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围城》钱钟书:从不骂脏话 只是口吐芬芳(这才是文人的艺术)

句子大全 2023-12-13 04:19:01
相关推荐

至今,我重读最多次的一部小说就是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由黄蜀芹执导的电视剧《围城》我也看过很多遍。

我读这部小说,有一个过程——第一次读,可能因为年龄小,对小说的情节提不起兴趣,读了几页就放下了。但我很喜欢附录中杨绛所写的《记钱钟书与<围城>》,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在清华养的那只小猫——“小猫初次上树,不敢下来,钟书设法把它救下。小猫下来后,用爪子轻轻软软地在钟书腕上一搭,表示感谢。我们常爱引用西方谚语:‘地狱里尽是不知感激的人。’小猫知感,钟书说它有灵性,特别宝贝。”

后来,看过了十集电视连续剧《围城》,方鸿渐、苏文纨、赵辛楣、孙柔嘉、李梅亭……这些人物形象被陈道明、李媛媛、英达、吕丽萍、葛优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塑造得栩栩如生。于是又有了重读原著的愿望,这回读进去了。

钱先生对人性有深刻的洞察,笔触辛辣,诙谐幽默,阅读时常常令人会心一笑。有人评价钱钟书,说他是“毒舌大师”,真是不怕人骂脏话,就是骂脏话的有文化!

《围城》讲了什么?

《围城》 是钱钟书唯一的长篇小说,于1944年动笔,1946年完成,1947年在上海首次出版。随后,一版再版,还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等形式。

小说讲述的1920-1940年代,中国抗战初期的知识分子群像,方鸿渐算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人物的代表,他在不断地逃离,又在不断地被困在所谓的围城里,婚姻是围城,工作是围城,最终人生万事都如一座围城。

读完这本书,我也颇有感悟。

1、孤独不是逃出围城的方式,享受孤独才是。

孤独感是现代社会每个有都无法逃脱的命运,在这个快节奏热闹而又喧嚣的都市,每天与我们擦肩而过的很多很多人,有时是在地铁拥挤的高峰时间段车厢里的人靠的是那么的近,但往往这个时候内心会莫明涌出一种难以解释的孤独感。

这种孤独的感觉究竟是什么?每天我们都会面对很多的人,可是却没有办法沟通也许这就是人世间最孤独的事了。

在当下社会每个有都很忙,每个人都肩负着自己生活的压力与重担负重前行着,没有人有义务停下来长时间的陪伴你,哪怕是最亲爱的人,也不过是偶尔的照顾和想念生命里所有的亲密关系都不会一辈子陪伴自己,那些擦肩而过的热闹更是短暂的昙花一现,终其一生还是要学会与自己的和平相处,与自己灵魂的相互慰藉。

2.做事情永远不能想当然

方鸿渐到了学校才发现自己要传授的课程是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但是他之前并没有做好准备工作,也不曾事前向校长打听清楚到底是什么课,想当然的带了文学史学的书,导致课堂情况非常差劲,被学生嘲笑。

对于现实他又处于一种眼高手低的状态,总是耽于想象,用想当然去处理事情,这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如果不想被外界困住,最好的方式是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

当我们什么事情都不好,慢慢地就会变得缺乏理性和对现实的突破能力,这会使我们对自己的生命因为失去掌控力而变得越来越迷茫没有方向,因为对自己自身的失望,而变得想要逃避现实。

3、在人生这座巨大的围城里,我们苦苦挣扎的到底是什么?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自己想在实现的价值,也都有围困自己的城。我们想要事业成功,想要家庭幸福,每一个愿望都值得我们努力付出,只有这样才有机会遇到那个更好的自己。每个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辛苦与艰辛,挣扎与呐喊,不逃避痛苦因为逃避过后会是十倍百倍的痛苦,迷茫与萎靡不振,最后对现实生活感到失望而无奈。

只要自己想,敢于摆脱围困自己的城,那座城就永远不会成为困住我们的“牢笼”,而是一个成就我们理想与热情的舞台。

在《围城》中,钱钟书有多毒舌?

大家可能都熟知《围城》中的这句话:

“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又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虽然钱钟书是这样说的,但是他与杨绛先生却十分恩爱,一生厮,这句话真不知道让人如何评价是好。

还有这句也是同样的,“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

关于丑与美,钱钟书说过这样一句话:

“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

用今天的话来说,真可谓是伤害性不高,侮辱性不大。

关于恋爱,钱钟书也有自己的看法:

“世间哪有恋爱?压根儿是生殖冲动”

比如借用孙嘉柔的嘴说方鸿渐:

“你那种孤独脾气不应当娶我的,只可惜泥里不会迸出女人来,天上不会掉下个女人来,否则倒无爹无娘,最配你的脾胃!”

当然了,钱钟书在书中还书写了很多“讽刺的幽默”,算是文人的高级黑了。

最后

《围城》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因此我将它推荐给你,愿你能喜欢。

这本好书仅39元,可能不到你的一顿零食钱,省下来,读一读好书,何乐而不为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