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一首杜甫都仿不来的诗 有水平有千古名句(家长却不愿它入选课本)

句子大全 2023-12-05 04:45:02
相关推荐

有这么一首唐诗,全诗短短四句,有水平也有千古名句。这样的诗,作者本应被我们大家记住。但是很多人在读此诗时,都不愿意提及作者。这是为何?在解开这个谜团之前,让我们先品一品这首诗: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首诗,五言四句,二十个字,估计很多人都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一首,小时候读过。估计还有不少朋友能够背出后两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一个“怯”字写得真情出;“不敢问来人”,以反笔写出苦况,令人为之动容。历代诗评家都对这首诗赞赏有加,其中有评论家指出“五绝中能言情,与嘉州‘马上相逢无纸笔’同妙,这是将这诗的水平提到了岑参的高度。

大家或许也注意到了,笔者在引用这首诗的时候,并未列作者姓名。这是因为关于这首诗的作者目前尚有争议:一说是李频之作,一说是宋之问之作。历史上的古代诗评家,多数认为作者应该是后者。因为相比李频,宋之问的才华似乎更加可能写出这首诗。

我们来认真品味一下这首诗。首句岭外起,音书断,言简意赅,一下子就让读者进入诗情、诗境。这是一首怀念家乡的抒情诗。次句,以冬春交替,写飘零之苦,亦颇为动人。最妙乃三四两句,三句以反说写内心的复杂心绪,最后一句,从期待到紧张,真实地反应了一位游子内心的纠结情思,语言真挚动人。“近乡情怯”一词,就出自此诗。

这首诗写得高妙无穷,甚至连诗圣杜甫都曾刻意模仿。不过杜甫的模仿,并未超越原诗。我们看看杜甫当年写了什么:

《述怀》(节选)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同样的思念家乡,同样用反语,但杜甫之“畏”始终不如宋诗之“怯”动人。宋之问之诗才,由此可见一斑。杜甫不仅模仿宋之问,而且还很推崇宋之问。宋之问对诗的文字的精研,深刻影响了杜甫,以至于杜甫写出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句。杜甫对宋之问的推崇和尊敬,还因为宋之问和杜审言关系很好。宋之问、杜审言同为近体诗的推动者。而杜审言,就是杜甫的祖父。

既然宋之问如此有才,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提他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这个人在历史上人品不佳。在初唐诗人中,宋之问的人品差是出了名的。其中最为世人所不齿的劣迹至少有三桩:为了讨好武则天的近臣张易之,他居然不顾文人气节,为之端壶倒尿;为了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两句据为己有,他竟然害了自己的亲外甥;为了依附武三思等人,他出卖朋友,导致张仲之全家丧命。如果上述事迹都是真的,那么宋之问无疑堪称劣迹斑斑,人品拙劣。

自古至今,我们读诗词时,并不仅限于读懂字面的意思,更重要的是拥抱古人的情怀。宋之问这首诗,虽然水平很高,但这样的人品确实是让人不感恭维。正因如此,这首千古名作目前只入选冀教版等少数地区性的语文课本,在学校用得最多的人教版及北师大版课本中,并没有收录。

其实早在多年前,就有不少网友认为这首诗应该入选小学课本,毕竟它既有名句,又诞生了成语。而之所以一直没收录,和家长及老师的态度有很大关系,不少家长坚决不同意,他们认为像这种品行差的诗人,不管诗写得多好,都不值得传诵。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