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佳作」十篇“中国味”议论文(带你感受祖国美)

句子大全 2023-12-09 07:02:02
相关推荐

试题回放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01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青蛙跳出井后才知道天之高大,诗人走出庐山才看清山的真面目,我们领略过世界的音乐,更懂得中国味的精彩。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有了对他物的研究和斟酌,才有了对自己所关注、喜欢之物的品读和欣赏。周敦颐的《爱莲说》家喻户晓,他爱莲花,欣赏她的独特,她的高贵,她的出淤泥而不染。然而,他的这种体验,无不来自自己的“操千曲”“观千剑”,据说,周敦颐曾多次看菊花,品牡丹,看遍它们的美丽,欣赏她们的不同,所以才有了对莲花的加倍厚爱。换言之,是莲花的独特味道吸引了周敦颐,所以他情不自禁,出口成章,千古名句就此写成:“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操千曲方能晓声,鉴万物方知独特。研读各国语言的人都深有体会,拉丁语确实简洁,法语的确浪漫,德语也很严谨。但学过这些语言后,我们愈发感受到汉语的博大精深。这不是盲目自大,而是对中国味道的深切体会。

越是中国味,越具独特性;越是中国味,越能久流传。这不仅仅是一种民族自豪感,也是一种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以节假日为例,外国的节假日虽然也很有味道但国人总感觉其缺乏底蕴。相较而言,中国的节日,充满仪式感和归属感,颇有文化魅力。春节吃饺子,十五闹元宵,端午包粽子,中秋赏月圆……每一个节日都是一种文化,每一个节日都是一种中国味。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那么应该如何更好地认识他物,如何更好地弘扬我们的中国味呢?注重观察,多加比较,全面突破,形成自我风格,突出自我价值才是关键。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乃至一个人,如果缺失了自己的味道,如果不能展示个性化的东西,那就很难立足于世界。正如化为公司不断攻克技术难关,震惊世界,这就是中国味的企业。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每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这才是最重要的。那么,你还在犹豫吗?打造自己的|“味道”,成就自己的精彩吧!

本文由张阿瑞博客编辑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文章来源于“高考作文管家”若觉得好请收藏,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评】

开头排比铺陈,引出观点。周敦颐关于莲花、菊花、牡丹的比较,切合主旨,分析巧妙。汉语、中国节假日,都是独特而典型的素材。考生能够联系当前中美贸易战,特别是化为的技术攻坚做分析,由此指出弘扬中国味的意义所在,读来令人深思。此外,文章还注重对素材的归纳,语言优美简洁。

02

房间内,房间外

常言道:“音乐无国界。”处于当下这个多元而包容的时代,我们能接触并欣赏更多异国他乡的美好音乐,从而对“中国味”的本土音乐有了更好的认识与挖掘。而我们认识诸多事物也要经历这样的过程。

首先,我们应当感谢我们所处的多元化时代。正是因为时代的开放性,因为时代对于事物的包容,世界各地的文化、文明都能大放异彩,我们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它们,欣赏它们,从而收获偏于一隅的人无法获得的美好体验。

身处这样的环境之中,我们有更好的机遇与方式去认识他物。但我们认识他物的目的在于认识自我,展现自我。回首过往,唐朝时世界各国派遣使者前来长安朝弄,进行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使唐朝魅力四射,屹立于世界东方;展望今朝,曾被喻为“沉睡雄狮”的中华大地已经苏醒,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不断与他国交往,展现自我,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大国之声。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对自己,对自己的国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拥有了展现自己精彩之处的能力。

不过,我们在通过认识他物来认识自己,展现自己之后,还应当更加深入地发现和挖掘自我的潜能,寻找自己的无限可能,并勇于改善自我,创新自我。这符合认识过程中,由肤浅的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过程。伍尔夫曾将自己比作小小的房间,而挖掘潜能正是对自己的房间的清洁、整理、装饰以及改造的过程。比如当下盛行的“中国风音乐”逐渐融入了西方电音、摇滚等音乐元素,再配合我们自己的古典乐器进行演奏,二者碰撞出美妙的旋律;在文学领域,鲁迅,穆旦等文学大师将外国的书籍进行翻译,吸收了外国文学的写作技巧与风格,也突出了汉语言的瑰丽却规整的特点,对中华文学进行了更好的创新;中国的经济也在不断学习他国优点的同时发扬中国特色、不断发展。

