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刘备真的相信诸葛亮吗(刘备这一句话道出了真相)

句子大全 2023-12-16 05:15:01
相关推荐

他眉头紧锁,双目无神的注视着前方,许久,终于下定决心,握紧手头狼毫,飞快落笔:“出师表......”。诸葛亮的确是不容易的,跟着刘备一路艰难险阻走到现在,吃尽颠沛流离的苦头,尝尽落荒而逃的狼狈。可是一群人相互帮助,相互打气,终于抬头望月,看到一丝光明,尝到一丝甜头,刘备便迫不及待的撒手人寰,什么兴复汉室,什么成就大业,什么波澜壮阔的政治宏图,什么指日可待的北上擒贼,全都一股脑的落到了诸葛亮的身上。

刘备匆匆病逝,急急忙忙的将刘家基业托付到诸葛亮的手上,当然,还有一个看似半斤八两,实际不可忽视的正统继承人,刘禅。刘家帮派死了个领导人,偏偏帮主的继承人还是个未成年,诸葛亮身为老帮主刘备生前的近身大臣,受托孤之命,行托孤之事。

诸葛亮是不幸的,他哪里不幸?一手总揽蜀国上上下下大大小小身前身后个个事物,又要照顾这个,又要考虑那个,实在是无暇休息,分身乏术。诸葛亮忠诚,他忠诚在哪里?总揽全国,独霸大权,又是丞相又是开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上面的那个还是他的义子,小孩子一个。可他呢,也不假公济私,也不谋权篡位,取而代之,只是一心一意的上下一心,依法治国,唯才是举,反贪污,清腐败,政治官场清明一片。

说诸葛亮忠诚,他是真忠诚,自从出山之后跟了刘备,尽心尽力,犯错没有,功劳一大堆,总是埋头苦干,不嚣张,不越界,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职责本分。刘备病前托孤与诸葛亮,实际上还是不太信任他的。他要是实心实意的相信诸葛亮,就不会说出“阿斗要是不行,你就取代他”这样的即客气又荒唐的话来。他若心里放下的是天下苍生,那这话自然高尚,贤者居上,没什么错的。可是既然刘备口口声声骂着曹操是贼,那就说明,他心里坐在第一的位置的是刘家的正统地位,其次才有可能是天下百姓。

所以,他害怕自己死后蜀国的皇家地位会不稳固,这皇位会改名换姓,他刘家基业会一时不保。他害怕,可是他无能为力,他不敢彻底相信诸葛亮,可是他别无选择。所以他说出了这句可能是试探可能是反语更可能是威胁的遗言来。但是不管怎样,他终究还是要撇下这一切离开的,。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诸葛亮的确鞠躬尽瘁,的确忠心耿耿,的确一丝不苟。古人说,子以父为纲,臣以君为纲,妇以夫为纲。

诸葛亮似乎一生都在保持着这种君臣关系,一生都在执行着这种君臣之道,从一开始,从被刘备请出山,从选择了刘备,从被他的诚心打动,此后日日夜夜,从来没有更改过。也许刘备不知道,没察觉,没注意,不留心,也许这就是古人忠诚的独特表现,没有机会表现我就在心里自我虔诚,默默无闻,有机会表现我就忠心耿耿,竭尽全力。托了孤的诸葛亮,揽了权的诸葛亮,错综复杂的君臣关系等着他去打理,一团乱麻的下属关系需要他去安排,甚至还有难以拿捏的盟友关系,势同水火的敌我关系等等。

诸葛亮一声不吭,埋头苦干,心里想的是如何兴复汉室,如何出兵北伐,如何将许多年前的他与刘备书写的空头支票落成事实。即一日为臣,便一生忠心为主。老当益壮,挥斥方遒,几行热泪,一片丹心,豪言壮语,细心叮嘱,笔到尽头,诸葛亮轻吐气息, 抚慰心中情绪,缓缓落笔:“临表零涕,不知所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