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悠哉悠哉”是形容相思之苦的 六个“变了味”的成语(涨知识)

句子大全 2023-12-11 05:59:01
相关推荐

华夏文明泱泱数千年。在中华璀璨的文化史中,慢慢形成了成语,这一固定短语的语言形式。只不过,在这些成语从形成,到流传的过程中,有些成语的原义发生了变化,甚至与今天的意思大相径庭。那么,在流传的过程中,“变了味儿”的成语,都有哪些呢?

一、悠哉悠哉。这个成语,今天已经成为形容生活悠闲自在的意思。但在它形成之初,却是形容相思之苦的。

悠哉悠哉,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一位美丽的姑娘,是我心目中追求的好对象。我日日夜夜都想着要追求她,却总是得不到。我思念她啊,我发愁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

二、愚不可及。今天,若是谁说另一个人“愚不可及”,另一个人一定会暴跳如雷。可是,这个成语在形成之初,其实并不是形容人太愚蠢的,而是形容人为了逃避眼前不利局面而假装糊涂逃避责任;另一种说法,是夸奖一个人的智慧卓越,在某种迫不得已的时刻伪装愚昧,是指了一个人表面装傻,但心中却如明镜。也指一种生活智慧。

愚不可及,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国家有道就表现出自己有才能的一面,国家无道就装作愚昧。明智别人或许可以做到,但愚昧别人却很难做到。

三、人尽可夫。今天,这个成语是形容一个女子生活作风的不检点。但这个成语的原义,和今意差别很大,而是指一位女子的孝道。

春秋时期,郑厉公因大臣祭仲专权,害怕对自己的君位不利,于是暗中派祭仲的女婿雍纠去杀祭仲。结果被祭仲的女儿,也就是雍纠的老婆雍姬预先得知。

雍姬不知道究竟该不该把这件事告诉父亲,因为告诉父亲,丈夫可能被杀;不告诉父亲,父亲可能被杀。无奈之下,她只得回到娘家,问母亲:“父亲与丈夫哪一个更亲近?”母亲说:“任何男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女人的丈夫,父亲却只有一个,怎么能够相比呢?”于是雍姬便将丈夫的计划告诉了父亲。然后,雍纠被杀,郑厉公逃离郑国。

雍姬的选择,我们很难说是对是错,但关键时刻,她还是选择了站在父亲这边,选择了孝道。

四、勾心斗角。勾心斗角,出自杜牧那篇著名的《阿旁宫赋》: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所以,原义也就很清楚了,指的是宫殿建筑的结构精巧和相互交错。但是,今天这个成语,已经演变成用心不良,为了利益而相互争斗。

五、衣冠禽兽。这是今天非常“狠”的一句骂人话了。比喻道德败坏、没有任何品行的人。可是,最初,这个成语其实是用来指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衣冠禽兽,语含对人的羡慕之意。毕竟,不是谁都能衣冠“禽兽”的。

六、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中的一个小故事:纪渻[shěng]子是训鸡高手,齐王请他为自己训练斗鸡。几天之后,齐王便派人来催问,纪渻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

又过了几天,齐王再次派人来催,纪渻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齐王第三次派人来催的时候,纪渻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把鸡训好了。”斗鸡的时候,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渻子训的鸡却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被吓跑了。因此,齐王和别人斗鸡,场场获胜。

呆若木鸡,最初是形容一个人镇定自若,用气势压倒对方。后来,这个成语就成了因恐惧而呆愣愣的样子。

古今以来,“变了味儿”的成语,还有很多,比如大而化之、四平八稳、闭门造车、眉来眼去、明哲保身、飞扬跋扈、空穴来风等等。您还知道哪些“变了味儿”的成语?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精彩发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