在对自我潜能的不断挖掘后,自我的魅力不断彰显,就形成了对他人他物的辐射作用。我们在不断成长,亦在不断地帮助别人。当我们完善了自己的房间后,我们会推开门,看向门外的大千世界,去帮助善良的邻里,去培育新生的花草,去开阔自己的眼界,也感激世界给予自己的馈赠。中国在发展中接受了他人的帮助,而如今的“一带一路”、中非合作论坛等都是中国辐射力量的体现。

然而,当下的现代人往往陷入这样的误区:一是对自我的盲目崇拜,将他物贬得一文不值,守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二是对他物的无脑追求,总认为别人比自己更好,错误地认识自己。这两种人因为片面地看待自我和世界的关系,往往会被时代抛弃。

所以,身处如此开放美好的时代,我们应该首先汲取他物之精华,用于对自身的认识、建设和完善,再将这份来自他人的馈赠心怀感激地赠予他人,使自我和世界共同发展。

【点评】

本文的亮点是考生能够基于现代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思考认识事物的规律,尤其是认识他物的意义。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所以我们有机会认识多元文化,并体验到这种认识的美好。在考生看来,这种美好的体验有利于认识自我和展现自我,唐朝的鼎盛和当代的开放繁荣是不言而喻的论据;其次,认识他物,根本目的是发展自己,因为它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无限潜能,自我创新就成为可能;再次,当我们发展自己的同时,我们又会对外在他物形成有益的辐射,形成自我与他者的共同发展,文中房间内外的比喻相当形象;最后,考生又据此清醒地指出了自我盲目崇拜和无脑追求的认知误区。总体来看,这样的认知与分析符合当今“合作共赢”的时代主题,论证有思辨性。

03

多彩世界人,灿烂中国味

“横看成林,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苏轼对庐山认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元稹对感情的领悟。没有领略过世界的多彩,怎会怀念家的芬芳?

“操千曲而后晓生,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事物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而人正是这种矛盾中认识世界。青蛙跳出井后才知道天之大,走出庐山的人才看清山的真面目。用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世界也会拥抱你。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只吃家乡菜,不能说懂美食;只听民族乐,不能说懂音乐。听腻了西方交响乐的恢宏,才知民族乐的婉转;看遍了欧洲油画的凝重,才懂得国画的飘逸;吃过了三分熟的牛排,才品味出家乡那杯苦茶的回甘。作曲家何占豪苦练小提琴,听遍西方乐曲却觉得“过尽千帆皆不是”,反而是家乡咿咿呀呀的戏腔将他的心弦绷紧,最终写下了享誉全球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把心门打开,让世界进来,心的世界也会因此而丰富多彩。人如此,国亦如此。

国家只有走向世界,进一步开放,才能真正发现本民族的特色和力量,实现民族的复兴。自炮火轰开了清朝的大门,中国便走在了开放的路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涌入的海外文化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同时也让我们对中国文化越来越自信。“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如今,旗袍、汉服成了一种时尚。当英语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时,汉字也在国际上流行起来。古老的东方文化完美融入世界,中国红的意蕴也更加浓厚。

千帆过尽,千山踏遍,中国味道,最懂我胃,最知我心。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任正非曾打过一个比方,人只要发挥自己的优点,做好长板,再拼一块别人的长板,拼起来就是一个“高桶”。优秀的文化永远都是开放的,因为这样才能吸纳新的东西强壮自己。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味”。

皇皇华夏,灿烂文明。中国味是我们的安身之本,立命之根。拥抱世界,方能唱出中国的歌。

【点评】

本文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可谓与众不同。文章以“多彩世界人,灿烂中国味”为题,对偶亮睛。开篇连续引用诗词,凸显厚重的文化味,引题设问,亮点迭出。考生所选的素材,都富有文化气息,如中国的旗袍汉服,欧洲的油画等。考生一直站在中国与世界的角度展开论述,字里行间充满自豪感,凸显了主题。

