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高句丽灭亡:隋唐三代君王的心结终解开

句子大全 2023-12-09 05:57:01
相关推荐

乾封元年(666)五月,高句丽传来消息:渊盖苏文死了。

天赐良机啊!

大唐权力交接的时候,周边的小国家总喜欢搞些小动作,如今风水轮流转,也该唐朝搞点事情了吧。有趣的是,李治还没动手,高句丽国内就乱了。

新任扛把子叫渊男生,是渊盖苏文的长子。据史料记载,他刚刚上位就出去巡视了,至于政务,全交给了弟弟渊男建、渊男产。

面对几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大臣很难不动歪心思啊。

套路是这样的,某些大臣放出谣言,声称渊男生外出巡视,不放心两个弟弟,所以想找机会除掉他们。同时,又派人给渊男生传信,声称两个弟弟喜欢大权在握的人生巅峰感觉,因此打算把哥哥弄死在荒郊野外。

这招离间计,简单又高效。

不管怎么说,两个弟弟确实有资格继承王位,如果他们有夺权的心思,渊男生还真没啥办法。渊男生不想坐以待毙,他派亲信回平壤秘密调查,却被反对派大臣“捉住”,随后送到了渊男建、渊男产的面前。

这下好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弟弟写了封信:老哥啊,想你了,赶紧回来吧。

渊男生很无语,在平壤做国王不好,非得出来瞎溜达,这可怎么办,既没有军队,又没有钱财,直接净身出户,还怎么斗?

确实没法斗了,因为渊男建很不客气地自封为莫离支,还征调兵力,准备杀了渊男生。渊男生想了想,为了生存下去,决定派儿子渊献诚前往长安,希望李治能够发兵支援,助他夺回莫离支的位置。

高句丽是大唐的死敌,渊男生是渊盖苏文的继承人,自然是大唐想要灭掉的人。然而,经过一场变乱,渊男生居然向想要杀他的人求救。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关系,真的很有趣,也很无奈。

前一秒,李治想打高句丽,只能宣传高句丽人不服王化,屡次挑衅大唐的权威,或者直接打着报仇雪恨的旗帜。下一秒,李治的口吻就变了,高句丽国王受到阴谋分子的迫害,以至于无家可归,大唐作为宗主国,必须出面干预啊。

乾封元年(666)六月,李治下诏:

任命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

任命渊献诚为右武卫将军,担任大军向导。

任命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为行军总管。

目标:先去做好铺垫,探一探高句丽的虚实。

乾封元年(666)九月,大将军庞同善进入高句丽境内,与渊男生顺利接头。

随后,李治下达诏书:任命渊男生为特进、辽东大都督、平壤道安抚大使、玄菟郡公。这样一来,渊男生就成了李治的政治傀儡,如果李治灭不掉高句丽,可以安排渊男生继续努力;如果灭掉高句丽,渊男生就是大唐的官员了。

问题是,谁来做主帅?

苏定方肯定合适,可这位老将卧病在床,没法出征啊。李治思来想去,觉得必须找一位稳重可靠的主帅,于是想到了名将李世。

这一年,李世已经是73岁的高龄老翁。李治用他,无非是看中了他的军事智慧,以及定海神针的作用。

乾封元年(666)十二月,征讨高句丽的核心班底横空出世:

李世: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赦处俊:辽东道行军副大总管。

庞同善、契苾何力:辽东道行军副大总管、安抚大使。

水、陆诸军总管和运粮使窦义积、独孤卿云、郭待封等人,皆受李世的调度。与此同时,李治还放话了,河北各州县的粮食不再运往长安城,直接送到辽东前线,李治对前线的期许就是:不胜不还朝!

事实上,经过几十年的折腾,高句丽早就不行了。几年前的白江口之战,高句丽不发一兵一卒就是明证。高句丽的国力和人口耗损是肉眼可见的事实,最重要的是,国内再没有高元、渊盖苏文这帮敢和大唐死磕到底的枭雄了。

乾封二年(667)九月十四日,李世攻下辽东重镇新城,趁势拿下了附近的十六座城池,由契苾何力驻守新城,庞同善和高侃扎营拱卫。

对高句丽来说,鸭绿江才是他们的战略生死线,至于辽东的城池,这些年来一直在唐朝和高句丽之间换手,守不守其实无所谓。

高元的时代,高句丽国力强悍,不惧怕任何人。面对隋炀帝的征讨,高元的思路很简单,能打就尽量打,打不过就认输,认输之后找机会再打。总而言之,把隋军引诱到高句丽的纵深地带,然后再集合重兵,一举歼灭。

