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人生海海》:有人活在他人话语里(有人活在自己心里)

句子大全 2023-12-13 04:12:01
相关推荐

《人生海海》是著名小说家麦家历经5年打磨出的新作品,麦家著有多部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被誉为“中国特情文学之父”、“谍战小说之父”。

他的的长篇小说《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品《解密》入选英国“企鹅经典文库”,还在2014年被英国《经济学人》评为“全球年度十佳小说”。

《人生海海》刚出版,就得到莫言、王家卫和高晓松等多位文化名人的强烈推荐,王家卫这么说:“有人说,稀奇古怪的故事和经典文学的直线距离只差三步,但走不完的也正是这三步。麦家的了不起在于他走完了这三步,且步伐坚定,缓慢有力,留下的脚印竟成了一幅精巧而诡秘的地图。”

这本书巧用孩童视角,结合孩童身边人的讲述,勾勒出了一个被众人尊称为“上校”,却在背地里被叫“太监”的怪人的一生。

上校,也就是太监,最令人好奇的,是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太监,因为他不娶老婆,也不找女人,只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更由传言说他那地方受过伤。

大人们在背地里叫他太监,小孩们偷偷观察他如何小解,也有调皮捣蛋的熊孩子会结成伴儿,配合着拍手声,冲他嬉笑:“太监!太监!”多数情况上校都不理会。

只有父亲和上校关系好,从不让人称上校为太监,但爷爷却很讨厌上校,不让父亲和他来往,说上校是“造了孽”的,要断子绝孙,说怕影响到父亲的运势,每次上校来家里,爷爷都要发脾气。

但上校从不为自己辩解,只过着自己的悠闲小日子,养一黑一白两只猫,比养孩子还尽心;从不干活,也常常有肉吃;有人出事就找他,救活了人也只要一碗肉丝面作为报酬。

与上校相反的是爷爷,爷爷被称为村里最有智慧,口才最好的人,但也最在意别人的眼光。

当父亲被村里人传言和上校有不正当关系时,爷爷出卖好友、出卖上校也要拼命证明这不是事实,最终导致上校被抓,差点成为死囚,最后还成了疯子。

爷爷只希望让村里人知道,上校小腹上的字不是“鸡奸犯”,证明父亲和上校没有不正当关系,以免家里人被看不起。

但这件事还是让村里人知道了,父亲不理爷爷,全家人也因为爷爷的举动被村子人辱骂、看不起,比被说是“鸡奸犯”还难熬。

最后,爷爷因为这事上吊自尽,大孙子成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二孙子死了,三孙子,也就是“我”,不得不背井离乡,在外漂泊。

以为打破了谣言,就能挽回尊严与颜面,却不想将自己置入更深的深渊。

在心理学里,自尊是对自己能力感和价值感的评价,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依赖型自尊,指依赖他人肯定和表扬的自尊。

第二阶段是独立型自尊,指不依靠他人看法,自我产生的自尊,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第三阶段是无条件型自尊,指既不需要和别人比较,也不需要和自己比较,是一种自在的状态。

我们大部分人的自尊属于前两类,并且,几乎没有人不具备依赖性自尊,我们都会在意他人的看法,这是人性使然。

在大学宿舍里,有人早起学习,却被舍友用吃柠檬的语气说:“噢哟,这么刻苦呀,小书呆子。”

一部分人为了不被认为是“书呆子”,渐渐被他们同化,开始了一起混吃混喝的时光,这就依赖型自尊;另一部分人明白自己内心所想所求,更在意是否完成了对自己的要求,依旧将主要精力置于自己想要做的事,这就是独立型自尊。

我们应当重视他人的看法,但前提是,自己内心是否有标尺,用来衡量他们的建议是否符合自己内心的需要,有道理就吸收,没道理就听听而已。

我们更需要坚持自我,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如果内心迷茫,就会活在他人的话语中,开心与否,也全依赖于他人的看法。

杨绛说:“我们曾花费七八十年的时间去期盼得到外界的认可,而到了最后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在自己的思维世界里,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

我们要自己决定该与不该,快乐与否。

当不过于在意其他人的看法时,我们才会活得更轻松自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