04

于碰撞中听回响

当我听过了莱茵河上的月光曲,非洲群山间的鼓声,我才发现《广陵散》里的竹林是那样的古老,才听出黄河号子是这个饱受磨难的民族坚忍的回响——每一种音乐,都藏着那里的山河,都存在着那里的人的声音,因而击中了来自那片土地的每一个人。

诚然,异域的音乐是陌生的,而本土的音乐却长久地在耳边出现。然而,熟悉未必就意味着深刻的体味,而陌生却能开拓意料之外的可能。当陌生和熟悉相互对照,它们的不同性鲜明出现,就会引发新的思考。其实,不只是音乐如此,情感,传统乃至不同文化也如此,只有当人们通过更宽阔的视角,认识到事物的独特性,才能感受到它对自己心灵独一无二的叩问。

丰富的“他者”,实际上提供了更多元的审美视角,因而增加了融会贯通的肯能。正如席勒所言:“通过美的晨门,我们进入真的领域。”当人们通过接触生活中的不同的美好事物,收获了丰富的审美体验时,他们从中感受到的,是普世的美的价值。此时再观察生活中平凡的事物,则能以更敏感的神经,找到它触动人们心灵的独特之美。

更重要的,是人们在感知到事物的独特性之后,才能感悟到它对自己而言的意义和不可取代的价值。新文化运动中的学者们饱览西方精神特质,而梁漱溟却在中西文化的对照中,挖掘到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透过西方的自由精神,来认识儒家的仁爱忠恕;透过西方的工业文明,来发现农耕文明的和平仁爱。只有在这样的对比审视中,中国文化才能随着世界潮流而进步,才能保有文化之脉的传承和精神信仰的坚守。

因此,对于那些听“音乐”的人,并不仅仅是为了寻找那份“熟悉感”,而是沿着熟悉的精神脉络,去探寻更深刻的意义。那样“深刻的感受”,或许使乡土情结;那样“有意识的寻找”,则是寻找它与自身灵魂的契合之处,建筑起有情感支撑的丰富世界。

而在现代社会,这个世界正在科技的驱动下,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不同地域的文明汇聚、激扬,谋求新的发展,却又存在潜在的冲突。汤因比曾指出,人类文明面对的挑战,往往来自文明内部。因此,当面对不同的文明时,人们要做的并不是回到自己熟悉的文明去固守和吹捧,而是认识到人类对智慧、对美有着共同的追求,拥有包容的胸怀,随后,在不同火花的碰撞中,更加理性地去审视自身历史文化的价值,去寻觅、守护,乃至开拓其新的时代价值。

于碰撞中听回响,听回响,听灵魂深处的回响。英国诗人托马斯有这样的诗句:“因为围绕着你,慢慢转动着一整个世界,辽阔而富于意义……”而我,则是通过世界,来探索认知到深处的“你”。而其中不变的,是包容开放的胸怀,也是不变的家园守望。

【点评】

1、开头富有诗意。文章用诗意的语言对认识和寻找音乐中的“中国味”作了唯美的描述,更是蕴含哲理的句子开启了全文的论述。

2、标题简单,契合主题。“于碰撞中听回响”看似与音乐有关,实则不然,形成了一定的反差。

3、“他者”的概念,让人眼前一亮。

05

自观,他观,再自观

在巴赫和贝多芬的乐谱背后,我们能听见多瑙河潺潺地流动;在非洲鼓密集的敲打声背后,我们能看见淳朴热忱的非洲人举着火把欢快地跳舞……

正是这样接触他国音乐、异域音律以后,我们才能看见他者与自己的区别,从而对中国味的音乐产生更深刻的认识,进而更有目的地去寻找中国味的音乐。辨识音乐的方法,实则也是我们认识事物的途径。

虽然乍一看这段话好像指明了认识事物是从认识同类事物的他者开始的,但事实上我们认识事物是从认识自己开始的。这就是认识事物的第一个阶段,即自观。第一次的自观,是一种最为初级、感性、不全面的认识。就像小时候的我们或许在某年年末的爆竹锣鼓声中领略中国味音乐的热烈,可是那怎么是中国味音乐的全貌?所以,在第一次的自观时,我们对所要认识的事物只能下一个模糊的定义。但如若没有这一层的自观,我们又如何能产生“自我”的意识?第一次的自观仿佛是在混沌天地中开辟出了一个不太确切的位置,让我们继续探索。

