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深挖情感因素(丰富课堂内涵语文既是启蒙教育的重要一环)

句子大全 2023-12-03 07:22:01
相关推荐

在小学教育体系中,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其作为教会学生识读、运用汉字的重要学科,一直以来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尽管小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语文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汉字语言,但是却无法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更是在运用能力上存在一定的不足。而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求教师传授给学生丰富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热情和积极性的长久保持下发展语文识字、审美、阅读和语言运用能力,体会语文知识魅力,培养丰富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1 创设阅读情境,促进深度阅读语文核心素养指的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素质类型,通常包括语言积累、语言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认知能力、审美水平以及人文素养等内容。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桂花雨》一课时,教师可采取如下策略为学生创设情境:第一步,创设阅读情境。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配乐朗诵的音频材料,同时要求学生边聆听边跟读。如有条件,教师可以携带数枝桂花进入班级,让桂花香气荡漾在空气里,从嗅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步,创设质疑情境。例如,原文开篇的那段话:“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教师将这段话在大屏幕展示,然后询问学生:“通过朗读这段话,你认为作者为什么喜欢桂花?”一开始,学生只能答出“因为桂花很香”这类流于表面的答案。但是,随着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学生意识到作者真正喜欢的是桂花不争奇斗艳的品质,喜欢它的谦逊、低调、可爱。第三步,营造情感氛围。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诵读课文,重点品读“摇花乐”段落以及最后一段,感受作者和母亲对家乡深深的眷恋。通过上述步骤,教师成功营造出文本情境,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动机。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同时巧妙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真切体会文本的精彩、阅读的快乐。

2 深挖情感因素,丰富课堂内涵语文既是启蒙教育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正因如此,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甚至脱离教材,而是需要立足于时代前沿,对语文教材展开细致、深入的解读,尽可能发掘教材中蕴藏的情感因素。例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时,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先要求学生进行默读,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开展分角色朗读活动。以此,让学生感受故事中蕴藏的人生哲理。接着,要求学生从自身的经验出发,谈谈对故事的理解或是产生的相关想法。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动画的形式展开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设置一些和视频相关的问题,如“通过观看视频,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铁罐这样做对吗?为什么?”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活跃课堂氛围。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自身的视角出发,谈谈自己以及朋友各自有哪些优缺点。这样的环节既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又能帮助学生打开“话匣子”,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沉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师生互动以轻松的方式进行,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始终立足于语文教材,将字里行间的情感因素充分发掘,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互动氛围,和学生积极、主动地沟通,这样才能丰富课堂的人文内涵、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3 优化阅读指导,提升阅读效率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因此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语文教学却逐渐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充分彰显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在一旁充当“甩手掌柜”。此举看似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足、阅读经验薄弱的事实,导致教学效率并未提高,反而持续下降。事实上,阅读指导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一环,必须由教师从旁把关。只有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具体、细致的指导,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例如,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原文第 8 自然段,作者笔下的珍珠鸟展露出了可爱的一面,“只见它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又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子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注意到这句话中的动词(如,落、站、啄等)运用得极为巧妙,而且“神气十足”一词更是将珍珠鸟的可爱展示得活灵活现。接着,教师将这些词汇去掉,让学生品读原句和改编后的句子在表达效果上又有怎样的区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如果去掉这些词语,句子立刻变得干巴巴的,没有趣味。而且,学生发现如果去掉这一段,就无法凸显作者对珍珠鸟观察的细致,自然不能表现出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阅读行为不再流于表面,而是既有条理、又有思考。案例中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了细致的指导,引导学生制定出阅读思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不再是盲目的、无针对性的,而是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

4 借助教材插图,培养审美能力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而审美能力更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实施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中唤醒学生对美的认知。但是,审美教育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审美能力更是难以量化。因此,对教师而言,采取怎样的策略才能实现培养的目的呢?我认为,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资源,既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十足的美学价值。审美教育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在实施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插图激发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想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紧跟着时代的步伐,认真研读语文教材,用更加科学、创新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语文世界的精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