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孩子不小心摔倒 妈妈的第一句话很关键(将会影响孩子性格)

句子大全 2023-12-18 02:41:01
相关推荐

文|皮球儿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宝宝对妈妈有着独特的依赖感,尤其是在自己感到委屈、恐惧、担心、害怕时,特别需要妈妈的关怀。但一些专家却提醒,关怀要讲究方法,不要好心办“坏事”,影响了孩子性格成长。

田芳是我的同事之一,她有个刚满4周岁的女儿,名叫甜甜。因为是女孩缘故,田芳对女儿比较娇惯,一点磕了碰了就大哭不止。一天,甜甜在小区广场上和小朋友踢球玩,广场上来往的人很多,小球跑的快,孩子们也追得快,就在快追上小球时,甜甜脚下一滑就摔倒了,甜甜爬在地上哭了起来,田芳看见了,就赶紧跑去将孩子扶起来,甜甜哭着告诉妈妈:“妈妈,我踩到石头了,一滑就摔倒了。”田芳说:“都怪这石头,把我们宝贝绊倒了。磕疼了吧?妈妈给揉揉。”随后,娘俩便回了家,甜甜爸看见女儿哭着回家就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听孩子说完后,说:“甜甜不哭了,你摔倒是因为不小心,下回注意就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一前一后爸爸妈妈的两种态度把甜甜搞糊涂了,于是哭得更凶了。

这样事例不再少数,孩子跑跑跳跳、平衡能力差,难免会摔跤、磕伤,家长在面对孩子摔倒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同的家长会采取不同方式,正如故事中甜甜的爸爸妈妈。截然不同的两种处理方法,产生的影响也不同。一般家长会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心疼孩子,立刻将孩子扶起来。

当发现孩子摔倒后,家长会以最快的速度来到孩子面前,将其扶起,并抱在怀里,给与安慰,“宝宝不哭,哪里疼妈妈给吹吹”。这样的做法会导致宝宝对家长产生极强的依赖性,遇到困难挫折就会退缩,认为家长能为自己解决一切问题,缺乏独立性。

2.指责障碍物,混淆概念。

孩子被障碍物绊倒后,家长告诉孩子绊倒他的是椅子、石头、桌角、地面、鞋子等等物体,而不是孩子自己不小心。并且当着孩子的面去摔打、踩跺障碍物。这样的做法虽然能让宝宝转移注意力,停止啼哭,但却混淆了事情的原由,让孩子学会了推卸责任,认为做错事可以找理由不承认。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3.置之不理,任由宝宝随意哭闹

在一些家长看来,小孩摔倒是常事,无需大惊小怪,哭闹够了就站起来了,所以当孩子摔倒后,家长依旧在做自己的事,对孩子哭闹置之不理,认为这样能让孩子变得坚强。其实孩子摔倒哭闹是想引起家长的注意,得到家长的关心和陪伴,若置之不理,孩子会感到孤单害怕,导致安全感缺失,形成孤僻自卑、敏感多疑等不良性格。

面对孩子摔倒,家长们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有分寸的关心,减少孩子身心伤害。不过,关心也别太过分,不需要立刻感到孩子身边,也不要大惊小怪,表现出担心、着急、紧张的神色,说话的语气要平和,同时根据孩子周围的环境来采取不同的语言鼓励。例如:

当孩子只是被某障碍物绊倒时,家长可以先询问摔倒的原因,并拿开障碍物(椅子、石头、砖头、玻璃瓶、纸箱、皮球等),告诉孩子下次要注意避开障碍物,并鼓励宝宝自己站起来。

如果摔伤较严重,身体受伤或骨折,就不要挪到孩子,应先清洁伤口,再利用医疗器械将孩子送往医院救治。

网友观点

网友冰冰凉凉说:我家宝宝比较调皮,摔倒是常事,不过每次摔倒,我都会告诉他“宝贝加油,自己爬起来,你是最棒的”。现在摔倒了都是自己起来,嘴里还说着“妈妈,我没事”。

网友阿雅说:我女儿有些娇气,每次摔倒了都会哭,不过我每次都告诉她“宝宝不哭,告诉妈妈哪里疼,给你揉揉就好了”。一般揉揉吹吹之后,她就好了又跑去玩了。

网友韩天成说:我儿子也常摔倒,我每次也只是看看他有没有受伤,然后说“没事,儿子最棒,自己起来,以后要先看好路再跑。”就这么简单。

你家孩子摔倒时你会怎么做呢?孩子的表现是怎么样的呢?欢迎下方留言与其他的宝爸宝妈分享经历。

在育儿过程中,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

我是皮球儿妈妈,是一名高级育婴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