接着,便是认识事物第二个阶段——他观,即观察同一类事物中的他者。在认识某一事物时还去研究他物,有人或许会觉得这是偏离主题,但其实他观是认识事物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广泛涉猎同类事物中的他者,有助于我们分辨什么是我们所研究的事物的特征,什么又不是。我们利用先前形成的模糊的定义开始做选择,遇上那些无法判定的定义,我们便不断扩充、明确定义。于是,模糊的定义渐渐清晰。认识事物实则是一个包容与剔除的过程,认识他者是包容,选择则是剔除。那么为什么认识他者如此重要呢?我想就是因为包容是剔除的前提吧!在不断接触他者的过程中,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愈发深刻。

最后,是又一次的自观。在他观的基础上,我们对于所要认识的事物有了更加明确的定义,但这终究是不够的。在他观中延展出了又一次的自观,这一次自观是经由他者后的反观自身,目光更加深刻,而且是带着质疑和挑战的精神以重新审视“自我”。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然而至此,认识事物的过程还未结束。我们还要进行更多的他观和自观,事物不停发展,他观和又一次的自观也应是永恒的行为。

当今社会,在信息流瀑下,回声室效应不断增强。一件事仿佛只要自观一次,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就可能因为这个概念被重复多次而显得正确无比。这样的我们是不是又要回到房龙笔下的无知山谷,成为“智慧老人”了呢?

认识事物需要经历自观、他观、再自观然后再往复的过程,否则我们便无法正确认识事物。就像中国味的音乐除了锣鼓喧天,还有高山流水。所以我们要自观、他观再自观,才能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的音乐,更有意识地去追寻事物更深刻的意义。而认识事物的过程,也是确证自我的过程。

【点评】

本文的最大亮点是结合实际的生活经验,用清晰明了的语言阐释人们认识事物普遍经历的三个阶段:自观——他观——自观,以及三个阶段循环往复的认知规律。

考生基于命题材料的音乐认知经验而自创了“自观”与“他观”两个概念进行阐释,这一认知规律非常符合哲学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说圆满阐释了命题旨意。

同时考生还能够基于信息流瀑的时代背景思考“自观”存在的局限,增强了文章论述的思辨性和现实性。

06

曲径通幽处

霍金曾在被问及“最令你感动的事物是什么”是答曰:“遥远的相似性。”想来的确令人心头一震,人类凭借相似的人性本质,纵然相隔千里、跨越大洲,却也能创造出彼此能听懂,能理解,共同感动的璀璨文化星河。

而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灿烂支流,也就得以被人们跨越时空地理解。不止于此,在理解之外,我们也聆听异域音调的过程中将之与自己的本土音乐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对自己的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比较是深刻认识的一条途径,美与丑,黑与白,善与恶……事物的特性在比较中得以充分显现,并被人们深刻领会。故而曰,他山之石,可以识玉。

更进一步来说,在深刻理解之后,我们还将具备筛选与鉴别的能力,在大浪中有意识地区寻找真正的“中国味”,并进一步结合其他异域文化的优势来取长补短,在继承与创新中将之发扬光大。故而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由此可见,在文化领域,这种借由其它文化来认识自身、发展自身的路径极具价值。就像是新诗从全盘西化到走自己的中国道路,只有在与其他文化的比较、交流、融合中,己之文化才得以自知、自立、自成。

而将这一种方法推及所有事物时,这就成了一种普通的认识事物的途径了,我将之称为“曲径”。它是迂回的、曲折的、不直接的。因为如果我们假定所有事物在它们某个确凿的近处有着相同的本质时,那么认识事物的方式就绝不仅有单刀直入的直捣目的地这一种方法了——从相似事物上着手,在相反事物上着眼,甚至从看似毫无关联的他者身上来认识事物。这就是曲径。而且,如果认识事物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从大局上把握这个世界,从而认识并确证自我,那么这条曲径甚至会成为更有价值的一条道路,因为只有这样的密网里我们才能真正不止于认识事物,而是体认把握世界的样貌,从而自立。

