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诗经《节南山》:短短几句话 将古人的正直(忠诚刻画的淋漓尽致)

句子大全 2023-12-05 03:18:01
相关推荐

在我国封建王朝时代,阶级性一直是当时社会的一大重要矛盾,生活在底层的人民百姓尽管对统治者心生不满,却也只是敢怒不敢言,当然这期间不乏忠良之臣的劝谏,不过在奸佞逆臣的肆意妄为下,力量还是过于薄弱。诗经《节南山》就是一位忠良之臣冒着危险,实名怒斥当时权力最大的奸臣,而他自己也只不过是一个奴隶阶级的士大夫而已,实力之悬殊,地位之差距,不得不让人钦佩这位忠臣的勇气。

天灾人祸,民不聊生

《节南山》是一首长诗,共十章,前六章每章八句,后四章每章四句。“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节”是指高峻的样子,“岩岩”是指山石堆积的样子,高峻挺拔的终南山上垒起层层岩石,开篇便如此的气势恢宏。“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赫赫”,势位显赫的样子,“师”是太师的简称,而太师又是三公中最尊贵的官职,师尹即太师尹氏,是周朝的名门贵族。首章以高峻的终南山垒起的岩石起兴,显示出尹太师的地位不凡,所以尽管尹氏暴虐昏庸,百姓也只是“忧心如惔”,心生不满,却又不敢谈论。《史记·周本纪》中描写周厉王暴政时,也是如此场景:“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不管《节南山》是描写的哪位暴君,当时国势衰微的迹象已经显而易见,所以最后发出感慨:“国既卒斩,何用不监”,王室已衰,为何你还是熟视无睹?语气中夹杂着气愤与焦急。

“天方荐瘥,丧乱弘多。民言无嘉,憯莫惩嗟。”第二章在第一章的基础上继续说明因为尹太师的暴政,已经惹得天怒人怨了。苍天频频降下灾祸,伤亡多到不可言传,百姓哀声怨道,可是你却没有丝毫愧疚之意,在这里,作者直指尹太师,义正言辞,批评尹太师的肆意暴虐,正是因为他的权力之大,地位之显盛,所以他给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人民带来的灾祸也是无尽大,而尹太师之所以能专权,造成这么多的祸乱,都是因为周天子的不问朝政,亲信小人。所以周天子应该亲贤臣,远小人,这样才能拯救这个国家,使得国力更加昌盛,而不是走向衰亡。而接下来的三、四、五章也就分别从太师的职责,周天子对小人与贤臣的态度展开议论。

君王昏庸无道

从第三章开始诗歌就开始展开议论,“尹氏大师,维周之氐。”前面两章都言“师尹”,而第三章却用了“大师”二字,这也足以看出尹太师责任之重,“氐”通“柢”,即树根,运用比喻,显示了尹太师地位的重要性,就像大树的根,是这个国家根本。“秉国之钧,四方是维。”“钧”就是制作陶器时模子下面的那个转盘,制作陶器必须转动这个陶钧,这里借用陶钧来展示太师的职责所在,看似是赞扬太师职责之重,实则讽刺尹太师独揽大权,四面八方都仰仗他的维系。“天子是毗,俾民不迷。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天子的权威要靠他来辅助,百姓生活要靠他来指引,但他却将君王和百姓都带上了绝路,接连不断的天灾人祸简直不给人活路。由此感叹不宜让此人继续身居要职,危害国家,危害人民。

可气的是,周王并没有意识到,他不仅不亲临政事,体察民情,任用贤臣,而且还亲信小人,任用姻亲。

“琐琐姻亚,则无膴仕。”“琐琐”是细小卑贱的样子,“姻亚”是襟带关系的统称,“姻”是儿女亲家,“亚”通“娅”,是姐妹丈夫的互称,由此可见尹氏和周王室是有姻亲关系的。“膴仕”即高官厚禄,这里直斥周王不仅对朝政不闻不问,而且还给那些小人担与重任。

作者只是一个奴隶阶级的士大夫,虽然他痛恨奸佞小人,但却有心无力,能做到只是向周王进谏,但周王能不能采纳却不是他能控制的,对于这种情况,他只能请求上天,这也体现了他现在的痛苦与无奈。老天啊,为何降下如此灾祸,不施予恩泽就算了,还降下如此戾气,如果有贤明圣德的君主就好了。他怨恨上天的不公与无情,可却还是希望有一个贤明的君主可以救百姓于水生火身之中。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宁。忧心如酲,谁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但这也只是幻想,现实还是民不聊生,如果周王还不能出来主持朝政,也只是会害苦了百姓。作者还是忧国忧民,但像他这样正直的官员在当时那个社会,注定是孤立无援,被排挤的,于是他决定出走。

忠臣的忧国忧民

“驾彼四牡,四牡项领。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作者驾起了四匹公马,想要逃离这里,但放眼望去,却没有容生之地。这里一方面说明诗人生出乱世,已经没有太平的地方可以容身,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作者高尚的品德,不愿意随便找个地方将就,他还是忘不了国家,放不下人民。“方茂尔恶,相尔矛矣。既夷既怿,如相酬矣。”在这复杂的矛盾心理中,他更加痛恨那些奸佞小人,他们争权夺利,相互厮杀,可当各自得到好处时,却又可以成为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的朋友。“昊天不平,我王不宁。不惩其心,覆怨其正。”虽然他怨恨那些奸佞小人,但他更加怨恨君王的糊涂、无所作为。周王啊,如果你在这样糊里糊涂不听劝谏,天下不会太平,你也不能安枕的。语气诚恳,态度坚决,让人感受到这位忠臣的痛心。“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式讹尔心,以畜万邦。”最后一章直接点出了他的姓名与他写下此诗的目的,“究”通纠,举发,“王讻”就是指尹氏。在尹氏声名赫赫之时,这位家父直斥其非,还在诗中写下自己的名字,这是一位多么正直、善良、忠诚的臣子啊!

结语

都说写诗要避免多发议论,但《节南山》中有很多议论,并且都达到了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这是为何?文学作品讲究的还是“意”,最终都要将感情落到实处,虽然作诗不提倡议论,但也不是一概反对。足够出色,打动人心的议论,同样可以开人心智,引人深思。《节南山》这首诗中有很多议论,立意高远,气势恢宏,再加上这忧国忧民的强烈感情,怎能不为之震撼?

文|南书房|杂史篇

感谢观看由「南书房」带来的独家原创文章,觉得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赞、转发一下。如有不足之处,还望诸位多多指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