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我不跟你玩了(”这句话很容易让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

句子大全 2023-12-05 04:36:01
相关推荐

导语:今天下班回来看楼下的小朋友在那跑着玩。本来玩得好好的,突然一个小朋友撂狠话:“我不跟你玩了!”后面那个小朋友眼泪瞬间就湿了眼眶,着说:“你不要生气啊,我给你,你跟我玩嘛”。

四五岁的小朋友正处在人际交往的敏感期,这句话往往是他们的杀手锏。这句话一出,很多小朋友会伤心落泪,做出一些妥协。而作为家长,一定要对他做出正确的引导,否则不利于其人格健康发育。

为什么宝宝这么害怕“我不跟你玩了”

之前和小区里的妈妈们交流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儿童一听到这句“我不跟你玩了”就这么害怕。这是因为孩子进入了人际交往敏感期,2-5岁是他们交朋友的敏感时期。宝宝2岁以后,他们能走路能流利的讲话,这些技能支撑他们去找其他小朋友玩耍。

他们的依恋从父母身上开始向朋友转移,从交换玩具和食物开始显露端倪。所以这个阶段,孩子最开心的就是和自己喜欢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最期望得到对方的喜欢和接纳。如果对方不接受他讨厌他,宝宝就会非常难过。在这个时期,父母的评价变得不那么重要,孩子的天平越来越向小伙伴倾斜。

让步和妥协不利于其人格发展

如果小朋友在和其他小伙伴玩耍的过程中能得到很多同龄人的喜欢,那么他就会觉得自己非常优秀,自己在小伙伴中也更有面子。而如果很多小伙伴都排斥他,小宝宝会觉得自己不够好,甚至开始讨好别人,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这样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美国家庭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曾提到过:讨好是种求生存的应对姿态,在压力情境下,一个人忽略自己的感受,认为他人和情境都比自己更重要,尽力取悦一切人和事,不在乎自己,就是讨好。

小朋友为了得到其他小伙伴的喜欢,会违背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当别人用“我不跟你玩了”来威胁他时,他就会乖乖投降了。

久而久之,孩子会做越来越多的让步,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懂得拒绝别人。他在长大以后也会活得特别累,害怕别人的不喜欢,所以经常违背自己的想法接受别人不合理的请求,这样也会导致孩子非常敏感,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如何引导孩子做好人际交往?

我家儿子也是特别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有次姐姐带着他儿子来我家,小表哥想玩他的小车车,儿子也想玩,但小表哥一说“我不跟你玩了”,儿子一开始还哭,后来就给他玩了。有时候他俩闹了矛盾,谁也不理谁了,小表哥一说“我们一起玩吧”,他就高高兴兴地凑上去了。

对于孩子在这个阶段表现出的情绪和行为,作为父母首先要表达对宝宝的理解。当小朋友因为别人不跟他玩大哭或者失落难过时,家长向宝宝表达安慰和理解。温柔地告诉他们:你是个好孩子,是值得人喜欢的。然后让孩子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为什么宝宝要哭,为什么别人不想跟他玩了。

如果是他自己确实犯了错误,父母要让宝宝认识到问题并向其他的小伙伴道歉,他们就会和好如初了。如果是其他小伙伴犯了错误,家长要问问宝宝的意见,还想不想和他玩,要不要原谅他。

宝宝哭泣难过的时候,家长不能贸然的安慰:“他不跟你玩你也别跟他玩儿啦,我们去跟其他的小朋友玩,不用非得跟他玩。”你说这些话,孩子是听不进去的。要让他们自己做决定,不能总跟着别人的想法走,这是最关键的一环。孩子能不能形成自我控制权是非常重要的。

周国平曾说:“一切的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的界限,而一切的麻烦和冲突都源于想要突破这个界限。”

所以,父母要让宝宝形成界限感,不能无止境的迁就别人委屈自己,掌控好度才能减少内心的冲突和矛盾。无论如何,都不要为了别人的喜欢让自己难过,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想法和评价。

后来儿子也学精了,表哥再拿“我不跟你玩了”这句话威胁他的时候,他就说“你光知道自己玩不让我玩,那我也不跟你玩了”,结果他表哥也不再威胁他了,一起玩哪个小车玩得也很开心。

有为奶爸有话说:

做父母的总是希望宝宝不受一丝委屈,看到宝宝咧着嘴哭就心疼得受不了。其实,家长没有必要这么玻璃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接受一些磕磕绊绊,也在哭哭啼啼中慢慢见证自己的进步。如果宝宝被“我不跟你玩了”伤到,成人要给他们适当的引导,帮助他们正视自己的真实想法,做出正确的决定,不要变得总是讨好不开心,让其形成健康的人格。

【图片源于网络,与图文无关,侵立删!】

相关链接一:两个月宝宝的哭声你了解吗?父母留意这几点,明白孩子为啥哭

相关链接二:要不要给孩子睡枕头?看完这篇文章,才明白睡与不睡差别在哪里

相关链接三:两个月宝宝的哭声你了解吗?父母注意这几点,明白孩子为啥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