然而,走向“曲径”的路也是一条弯折而不易的曲径。

要坚定。坚定于自己最初的坚守,不为一时比较的结果坠入自我放逐与怀疑的深渊。

要宽容。要明晰比较的目的不是比权量力,定要分出个高低,而是要走上更大的平台去和更多的事物比较,拥抱更多的异同,也要大方承认己之不足并加以改进。

要对抗功利。在这个随时随地希望“百度一下”来得到问题答案的时代,要有耐心在弯折和迂回间去徘徊,去思考,去筛选,去等待那些暂时无关的联系,慢慢地随时光与认知发酵、酝酿出甜美的果实。

等曲径通幽处。

等禅房花木深。

【点评】

1、开头新颖别致,霍金的“遥远的相似性”,解释了音乐认知中的“中国味”现象,道出了比较认知方式的独特价值。文章的开头扣题巧妙,并引出了认知事物的方式及其价值的论述——比较性认识,提升了人们的筛选和鉴别的能力,推动着人们不断发展创新。

2、对认知事物的方式有独特发现——“曲径”,并赋予两层含义,第二层尤其深刻,表现了考生卓越不凡的思想。

3、关联词的使用,使论证逻辑更加清晰。文中多处用“而……”“然而……”“只有……才……”“……故而……”等句式,显示出严谨的论证思路。

07

览观天下而后知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者亦有云:“接触许多外国音乐后,我对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由是可知,博览他物,恰恰是认识事物的一剂良方。

何也?《秋水》中的北海若如是说:“今而出于涯俟,观于大海,乃知尔丑。”我们因为种种因素,必然带有无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便是海德格尔笔下的“被抛性”,而“知尔丑”的意识让我们看到自身局限,这才使我们有机会从外部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若拘泥于自己的小世界而不知外面还有大海,岂非成了那种只会单项维度思考的人?

无怪乎荀子发出“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的感慨,博览他物所带来的开阔的眼界是全面认知之始,而人一旦意识到自己的局限,便会产生对永恒的向往,对超越的追求。而这份向往和追求,便是认识的过程。

如果说走出自身局限是在认知壁垒上破开一个豁口,那么多元的其他事物则是从外部冲击壁垒,加速高墙的崩塌。

不仅如此,他山之石,亦可攻玉。我们在一个领域中前行时,难免会遇到障碍,陷入迷茫,而外物可以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使我们能辨明脚下的路,认清来路,才能行得更远。

诚然,外物的辅助对于加深对原有的事物的认知颇有大用,然而需要提防的是,切莫因外物的繁芜而障目一致迷失了本心。这便需要我们做到博观而约取,虽眼里见了那纷纷扰扰,却只拿它们来深化对己知事物的认识。若是行至半路而忘却了出发的目的,便是得不偿失了。

况且,虽说物各有异,实则是相互关联。比方说,我们听了诸多异域的器乐,再来有意识地寻那中国味,便会惊喜地发现,那工商角徵羽的中国味无处不在。于有形中有意识地寻那无形,这便是认知的最终目的了。

因此,要想更好地认识事物,我们既要见多识广,又要守住初心,虽船行万里,却不偏离原先的航道,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点评】

本文的亮点之一是标题简洁有力。标题明确全文的观点,展现出一种有容乃大的气度。亮点之二是论证分析逻辑力强,善于借用名家名言。比如,首先说人的认知都有局限,引用《秋水》名句,又借用海德格尔的“被抛性”,从而论证了突破局限的必须性,再引用荀子语,论证“博览他物所带来的开阔的眼界是全面认知之始”,是突破局限的过程,而善于借鉴外物的思路,会使人“辨明脚下的路,认清来路”。这样的分析形成了层层递进的逻辑力量。亮点之三是在论证过程中辩证思考,提醒人们览观外物不能迷失本心,需博观约取以深化自己的己知认识。这样的表述确保了论证观点的周密,独到而深刻。

