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大将李靖因病不想出征 李世民一句话(李靖便惊恐道:我出征)

句子大全 2023-12-04 06:16:01
相关推荐

放眼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唐太宗李世民都是最享有盛名的皇帝。他不仅擅长带兵打仗,而且在位之后非常的重视治理国家,把从隋朝遗留写来的烂摊子治理发展成为经济繁荣,国力强大的景象。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的唐朝,是不仅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最繁华的一段时期,就算在全球的历史长河之中也是最有名的。当时的唐朝都城长安也是世界上最繁荣最发达的城市。在他的治理下,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景象,也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

那时候的长安城是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许多外国的商人和官员都会到唐朝都城长安来经商以及进行政治文化之间的交流。现在全世界国家中的唐人街就是因为唐朝的影响才得名,唐人在全世界一度是被认为是中国人的代称。可见那时候的唐朝对于世界的影响有多大。

而那时候的唐代宗虽然是武将出身,当时并不莽撞,相反心思非常细腻,并且喜欢读书和书法。最重要的是他懂得听取别人的意见,不只是在军事上懂得学习,在政治上更是善于听取大臣的的进谏。要知道纵观中国的历史,身为皇帝,九五至尊,还能够虚心请教大臣的。可真是没几个。

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地鼓励自己的文武百官多多进谏,让别人指出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且认真地改正。因此那时候的唐朝出现了无数流传千古的名臣。

李世民在当时非常的深明大义,他上位之后也基本没有杀过自己的重臣。要知道自古名将都难逃“兔死狗烹”的铁律,当年的韩信帮助刘邦除掉了项羽,最后还是被刘邦设计杀死了;明朝的开国功臣一共有34个,最后几乎都被朱元璋杀了。而李世民除了几个叛乱的大臣,其他的一个都没动。

因为李世民一直都是非常的宽厚仁慈,所以不论文官和武官,在他面前都是很恭敬的样子,这其中就有当时唐朝最出名的武将和军事家,战神极的人物李靖。

李靖一生的故事非常的传奇,唐朝的两名皇帝李渊和李世民都把视为自己的心腹大臣,尤其是李世民对他更是非常信任,背后就李靖的为人个人生经历有关了。

李靖虽然出身很好,但是仕途一直都不太行。他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中,他的祖父曾经任过刺史,父亲是赵郡太守,而他的舅舅韩擒虎则更有名,是隋朝有名的武将。他从小就展现了在武学上的天赋,他的舅舅韩擒虎也非常的喜欢他,并且总是说可以跟他讨论孙吴。

后来长大之后的李靖虽然能力很强,但是在隋末的那段乱世时期,却一直无处施展。然而后来他的命运在遇到李世民之后发生了巨大转折。

当时的他已经跟随着李渊了,但是当知道李渊要造反的时候,竟然要向隋炀帝告发李渊,只不过因为那时候天下已经大乱,还没来得及告发就被李渊的部队逮到了。

李渊非常的生气,在就派人准备把李靖斩首。很据《资治通鉴》记载,这时候的李靖大喊:“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就是这一番话,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于是就向父亲李渊求情,留李靖一命。

让李世民怎么都没想到的是,他当初随便一句话救下的李靖,后来竟然会成为唐朝的军界脊梁和武将之中的中流砥柱

在唐朝开国战争中,李世民带领精兵强将主要负责中原战线,而整个江淮战场、江南战场乃至岭南战场,长期由李靖独当一面,几乎以一己之力为唐朝打下半壁河山。

李靖对于唐朝可以说是非常的衷心,也从不居功自傲,并且为人也很低调谦逊。“临戎出师,凛然威断。位重能避,功成益谦”,“才略非常,而恂恂如不及,以沉厚称”当时的李靖几乎就是个完美的人。

不过就是因为李靖当时太过完美,这也让唐太宗李世民稍微有些忌惮。

从李靖当了文官后,经常的深入简出,十分乖巧。贞观十八年,李世民准备亲征高句丽,这时候李靖已经年过七十岁了,可李世民还是把他叫来,想让他随行。李靖表示虽然我很想去,但是年迈体衰,真的去不了了啊。

李世民便决定趁此机会真好试试李靖的心思和态度。于是李世民就轻轻地拍打他的背说道:“勉之,昔司马仲达非不老病,竟能自强,立勋魏室。”

意思就是当年的司马懿虽然看起来病歪歪的,然而却对魏国建立了功勋,你要向他学习啊。

要知道当年的司马懿可是发动了政变。李靖一听李世民这话,便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他自然就用行动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坚决地跟随出行。

然而行至半路,李靖因病再也无法随军前行,停在了相州。从此更加不问政务,贞观二十三年病死。

这件故事出自《资治通鉴》,李靖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做人不禁要能力强还要懂得察言观色以及为人处世的智慧。而且向李世民这种越是英明的帝王,其权谋越是深不见底,李靖同样是懂得权谋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都说“读史使人明智,鉴古方能知今”。历史就像一面镜子,不仅记录着人类社会的成功与失败、兴盛与衰退,而且隐藏着无数盛衰存亡的道理、得失成败的奥秘、可吸收借鉴的智慧,让人生少走弯路。

看了这个历史故事,不知大家是否有所感触。因此我建议大家,要多读读资治通鉴,吸取前人的教训。毕竟在所有史书中,《资治通鉴》几乎是一本,能够让人各方面素质都全面提升的书,看完等于多活了1300年。

通过《资治通鉴》,我们可以前人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只要学好了,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学习工作,都能游刃有余。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阅读文言文还是比较吃力的。因此,向大家推荐一套好书——《资治通鉴》。

这套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台湾大学国文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锦鋐领衔主持,集中台湾地区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学者,历时3年,合译而成。

因为编纂此书的学者本都是国学大家,因此这套书绝不是现在市面上,那些粗制滥造、携带私货的资治通鉴。而是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而且是全本。

对于这本书,只要能够读一遍,就能有巨大的收获。多读几遍,长长见识,学学权谋,总会有好处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