渊盖苏文的时代,高句丽在走下坡路。面对中原的征讨,渊盖苏文喜欢在军事重镇布防,至于其他的防区,能放则放。总而言之,保存自己的实力,不急于一时,让唐军自己犯错,或者等待更好的机会。

渊男建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时代。

其实,他有很多榜样可以学习。

很遗憾,渊男建还是太年轻了,遇到事情喜欢冲动,喜欢争强好胜,在战场上,太喜欢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

新城的丢失不算什么大事儿,放了也就放了,可渊男建连续调派了几拨兵力前去支援。第一批,围攻外围的高侃、庞同善的营地,局面上占据优势,可自从战神薛仁贵出场,高句丽人便奔跑在失败的路上完全不能停止。

随后,高侃继续向北行军,开进到金山附近。高句丽人觉得这是一支小股部队,打算把他们给吃了,局面上还是占据优势,可打得正酣的时候,又是薛仁贵出场,截断了高句丽的前后军。这一战,高句丽死亡五万人。

薛仁贵顺势拿下了南苏、木底、苍岩三城。

薛仁贵是李世民提拔的亲军,身上贴着皇室的标签。消息传回长安,李治显得非常骄傲,当即手书一封:薛仁贵啊,敌军如此之多,多亏你打起仗来冲锋在前,奋勇杀敌,这才让大军士气高涨,大丈夫就应该在沙场建功立业!

说起来也奇怪,唐军的作战思路也很新颖,他们并没有从辽东进入高句丽,而是一路向北行军,拉长了整个战线。如果所料不错,应该是薛仁贵的主意。

薛仁贵的建议:继续攻打扶余城(今吉林省四平市)。

李世:你想带多少人?

薛仁贵:三千人足够了。

李世:太少了,多带点吧。

薛仁贵:兵不在多,贵在指挥。

渊男建可以不搭理的,可他就是不愿意服输,听说唐军又北上了,于是派了一支大军前去,打算捞点儿便宜。只看兵力,高句丽占据绝对的优势,可薛仁贵骑着高头大马,身穿一袭白袍,犹如天神降临,来往冲突,如入无人之境。

一场恶战下来,高句丽又死亡一万人。

渊男建:哎,打不过啊。再调派五万军队吧!

高句丽只有数百万人口,除去女人、老人和孩子,能上阵的男人很稀少的,像渊男建这样送人头,迟早得完蛋。李世想了想,能够灭了这支军队,渊男建肯定会哭晕,于是决定亲自上场。

总章元年(668)三月,李世来到了薛贺水(今辽宁省凤城市境内)。两军交战,高句丽暴尸三万,李世顺势拿下大行城(今辽宁省丹东市)。

下一个防御工事又在哪里呢?

天险鸭绿江!

如果唐军能够顺利跨过鸭绿江,前面就是一片坦途。有趣的是,渊男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鸭绿江的战略意义。对唐军来说,这是个利好消息,可不能忽略的是,高句丽向来就是爆出趣闻的地方。

曾记否,隋朝的时候,将士们丢掉自己的粮食和饭盒,导致隋军打到高句丽本土,竟然吃不饱饭,仓皇撤退。

唐军嘛,肯定也得贡献一个。

据史料记载,我方阵营出现了猪一样的队友,而且是才华出众的猪队友。此人名叫元万顷,担任行军管记通事舍人,脑袋瓜子非常好使。

事情是这样的,唐军除了陆路进攻,还安排了一支水师部队。然而,水师因为后勤保障不到位,出现军粮暂缺的紧急情况,水师主帅郭待封打算写封信,可担心信件被敌人截获,泄露我方缺粮的军情,因此写了一首非常深奥的诗。

李世的文化水平不差,可拿着信件左看右看,始终看不出名堂,心中既羞且怒,于是厚着脸皮痛骂道:“郭待封这小子,这时候还有心思卖弄学问,老子回头一定要宰了这个不知轻重缓急的家伙!”