08

在比较中探索

一段颤音起调,仿佛有一位雅典的江南女子撑着油纸伞从悠长的雨巷中婀娜地走来,缓步至桥上向着远方的河上望去:远处传来鱼郎的歌声,或船女的摇桨声,在朦胧烟雨中回荡。这便是笛曲《水乡船歌》给我留下的印象。“中国味”在其中酝酿着,一副生动的生活场景在眼前展开。

接着一段《命运交响曲》。在波涛汹涌的海上,一只栀船在风浪中飘摇。雄浑的交响乐营造出了开阔的抽象的海景,这便是西方的音乐,意境顿生。

如此看来,“中国味”的音乐与异域、他国的音乐差别一目了然,而我们也由此在生活中寻找到更多的“中国味”的表现,“”中国味即中国生活的展现。

博采众取,不断比较,在开阔视野之时方能更加深入地明白自己。在如今人们普遍“唯我独尊”的心态下,封闭孤高渐渐成为主流。人们不愿去采纳他人意见,所谓的“高洁”反而成为了认识自己的屏障。认识事物本应是要学会在倾听其他声音后,在比较博览中领悟事物更深刻的本质。

如果不比较,历史上的许多伟人不会真正意识到他们需要去努力和奋斗的方向,也就不会成为真正的伟人。

倘若史怀哲没有更多地关注非洲的病情,他就不会认识到自己内心追求的“敬畏生命”而弃乐弃哲学去从医,给非洲的人民带来生的希望;倘若木心没有虚心接受朱敦儒大师的教诲,博览先贤们的著作,他就不能认清自己,而去推翻先前的诗作重来创造自己的风格,最终成为一代大师;唐茹任正非没有注重基础科研,大力聘请各国专家研究人员,他就不会带领华为领跑5G领域……可见,缺乏了对外界的兼容探索与比较,就算是自己再优秀,也无法真正变得伟大。

当然,个人、科技需要先向外再向内,文化也一样。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对音乐的“中国味”才会有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强调的那样,我们的文化之间应需要更多的交流。在交流中,彼此博采众取才能更深刻理解自身文化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创新,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前行。

“中国味”其实是生活的真实体现,它可以是一个朴素的场景,也可以是一个温馨的画面。要了解并发展“中国味”,最重要的还是在比较中探索。

【点评】

文章的亮点之一就是遵循题意,用唯美的文字描述了中西方两首不同的音乐华章,各有其美,但正好诠释了“中国味”的独特性所在,由此,自然引出中心论点。亮点之二就是在论述之前,考生先指出现实普遍存在的“唯我独尊”和“封闭孤高”的现象,从而使观点具有现实意义。亮点之三就是在论证比较认知的价值时,以中外成功的个人和企业为例,采用假设性分析,反证他们运用“比较认知”取得成功的必然性。

09

越有中国味,越具世界性

高教授: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钟国伟同学的硕士论文答辩会,欢迎大家光临!钟国伟同学提交的论文题目是《越有中国味,越具世界性》。现在按照程序进行。

冯教授:请问钟国伟同学,你提出“越是中国味,越具世界性”的论题,是基于什么依据考虑的?

钟国伟:近年来,中美贸易战提示了我,我们要发展自己的科技和工业,不要总是存在依赖他人的企图。所以,我提出这个论题。

李教授:请钟国伟同学,你能够再简要地阐述一下你的论题的正确性吧。

钟国伟:好的。我之所以要论述“越是中国味,越具世界性”的论题,我是有充分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过程的。

首先,人类学常识告诉我们,作为黄种人的中国人颇具“世界性”。作为中国人无论你生活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你都无法改变你的肤色。即使你不承认是中国人,或者你加入了外国国籍,但你的“肤色”无法改变,你不再是中国人,但依然具有“中国色”。所以,这种“中国味”就颇具世界性。

再次,中国传统建筑告诉我们,越是“中国味”就越是世界的。中国的万里长城,安徽徽州的传统建筑等很具中国特色,一直被认为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很具“世界性”。相反,有的地方为了建设所谓的洋楼而破坏具有传统特色的古建筑,结果让清一色的洋楼掩盖了“中国味”,走到任何一个城市都是一样的洋楼感觉。由于失去了“中国味”也就无法在国际上具有“世界性”了。因此,想要我们的建筑具有“世界性”,就要保持我们的“中国味”。

