方式方法。

2、齐: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禾麦穗头长得平整的样子。小篆字形下面多了两条线,表示地面。本义:禾麦吐穗上平整。

此为整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1、三十而立:三十岁始能自立于社会,并有所成就。

孟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曾是以为孝乎?”

1、色难:色,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此表示一直保持恭敬的和颜悦色很难。

2、馔:形声,从食,巽( xùn)声,本义:陈设或准备食物。此为吃喝。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廋哉?”

1、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此为怀着……心。

2、廋:形声,从广,叟声,广( yǎn),就山崖作成的房子。本义:隈曲处。

此为隐匿、隐藏。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1、器: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1)“器,皿也。”《说文》;

(2)“器乃凡器统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3)“是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易·系辞上·第十》;

(4)“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易·系辞上·第十一》;

(5)“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易·系辞上·第十二》;

(6)“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易·系辞上·第十二》;

(7)“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易·系辞上·第五》。

(8)“ 包曰:器者各周其用, 至于君子无所不施。”《论语集解·何晏》;

(9)“器者, 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 体无不具, 故用无不周, 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朱熹·论语集注》;

(10)“君子不像器皿一般,只有一定的用途。”古代知识范围窄,孔子认为人应该无所不通……《杨伯峻·论语译注》;

(11)南怀瑾、李泽厚诸多学者,也对此有着自己理解。

注:综观对“君子不器”的理解,多持君子不应像器皿一样,只有一定的用途,应多才多艺。也有学者从语言文字角度开始分析,“君子不器”乃是“君子大器”将其理解为应有“器度”,或其他将其提升至所谓道德层面。似是都可说通,也有一定道理。

但对此话所达之意。愚见:中国哲学讲求“天人合一”,需在“一元统一”的形上视域下来看“道”与“器”的问题,那便是“以器载道”,“道器”不相脱离,道看似远而无形,却不离日用平常,亦可以在日用平常中体认“天道”,“天道”自在“人道”之中。但道毕竟是道,是形而上的,器乃形而下的,器具有着具体的用途,这不可否认,否则亦无法载道,道若脱离载道之器,如何“达道”。“器”所载之道便是人行之大道,终点即是“圣”,自然而然与“天道”合一,具有形上色彩。

人落地之始,犹如一粒种子掉落在宇宙生命中,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在不断成长,这理应是自然而然之事,尤其是精神生命,正如孟子所言:“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作为人,本该自然而然行仁义,而非刻意为之,或外在强迫。无从亦无须选择,“成人成己”,“圣人”便是终点,但这样尽善尽美,人似乎无法抵至。人无完人,故“有始无终”,但却可以在日用平常中去追求,“凡中求圣”、“即凡而圣”。如此,“圣”便具有着一种神圣的形上感召力。

美国汉学家芬格莱特,认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礼具有着神圣性,“君子不器”是让人成为超乎日用平常的“神圣礼器”,颇具道理。但孔子闸释的是完整的“成人之道”,包括具体层面和抽象形上层面,其“道”具有完全性或完整性,或曰“全”,或曰“无所不包”,其哲学核心是“圣”,“圣”统摄其余四端,即仁、义、礼、智。

那什么是“圣人”?他不离开日用平常,却超出日用常行之中,自然冥合天道,天道即人道,人道即天道,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圣人”即是“大道”最好的体现,也是“人道”的终极点。这样的完人或许是不存在的,孔子便借人们现实常行中的“君子”之形象,立象以尽意,并将其灌注于仁、义、礼、智的内涵,言象结合,形象生动地表达何为“大道”,何为圣人之意,如何“达道”。

“君子”之象,既不脱离日用常行,流于空疏,“君子”之言行,亦可以实践,而不流于完全高不可及的“圣言圣行”。“君子”即具象即抽象、即现实即超越、即道体即器用的表现着何为“圣人之道”,何为“道器不离”,何为“以器载道”,何为“体用不二”等,架起理解“形上之道与形下之器”以及“即凡而圣”的桥梁。故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周而不比:《何晏·论语集解》:忠信为周,阿党为比。言行忠信,不结党营私。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罔:形声。从网,亡声。本义:渔猎用的网;此为迷惑。

2、殆:形声。从歹( è),台声。本义:危险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历来此句解释,莫衷一是,有不同说法:

1、训诂:攻字之意:

一是作治。

(1)“攻,治也。”《何晏·论语集解》;

(2)“攻,治也。古人谓学为治,治书史载人专经学问者,皆云治其书,治其经也。”《皇侃·论语义疏》;

(3)“范式云:‘攻,专治也。故治木玉金石之工。’”《朱熹·论语集注》;

二作攻伐、攻击之意。

如《杨伯峻·论语译注》、《程树德·论语集解》等;亦有学者从《论语》文本出发,多个角度考察之后,认为取攻击之意较为合适。但争论的焦点自然是在“异端”。

2. 异端:总括起来:

一是指他技杂学。应始于汉儒,《何晏·论语集解》有载。之后众说纷坛;

二异端邪说。如《朱熹·论语集注》云:“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如杨墨是也。其率天下至于无父无君,专治而欲精之,为害甚已。”

三异端即“两端”。如赵纪彬《论语新谈·两端异端解》。

综合起来,有三种主要的解释:

(1)一是攻击异端,其害便停止了;

(2)二是攻击不正确的言论,其害便停止了(如杨伯峻认为孔子之时,还无所谓诸子百家,但相异且不正确的言论是存在的。);

(3)三是攻击他技杂艺,或不同言论,就有害了,这类学者从孔子《论语》文本、孔子哲学思想、训诂,比如“也已”等出发,结合前人观点提出。

注:关于此句的理解,或许是解经之法不同,或是个人理解等不同,莫衷一是,我还在考究之中,力求接近孔子之原意,亦有自己的想法,但还很不成熟。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干禄:求取功名利禄。

2、阙疑:有所疑问则暂时搁置,不下断语。

3、尤:形声,小篆字形,从乙,又声。乙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受到阻碍,则显示出它的优异。本义:最优异;此为过失、错误。

4、阙殆:不做危险之事。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举直错枉:

(1)举:选拔;

(2)直:正直,指正直之人;

(3)错:通“措”,废弃,放弃;

(4)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

形容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1、劝:形声。从力,雚( guàn)声。简化字中,“又”仅是一个符号。本义:勉励、劝勉。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1、奚:会意。据甲骨文,左为手(爪),右为绳索捆着的人。本义:奴隶,又专指女奴;

此为为何、为什么。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1、輗軏:

(1)輗:古代大车车辕与横木相连接的插销。

(2)軏:古代小车车辕与横木相连接的销钉。

比喻事物的关键。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