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陕北有个延安 苏北有个盐城”(80年前为何流传开这样一句话)

句子大全 2023-12-15 05:30:01
相关推荐

今年是新四军重建军部80周年。1941年1月,为了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维护抗战大局,中共中央决定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

盐城因“环城皆盐场”而得名,从汉朝开始便是东南沿海的一个盐业生产中心。这一地区人口稠密,还是重要的粮、棉产区,经济对外依赖性较小。同时,素有“百河之城”的盐城境内湖网密布,这样的地形特点不利于机械化部队和大兵团作战。

1940年10月,东进北上的新四军与南下的八路军在白驹狮子口会师,成立华中总指挥部。不久,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迁至盐城,抗大五分校、江淮银行、鲁艺华中分院、江淮日报社等机构也相继在此成立。盐城作为华中敌后抗战的军事、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地位由此确立,时有“陕北有个延安,苏北有个盐城”之誉。

新四军军部重建,极大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力支持了正面战场的抗战。在战斗中,新四军也逐步壮大了自身实力。到抗战胜利时,主力部队发展到21万人,另有民兵96万人。对此,毛泽东在审阅《解放日报》社论稿时予以高度评价:“新四军已经成了华中人民的长城。”

位于盐城的泰山庙,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庙门前的石狮,恍若在诉说新四军在危急关头顽强不屈、坚持抗战的铁的担当。进入庙内,看不到菩萨塑像,而设有新四军烈士纪念馆,陈列近千名新四军烈士的遗像和生平史料。

在泰山庙的四公里外,盐城的新四军纪念馆于1986年建成开放。作为全国唯一的新四军全史馆,纪念馆二楼一整面墙上刻有《新四军军歌》中的一句名言:“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观众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内参观枪支等实物展品。 (资料图片)

听党话,跟党走,为党举旗、对党忠诚,在挫折中愈加奋起,在困苦中勇往直前,铸就了“铁军精神”。新四军主要由南方红军游击队集中和改编。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游击队留在南方八省,坚持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艰苦卓绝的生死搏斗,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指战员听从党的指挥,以民族大业为重,毅然开赴苏北,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处于日伪军夹击之中,何以在恶劣的环境下发展壮大?这个法宝就是依靠人民群众,使武装与民众结成一片。刘少奇曾经有一个通俗比喻:打鬼子要有枪,有了枪,还要有一个家。这个“家”就是华中敌后抗战指挥中心和总的大后方。

刘少奇在《我们在敌后干些什么》的精彩报告中,回答了新四军在苏北干的两件事:一件是干抗日,一件是干民主,也就是为中华民族的安全独立与中华人民的完全解放而奋斗。他认为,新四军是人民养育的,是人民的军队,为人民的福利而战斗。

从剿灭土匪到废除苛捐杂税,从兴修水利、推行减租减息到开展大生产运动,从“东西不还不走,水缸不满不走,地不扫不走”的规定到“三大纪律、六项要求,十项注意”,新四军始终关注民生、爱惜民力,使群众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和爱戴,进而构筑起“铜墙铁壁”。当年流传的“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的民谣,正是拥军爱民、军民团结如一人的生动写照。

栏目主编:龚丹韵

本文作者:胡静波

文字编辑:夏斌

题图来源:新华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