再次,一步破碎的中国的科技史告诉我们,没有“中国味”,就没有中国科技和民族工业。众所周知,我们的汽车工业一直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依赖于欧美和日本汽车,跟他们合资制造汽车赚钱而不思进取以至于失去了独立的创造能力。我们的电子科技一直在依赖于欧美国家,所以一旦遭遇人家卡脖子,一些电子工业就会瘫痪。例如,我们的中兴、华为等已经尝到了这种苦味。我很敬佩华为老总任正非,他带领他的团队“卧薪尝胆”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科技“5G”,给了欧美科技大国史无前例的震撼。华为公司这种极具“中国味”的科技产品,代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是十足“中国味”的,更是震惊“世界性”的。

综上所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属于自己的作品,缺乏民族性的,个性化实业,是永远不会代表中国,具有“世界性”的。所以说,越是民族的,越是国家的,越是国家的,才越是世界的。所以说,“越是中国味,越具世界性”。

各位教授,关于“越是中国味,越具世界性”的论题,我就谈到这里。谢谢!

高教授:各位评委,对于钟国伟同学答辩的问题,还要什么意见吗?

高教授见大家摇摇头表示没有意见了,总结道:钟国伟同学的论文选题新颖而颇具现实意义,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希望钟国伟同学在导师的指导下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力争成为优秀的硕士学位论文。

钟国伟:谢谢高教授,谢各位评委!

【点评】

1.文化问题,立论深刻。文化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作者论述的是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问题,这本是一个深刻的学术理论问题,作者敢于这样的问题上做文章,足见其胆量,难能可贵。

2.形式新颖,构思巧妙。文章采用答辩会的形式,由老教授主持,同学简述自己的论证思路,融议论于答辩之中,这样既可以简明扼要地表明观点,又可以避免一般议论文深入论证之难,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3.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学生阐述自己观点部分,观点明确,论述集中,很有逻辑力量。

010

在万方乐奏中寻找中国味

我喜欢音乐,但不太懂音乐。因为我没有专门研究过音乐知识,既不识简谱,更不懂五线谱。不过,积多年之经验,我还是能分辨出不同国度和地域的音调。欧美的、非洲的、印巴次大陆的、日本的,等等。虽说不出个所以然,但做出判断还不是太难的。

各国和各民族的音乐都有着自己的历史渊缘,不仅曲调源于自己的生活和特殊情感,而且也离不开特定乐器作为载体。因此,音乐世界的丰富多彩是显而易见的。

正因为音乐具有历史渊缘,人们首先都适应和接受本国和本民族普遍认同的音乐形式和音调,音乐家一般都在本国本民族音乐的基础上考虑进一步提升和光大的问题。

鲁迅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以为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只有得到全民族的认同,才有资格成为世界大家庭的组成部分。二是世界本身就是由各具特点、丰富多彩的东西所构成的。没有自己的特点,就得不到大家的认同,也就无法成为世界的组成部分。

音乐也是这样。当我们阅尽琳琅满目的世界寻找归去的路,不由自主还是想起蕴藏在国乐中让人魂牵梦绕的味道,这是顺理成章的。

尽管这个世界是相互包容的,但要有“中国味”才能站得住。西洋乐器固然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巨大,接受度剧增,但在中国至少在魂上还有着自己的坚持。交响曲我们有《北京喜讯到边寨》、钢琴曲我们有《黄河》、小提琴我们有《梁祝》,等等,不一而足。它们在形式上已突破了传统国乐,因为其中用了西方的“器”,但谁又能说他们不是中国的呢?关键是其“体”还是我们的。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喜爱,这是共性。但因国家民族及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各异,音乐也就有了各自特点的多样性,这体现了个性。共性即寓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意识地寻找“中国味”,正是为了在音乐上促进这个世界的和谐并向着大同迈进。

【点评】

观点明晰,论述集中,层次清晰,层次深入,知识丰富,说理辩证,诸多特点赢得阅卷老师一致的好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