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1852年太平军攻打长沙(郭崇寿一句话让曾国藩创立了湘军)

句子大全 2023-12-02 06:24:01
相关推荐

1951年,咸丰皇帝刚登基,就传来了太平天国起义的消息。本以为以朝廷的兵力可以轻而易举地镇压刁民的起义,没想到绿军节节败退,一年的功夫连失两广,这让刚刚二十岁的咸丰大为上火。

此时,曾国藩因为母亲过世丁忧在乡,听到太平军围攻长沙的消息后,急得茶饭不思,想为国家出力,却又没有权利调动朝廷军队。

不久,皇帝的圣旨到了,曾国藩大为振奋,以为可以带兵杀敌了,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圣旨只是让他和另外三十多个官员组建地方兵团抗击太平军。

曾国藩知道,小皇帝这是效仿嘉庆皇帝镇压白莲教的手段,用地方民兵对抗地方起义军。

不得不说,这个方法对于朝廷来说利大于弊。一方面,地方军的军饷不用朝廷出,为财政节省了一大笔开支;另一方面,绿军节节败退,实在没有多余的兵力可以出战。

曾国藩一腔热血被咸丰皇帝的做法给浇了个透心凉,心中失望至极,有了继续丁忧,不理国事的打算。

这个时候,好友郭崇寿登门拜访,问曾国藩为什么屡次推辞朝廷的安排,难道不怕太平军打过来吗?

曾国藩哪能不知郭崇寿登门之意,便将心中的担忧告诉了他。

郭崇寿明白曾国藩对朝廷的做法很失望,但他对曾国藩说道:“你的理想不就是救国救民吗,眼前就有一个这样的机会,你为什么不抓住?”

说完,郭崇寿就转身离开。

曾国藩沉思良久,觉得朝廷这样做肯定也有朝廷的难处,但不能因为朝廷困难就弃民众与水火。于是,急忙追上郭崇寿,决定与他一起组建团练。

第二天,两人就找到巡抚张亮基说明来意。

张亮基随即让二人去长沙配合罗泽南,率领民团抵御太平军。

曾国藩见到罗泽南后,发现他一身儒服,书生气浓厚,但对带兵打仗却有独到的见解。两人一拍即合,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此时,罗泽南的民团只有一千多人,其中大部分是读书人。曾国藩看后,既欣慰又担心。

欣慰的是,读书人知礼重义,国家到了危难的时候可以毫不犹豫站出来;担心的是,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如何能抵御得了太平军!

但事实证明,曾国藩的担心是多余的。

相对于腐朽无能的绿军,这些由书生组建带领的军队更容易管理,能够以道义相磨砺,有知耻、爱民之心,可以做到“不怕死、不要钱”。

然而,以书生为主力的民兵团,其他部队根本看不起,就连同是民兵团一员的武将也不服罗泽南的管理。

直到咸丰四年,罗泽南率领一千人守护岳州大桥,太平军前来攻夺的军队却有万人之多。

罗泽南兵分三路从容调度,将各种兵法用到了实处,对付有勇无谋的太平军不落下风,以极少的兵力抵御了太平军数次攻击,保得岳州大桥。

此后,军中再无人敢轻视书生带兵。

以后的数次战斗中,民兵团愈发壮大,也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湘军!”

在罗泽南与郭崇寿的帮助下,曾国藩的湘军日益强大。湘军能吃苦、不怕死的精神也传遍了绿营和各地起义军。

平定太平天国后,湘军又参与镇压了西北回乱、收复新疆等内忧,并抵抗了数次外患,让湘军之名威震一时。

后来,李鸿章在曾国藩的帮助下,如法炮制组建了“淮军”,并带出了左宗棠、骆秉章、曾国荃等15个总督,14个巡抚,使晚清一度出现了短暂中兴的局面,更有“中兴将相十九湖湘”的说法。

不过让人惋惜的是,湘军最终解体,左宗棠也与曾国藩撕破脸。

若想了解这其中的原因,我推荐读一读《曾国藩》三部曲。这三本书以镇压太平天国开篇,深度解读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慈禧太后等人在时代大变革中的选择与行动,堪称晚清军政档案。

同时,它又是一部关于人情世故的博弈之书,将各种势力之间的人情世故一一道来,让我们更容易地看清晚清政局和复杂的人事关系。

表面上这是一本讲晚清政局的书,实际上它是一本讲怎么与上司、同事打交道的书。

《曾国藩》三部曲,从曾国藩出生写到去世,从读书写到做官,从一个青涩少年写到朝廷重臣。可以说这套书不光能让你了解晚清历史,更可提高情商,学到处世之道。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只要一顿饭钱就可以把它带回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