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乡土散文:武夷行·泛舟九曲溪

句子大全 2023-12-16 05:33:01
相关推荐

武夷山有句顺口溜:武夷有三宝,九曲天游大红袍。翌日的游程就从乘坐竹筏漂流九曲溪开始。

八时许,一行人由南大门进入景区,十几分钟后便来到了竹筏码头。大家分乘两张竹筏。竹筏宽约2米,长约9米,前头高高翘起。每张竹筏设有8把竹椅座位,前后两个艄公。摆渡竹筏是辛苦的体力活,也是讲究技巧的技术活,所以艄公多为壮硕的男子。游人穿上救生衣坐定,艄公将竹篙用力一撑,竹筏便缓缓启航了。

游九曲溪从星村渡的平川码头出发,由九曲到一曲,一路顺流而下。

九曲溪溪水清澈,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和水中的鱼儿。游客向水中投放鱼食,成群结队的鱼儿便在竹筏左右一路随行,争抢食物。人鱼同游,其乐融融。溪水宽阔处,溪面水平如镜,两岸的青松翠竹、峭岩巨石,头顶的蓝天白云、赤日飞鸟,无不投映其中。古朴的竹筏漂荡于山光水色之中,如走进童话世界,令人心旷神怡。两岸的景物随着竹筏慢慢向后移动,波光潋滟,群山并走,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一溪九曲,每一曲都会邂逅不同的景致,山峰岩石或如人物、器皿,或如大象、狮子、乌龟等动物,顺着艄公所指的方向望去,有的还真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给我们撑筏的艄公兴致很高,一路侃侃而谈,讲解语言风趣诙谐,时不时还冒出些粗俗的段子,逗得游客们笑得前俯后仰。大家放下了平日的矜持,放空自我,返璞归真,沉浸于眼前的美丽山水,是何等的轻松自在!

竹筏继续顺流而行,只见不远处有座山峰挡住了去路,此时,让人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等竹筏行至山前,才见溪水折向而去,不同的风景又呈现在游人面前。不觉间已过了七曲。

筏至六曲,溪北有座高直耸立的巨峰,峰壁由于历经亿万年的流水侵蚀,形成了无数道垂直于地面的沟痕,道道沟痕之间便是一缕缕长长的岩面,如数百匹长练从高高的岩壁上直垂而下,这就是著名的晒布岩。神话传说是仙人晾晒锦帛的地方。晒布岩是单块完整的巨石,长约800米,高300余米,据说是亚洲最大的一块石头。岩面宽阔陡峭,似一张巨大的屏风,把武夷山景区隔为溪南山北。远远的就能望见巨石的下方刻着的“壁立万仞”四个大字。

竹筏一路前行,沿溪两岸的岩石上留有许多摩崖石刻,字形有大有小,书体有楷有行,内容或为诗句,或为箴言。南宋理学家朱熹曾在武夷山中建筑学舍,传道讲学,他流连九曲山水,专为其创作了《武夷棹歌》,共有十首。《武夷棹歌》是朱熹的著名诗作,也是最早赞美武夷历史文化和九曲风光的名篇,后人将其分别刻于各曲沿溪的岩石之上。据说,武夷山各个朝代留下来的摩崖石刻有500余处,这是其他自然风景区所没有的。这些摩崖石刻不仅点缀了武夷山的美丽风光,而且赋予了武夷山以独特的精神风貌、人文价值,是武夷山宝贵的文化遗产。

还没来得及细品石刻,竹筏已行至四曲。溪右边有座陡峭的山峰,叫小藏峰,又名仙船岩、船场岩。抬头仰望,只见小藏峰的千寻绝壁间有许多洞穴,洞中纵横交错地插着许多木板,木板上搁着形似小舟的棺材,那里安葬着闽越人的先人。这些悬棺半置于穴内,半悬于空中,历风雨而不毁。经考古工作者测定,这些船棺历时已有3800多年。在当时生产力十分低下,生产工具又很落后的情况下,闽越人是如何把一具具船棺安放于悬崖绝壁的岩洞之中?至今仍是不解之谜。

筏下雷磕滩,不觉已到了二曲。远处出现了一座形状如柱,兀立挺拔数十丈的山峰,这就是玉女峰。玉女峰是武夷山景区最著名的景观,是福建旅游的标志。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玉女峰与雄峙一曲的大王峰隔溪相望,好像一对恋人。左边有座山峰称“铁板嶂”,横亘两峰之间,好像故意遮断作梗。也许是寓情于景,这里流传着一段动人的民间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武夷山是一个洪水泛滥,野兽出没的地方。百姓辗转沟壑,无以为生。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个小伙子,目睹这一惨境,便带领大伙劈山凿石,疏通河道。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治服了水患。被疏通的河道就是今天的九曲溪,挖出来的砂石,便堆成了三十六峰、九十九岩。有一次,天上玉女下凡游玩,路经武夷山时被这里的美景迷住了,于是她便偷偷地留在人间,并爱上了这个勤劳勇敢的小伙子。不幸此事被铁板鬼知道,他就从中作梗,将此事密告与玉皇。玉皇大怒,便下令捉拿玉女归天,玉女誓死不从。玉皇无奈,只好将他们点化成石,分隔在九曲溪两岸。铁板鬼为讨好玉皇,也变成一块大石,插在他们中间,日夜监视他们的行动。他们只好凭借镜台,彼此泪眼相望。

玉女峰下,是碧绿清澈的浴香潭,相传是玉女沐浴的地方。潭中有一块方正巨石,上有“印石”二字,传说这是大王送给玉女的定情信物。

好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好一方神奇多情的武夷山水!

中午时分,竹筏抵达下游码头,一行人依依不舍地移步上岸,结束了泛舟九曲的半日游程。

审阅:董柏年

简评:好一幅赏心悦目的山水画!读着此文,仿佛身临其境、满满的视觉享受尽在其中。

终审:严景新

作者:高友武,小学语文教师,文学爱好者。

编辑:卜一

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