就在李世抓耳挠腮之时,元万顷解开了诗文中的秘密。

李世乐了,没想到军中居然有高人啊,来来来,既然你才华出众,就帮我写一篇讨伐高句丽的檄文吧。元万顷只花了分分钟的时间,便写了一篇直指人心的檄文,其中痛斥了高句丽背叛大唐的恶劣行径,还骂他们是无知的民族,极尽嘲笑之能事,其中有一句谁也没有注意的话:不知守鸭绿之险!

渊男建拿到檄文之后,看得非常仔细,尤其是“不知守鸭绿之险”引起了他的强烈兴趣。随后,渊男建给李世送去了一封信,声称高句丽全军上下感谢唐军的善意提醒,并表示一定会遵从上意,派遣重兵驻守鸭绿江!

嘲讽,赤裸裸的嘲讽。

就因为这件事,唐军为争夺鸭绿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李治得知前线受挫,大发雷霆,最终将元万顷发配到岭南,以示惩戒。

总章元年(668)八月,李世一行抵达平壤城。

作为高句丽的都城,平壤城的防御值还是很高的。面对唐军的围攻,平壤城又坚持了一个月的时间。很遗憾,进攻时间正好是九月,虽然谈不上秋高气爽,可气温还是很适宜,唐军根本就没有撤退的道理。

城内,是毫无招架之功的渊男建。

城外,是磨刀霍霍向猪羊的唐军。

两军对峙,高藏成为第一个投降的人。这位老兄是高句丽国王,既不掌权,又没有人生期盼,于是带着九十八位大臣偷偷出城,投降了唐军。

渊男建非常天真,他还寄希望做最后一搏,可李世的行动告诉他,就是不给你任何机会。渊男建自知回天乏术,因此将平壤城的指挥权交给了僧人信诚,信诚表示,他守不住,也不想守。

五日之后,唐军主力部队进驻平壤城。

渊男建自杀失败,成了唐军的俘虏。

总章元年(668)九月,高句丽宣告灭亡,享国七百零五年。

据史料记载,拿下平壤城后,李世让士兵们登上城楼,放声呼喊,声势震天。一百年来,中原的多少英雄豪杰在此地折戟沉沙,上至尊贵的帝王,下至沙场良将,无不含恨而终,多少中原的将士埋骨他乡,永远也回不去故土。

那一刻,士兵们饱含泪水,无语凝噎。

高句丽被灭国,不仅是高宗时期的大事,更是隋唐历史的大事。

隋文帝出兵三十万,折戟沉沙。

隋炀帝出兵上百万,因此失国。

李世民出兵数十万,含恨而终。

这三位帝王,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彪悍的君主,可是集合两朝的国力,三代帝王的心血,始终无法撼动高句丽的根本。可以想象,他们有完美的政治生涯,可在高句丽一事上,应该是抱憾终身的。

高句丽虽然是区区小国,可面对强悍的中原政权,始终威武不屈,利用自己的智慧、民族的毅力,傲然挺立,这种遇强则强的民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倒在了强大的盛唐脚下。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鼎盛时期,处理外交矛盾、民族恩怨的自信,也是历代帝王传承不绝的文化信念。

只能说,中唐之后,只有盛世。至于无往不胜的民族自信,彪悍跋扈的军事气概,已经随着盛世帝王的消逝,而化为历史烟云。

李世回朝献俘的时候,李治特意让他先到李世民的昭陵祭奠,随后奏着凯歌,大摇大摆地到长安城的太庙献俘。

总章元年(668)十二月,唐高宗李治在含元殿再一次接受献俘。

如何处理高句丽的王族?

敌人已经投降,处死他们肯定不是最好的办法。为了显示大唐天子的宽大为怀,李治下诏:任命渊男产为司宰少卿,僧人信诚为银青光禄大夫,渊男生为右卫大将军。将渊男建流放黔中,百济王子扶余丰流放岭南。

高句丽一共有五部、一百七十六城、六十九万户。

李治下诏:将高句丽国境分为九大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在平壤城设置安东都护府,统辖全境。选拔有功的高句丽首领担任大唐都督、刺史和县令,与唐朝的官员共同治理高句丽。

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两万,镇守辽东。

李治,究竟是守成之主,还是开创大唐盛世的雄伟君主?

李治,究竟是柔弱之君,还是政治智慧过人的英明帝王?

历史,不用后人评说。

文/九皋寒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