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皇帝用百姓性命逼迫和尚吃肉(和尚吃完说的一句话成为千古名言)

句子大全 2023-12-13 05:38:01
相关推荐

引言: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盛行的两大宗教,一是自西汉传入中国的佛教,二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宗教信仰是人们对美好事物向往的表现,同时也是人们对自我的一种束缚,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背景和文化,所以宗教信仰里面也是有很多规矩的。

在佛教里面,最基础的禁忌就是要吃斋念佛,不能吃肉不能沾荤腥。除此之外还要放下七情六欲,看破红尘。遵守一个宗教的戒律是一个信徒要做到的最基本的事情。虽然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但在我国也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所以在我国信仰佛教的人数也非常多。

但是在历史上就有一位皇帝试图打破僧人的戒律,逼迫他吃肉。信仰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一件重要的事,所以这更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应该有的行为,更离谱的是他还用全城百姓来胁迫这位僧人吃肉。这究竟是事出有因还是纯粹的为了打趣出家人找乐子。

这位皇帝就是张献忠,很多人都对他不熟悉。张献忠是陕西人,他出生于陕西的定边县。因为家境并不好,所以一开始也只是跟随父亲做一些小生意。做生意经常跟人打交道也要适时耍一些小聪明才能有收入,而也就是这些经历让张献忠的为人也有些“聪明狡猾”。

张献忠是大西唯一的一位皇帝,很多人对大西也都不太熟悉,那是因为中国历史年历表上没有特别对这一个朝代做注解。严格来说,大西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帝国。张献忠在明朝末年抓住时机组织并发起了农民起义,他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出众的领导力成为了起义军的领导人物。

张献忠的队伍于崇祯十六年攻陷武昌,接着又攻入四川,之后便把四川的成都作为根据地(都城)建立了大西政权,自封为大西王,而且还有了年号--大顺。如果张献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说不定还真的能成为一个好皇帝。

但是张献忠却是一位昏庸残暴的君主,他攻打城池的过程也是一路烧杀抢掠。就算成为了地方霸主这种行为也没有改变多少,一样地索取过度,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这样的皇帝自然也是得不到百姓的支持的。

张献忠攻打渝州时军营就安扎在城外的一处寺庙附近,寺庙的僧人见到农民起义军先是很热情地招待了他们,还组织村民们为他们募集物资。但张献忠本身就不是一个相信神佛的人,所以他也毫不忌讳地在寺庙里喝酒吃肉,还逼迫寺庙的僧人一起吃,但寺庙的僧人怎么可能会顺从。

当时的张献忠又刚刚建立了大西政权,带领着军队扩大领土,所以当时也正是他春风得意的时候,于是当即他就干了一件荒唐事,也就是前文所说到的用百姓的性命来威胁,也就是说如果僧人不服从他,那他就有可能会屠城。

这下搞得寺庙里的僧人进退两难不知所措,但也总得有人站出来,毕竟在特殊时刻要把全城百姓的性命和宗教戒律的重要性拧得清楚。所以其中就有一位僧人站出来确认是否只要吃了肉,张献忠就能放过全城百姓的性命。

在这样的状况下,寺庙里的僧人也不得不按照张献忠的说法去做了,只是他们一边吃肉一边说“酒肉虽穿肠,佛祖心中坐”,这句话其实是说给僧人自己听的,在那种没办法两全的情况下也是一种安慰,这句话后来也成了一些“酒肉和尚”的真实写照。

经典的《济公传》中济公活佛就把这一形象刻画的十分深刻,再有就是《水浒》中的鲁智深也有相同的艺术效果。虽然表面上看,这些和尚是破了戒,所以在剧中就像是济公活佛也收到了广亮师傅的挤兑。

总结:和济公相比,广亮师傅倒是表现得要更守规矩一些。不过反过来吊儿郎当,邋里邋遢的济公才是“真佛”。而且济公心地善良很受人们的爱戴,即便我们知道这只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但观众们依然看得很过瘾。和表面功夫比起来,真心向往才是真材实料的。所以这些僧人虽说破了戒,但也因此救下了全城百姓的性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