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英语课堂使用移动设备的利弊分析

句子大全 2023-12-15 05:05:01
相关推荐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手段融入英语教学当中, 为教学效果的提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信息技术手段的重要载体之一——手机,作为学生和教师都非常熟悉的移动设备,也被带入课堂。作为一名从教经验丰富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本文我将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高职院校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现状,以及优劣势和提出一些改进建议。[1]

2019年,李克强总理宣布高职扩招100万,基于此政策,高职院校的学情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在我校,2019级新生中的对口高职生源大量增加。这一部分学生由于是在中职毕业之后,考入高职院校,而在中职阶段,英语并没有受到重视,教学时长绝大多数仅为一学期,不超过一年。所以在高职英语课程中,根据我的观察以及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学生基础薄弱,甚至不会拼读单词音标;学习兴趣较弱,因为学生认为在未来的工作岗位并不会用到英语;学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很多对口高职学生认为高职英语教学也只是走一个过场,不管自己学的结果如何,老师都一定不会让自己挂科。并且根据相关研究,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自律性和自主性同其他本科生相比较,有一定距离。所以在英语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番情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使用手机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比如,看电影和刷抖音,通过微信、qq和朋友聊天,玩手机游戏,网络直播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当然,手机的使用也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多好处。比如,老师可以通过学习平台发布测试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手机完成,老师可以通过平台快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对其中的错误点,及时进行讲解和评讲。老师也可以通过学习平台的签到和抽签等功能,将以往要在较长时间内完成的工作在极短时间内就完成。老师也可以上传学习资料到学习平台,比如word文本、音视频、ppt等,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及时用手机查

看和学习。除此之外,对于教师教学ppt内容较多或者教师板书内容过多时,为了节省时间,学生也可以先用手机把内容拍下来。还有很多优点,不可否认,手机能够给教学带来很大便利。这也提高了学习效率。[2]

针对以上情况,对于学生的手机使用,教师们有不同的看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第一,不允许学生将手机带入英语课堂或者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地方,让学生在上课前将手机统一上交。第二,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他们需要培养自律性和自控能力,教师可以对手机的使用进行正确引导,但是不应该干涉学生对手机的使用。第三,让学生有条件地使用手机。通过在不同阶段,在我所教授的几个班级,使用不同方式对待学生使用手机。通过实践和反思,我比较倾向于让学生有条件地使用手机。

因为手机作为互联网技术的重要载体,确实帮助英语课堂变得更加高效和有趣,也帮助实现了个性化教学。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如果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那么相应的教学信息化手段就无法得以实现。这无疑是有悖于时代的发展。但是如果纵容学生使用手机。那么学生可能被各种互联网上的夺人眼球的信息吸引过去,也可能在课堂上与朋友热聊和课堂无关的话题,大大影响教学效果。其实教师作为更年长的成年人,也会体会到,有时我们是很难抗拒手机对我们的诱惑,即使我们深知这样是错误的。所以,我认为需要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有条件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3~10]

1. 学生可以使用手机进行学习相关内容的查询,比如查字典、看学习资料等,但是次数不宜过多。因为很多查询工作,学生是可以在课前预习环节完成。2. 一旦发现学生使用手机进行与学习内容无关的活动,那么就要扣除平时成绩中的一部分。包括教师巡视和同学检举。3. 老师要求学生通过手机端进行相关操作时,学生可以操作手机。4. 学生如果不明白活动是否和学习相关,可以询问老师。无论是何种教学手段、教学设备、学习工具的使用,最根本的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这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希望我的一点思考可以给同行们带来一点启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