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王勃的《秋江送别》 只有短短四句(但感情层层递进)

句子大全 2023-12-12 07:54:01
相关推荐

一首送别诗,只有四句,感情却非常深。

王勃的这首《秋江送别》,感情层层递进,我们来读一读,看看诗人有什么妙笔。

(其一)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这是诗人客居蜀地送别友人所作。

1、早是他乡值早秋

早是,指“早已经是”。

早秋,农历七月。

我早已是他乡之客,而恰逢早秋,要和朋友分别。

这一句是不是很简单?

很明显,我们能知道送别的季节,是早秋。

那么,这一句是否有隐含含义呢?

答案是有的!

有两个问题非常奇怪:

(1)诗人为什么要写“他乡”?

如果只是写离别之情,好像并没有必要点明“他乡”,对不对?

不管在哪里,离别都会很感伤。

(2)诗人为什么要写“早秋”?

早秋,是指农历七月,南方还是很炎热。

但是诗人能明确地知道,现在不是夏天,而是早秋!

这说明了什么?

只有一种合理的解释:诗人心里一直记着日期。

诗人为什么要记着日期?

就是因为“他乡”两个字。

这就很明显了,诗人客居蜀地,心里把日期记得清清楚楚,这是游子思乡之情。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写思乡之情?

就是为了给离别之情做铺垫。

我们看下一句。

2、江亭明月带江流。

带,这里指连带,随着。

江亭的明月,随着江水流去。

不管江水流到哪里,总有明月相照。

所以诗人说“明月随江水流去”,这种说法也能站得住脚。

但奇怪在于:为什么特指江亭的明月?

我们知道江亭,就是送别之地,很明显诗人就在亭中。

而朋友肯定是乘船离开。

您看,有两个场景很相似:

(1)江亭的明月随着江水远去。

(2)诗人站在江亭中,而朋友远去,但诗人的思念肯定也随着朋友远去。

这是借喻的手法。

用明月比喻诗人的思念,用江水比喻朋友。

这一句的隐含含义是:朋友已经离开,而诗人的思念随着朋友远去。

那么朋友离开以后,诗人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大家看,前一句写诗人身处他乡,心中一直有思乡之情,自然也会感觉到孤独。

但还好,有好朋友相伴。

而现在送朋友离开,大家想一想,诗人心中的孤独感是不是会更深一层?

正因为身在他乡,心中才更舍不得朋友离开,所以诗人离别的伤感也更深了一层。

这就是先用思乡之情做铺垫的妙处!

还不止于此!

这还为后两句做了铺垫。

3、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逝川,是指一去不复返的流水。

津树,指江边的树。

已经觉察到,一去不复返的流水让离别更加悲伤;又看到江边的树隐没了朋友的离舟。

通过上一句我们已经知道:江水已经送走了朋友,也带走了诗人的思念,诗人心中已经很伤感。

但第三句告诉我们:诗人已经觉察到,江水一去不复返,因为江水是比喻朋友,也就是朋友一去不复返。

朋友离开,已经很伤感,结果朋友还一去不复返。

您看,诗人心中的伤感是不是又增加了一层?

这还没完!

朋友要离开,诗人无法阻拦,只能妥协。

那么诗人提一个小小的请求:可以看着朋友的船慢慢离开吗?

不行!

因为江边的树木遮挡住了视线!

诗人连这个小小的请求都无法满足。

大家看,诗人心中的伤感是不是又增加了一层?

而这一次感情的递进,非常明显!

因为诗人连用两个副词:“已觉”和“复看”。

我们来总结诗人的感情变化:

首先,诗人心中有游子思乡之情,自然有孤独感,这为离别之情做铺垫;

其次,诗人在他乡送朋友离开,孤独感倍增,更加不舍得离开,这就加深了离别的伤感之情;

然后,诗人想到朋友一去不复返,心中的伤感又加深了一层;

结尾,诗人想看着朋友慢慢远去,结果还被江树遮挡了视线,心中的伤感再深一层。

大家看,诗人的感情加深了三次,可见诗人心中的伤感多么深。

这就是感情层层递进的方法!

这种方法,就像堆积木,能不能层层堆高?

关键在于每一层是否做好了铺垫。

而恰当地使用副词,就是一种做铺垫的好方法。

您认可我的观点吗?

欢迎留言讨论哦。

我是沉于古诗,为您解读古诗的感情脉络,让您了解古诗中的感情表达方法。

如果您喜欢,欢迎关注我,每天我都会为您解读至少一首古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