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母子因赡养责任对簿公堂(法庭上年迈母亲一句话让其泪流满面)

句子大全 2023-12-10 07:42:01
相关推荐

年少不懂父母恩,懂时已是中年人;父母在,我们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名言和传统孝道。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孝顺,因为父母对我们的恩情大于天重于地。“你陪我一起长大,我陪你一起变老”。这是亲子关系最好的归宿。

随着我们的成长,父母也逐渐老去,小时候的天真活泼不再了,父母对我们的管教也已经消失。青少年时期的我们有过叛逆和淘气,是父母耐心的教导和包容,让我们一步步走向了成熟。

到了十八岁,我们面临着成家立业,父母一样倾尽所有在身后无怨无悔的支持着我们,当我们为人父母,我们的父母乐开了花,因为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最想要的三世同堂终于实现,这时候的父母也许才是最开心和快乐的。

遗憾,并不是所有子女都懂得感恩,相应的并不是所有父母都能享受到天伦之乐。前有花甲之年的儿子嫌弃母亲瘫痪而将其活埋,后有子女相互推诿赡养责任而与母亲对簿公堂。凡此种种,都展示了中华传统孝道的衰落和丢弃。

不孝子越来越多,这是当事父母的不幸,也是作为子女的悲哀。在你小的时候,父母没有嫌弃你淘气和叛逆,对你不抛弃也不放弃,在你成年后却恩将仇报,让父母颠沛流离居无定所,这是道德的沦陷人性的丧失。

张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她是本地有名的善人。她这一生生育了两个儿子,因为老伴的过早离世,两个儿子的抚养重担全部落在她身上,最难的时候她甚至饿了三天,把节省下来的口粮给了两个儿子,所以她把孩子拉扯大是非常不容易的。

随着孩子们的长大成年,自己身上的担子才轻了点,在孩子们刚刚成家的时候,一家人相处的还是挺和睦的,张老太太也像其它老人一样享受着天伦之乐,整天就是帮助儿子儿媳带孩子,与孙辈相处的短暂几年,可能是她最幸福美满的日子。

可惜好景不长,孙儿渐渐长大了,自己却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衰老,孙子不再需要奶奶的照顾,而自己却似乎成了一家人的累赘,儿子对自己的态度发生巧妙的变化,对自己越来越恶劣,小时候懂事乖巧和孝顺的儿子,已经成了不可追回的过往。

更为严重的是,步入耄耋之年的她迎来老伴离世后最大的危机和不幸,这个时候自己的两个儿子也都步入了花甲之年,孙子也都成家立业有了孩子,自己不只是母亲和奶奶的角色还是曾祖母了。

可两个儿子的态度更为恶劣,原本定居在小儿子家的她被送到了大儿子那里,可是大儿子根本不想接纳母亲住在自己家中。因此,两个儿子对于张老太太的赡养和照顾问题争吵不休甚至大打出手,总之两个儿子都是明显的推卸责任,互相推诿赡养母亲的重担。

无奈之下张老太太把两个儿子告上了法庭,让人无法想象的是这个时候两个儿子却异常的团结,与母亲对簿公堂时毫无愧疚和廉耻之心。

把母亲推来推去已经非常不孝,在法庭上两个儿子更是一致地认为是母亲无理取闹,母亲告儿子这是对儿子最大的羞辱和伤害,所以坚决不对母亲负责。

悲痛欲绝的张老太太,面对如此不孝的儿子只说了一句话,“我不用你们养我,把欠我的房租给我就行了”,此话一出,两个儿子更是暴跳如雷,当庭向法官说明自己并没有住在属于母亲名下的房产中,所以母亲所谓房租一说纯属虚构和诬陷。

这时候,张老太太指着自己的肚子说,你们住在我的肚子里九个月,应该把房租给我吧,话音刚落在场所有人一致看向两个被告,两个儿子沉默了,没有看着母亲,也没有再争吵,突然扑通的一声,泪流满面的两个儿子同时跪下,但这不是对司法权威的畏惧,而是对自己所作所为向母亲诚心实意的赎罪。

最终,两个儿子彻底想通回心转意,母亲也当庭撤回了起诉,母子三人搀扶着离开了法庭,看着三人离去的背影,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所有人都倍感欣慰,同时也让人们心事重重。因为现实中还有无数的张老太太和老年人,面对着被子女和亲人遗弃虐待的风险,要从根上治,否则治标不治本。

都靠法律的强制去解决此类纠纷,将是社会的不幸和悲哀,要从小在道德上进行教育,只有道德与律法的双重约束和限制,社会才会越来越和谐。张老太太的困境虽然已经解决,但这不是目的,尽可能减少甚至把不孝之子扼杀在摇篮中,杜绝不孝行为的蔓延和出现,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