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四书五经:修身 齐家(治国 平天下 古代文人的最终信仰)

句子大全 2023-12-04 02:52:01
相关推荐

这是一个没有“强迫”必读的古籍,也没有“强迫”必读四书五经的时代。但是这个“没有强制性”,也不是“必须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分古今,也没有中外之差,优秀的作品,需要我们慢慢去品味。

有人,听说你在学英语,要学新东方的考试技巧,要去考研班学习考研内容,要读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卡内基的人性弱点,盖洛普的财富理论,都会认为你读的书很有价值。看你读古书的时候,却嗤之以鼻,转过头表示反对,称古书是古代的糟粕。

西方学者看不起读中学的人,自然科学的人看不起读人文的人,应试技巧的人看不起读英语语法的人,现代网络小说的人看不起读莎士比亚的人。真奇怪。也就是说,是偏见,功利,还是目光短浅。测验的技巧,用后没用,居然比读书的知识和智慧更有价值?

读古书时,就有这种奇怪的轻蔑心理。阅读《聊斋志异》的人鄙视读四大名著的人,而阅读先秦诸子的人,阅读《韩非子》、《道德经》的人(其实这类人往往选站着,不认真阅读)鄙视读《论语》的人。

非常奇怪,难道仅仅是因为古籍“不够酷”,“不够特立独行”吗?幼年的孩子在叛逆时期追求“酷酷的”“特立独行”尚能理解,长大了,就不应该这样。一些中国人文科学的学者认为,儒家不如诸子,中国不如西方,人文科学不如理工。但是,他们却不能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对待学识和学习。

你们怎么看待的?那我又该怎么看待呢?顺其自然吧。易中有言:“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人家自以为是的败坏了学识,那我为什么要追着他求进步呢?孔子说,不怒而启,不怒而发。有人不思考,孔子就不会替他思考。

学习,归根结底是自己的事。

从前上学时,我们背诵过许多古文,当时真的是为了考试而背诵全文,然后跟着注解简单地理解一下,那时学习古文的我也只能将一个字译成一个句子的现代文,说实话,根本就看不懂里面的意思。

就读书的数量而言,我还算不上是个国学爱好者,只是在朋友的熏陶下,提前一个月每天早晨到家楼下的湖边去背《大学》。最终的效果,不言而喻,就是混职场升职加薪这件事,《大学》一书中早就说过,“君子先慎于德,有德之人,有土之人,有土之人,有财之人,有财之人”。在真正了解后,每年的目标并不在于今年自己加多少钱,而是在于今年自己学习多少知识,帮助多少人,做多少事。

儒学和道学还存在,只是需要我们去阅读,去体会,去实践。国民教育不会丧失其光彩。

顺理成章地说,古代文人的信仰从来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