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文约而事奉 读“史通”(明事理 让创作更具魅力)

句子大全 2023-12-18 03:42:01
相关推荐

刘知几的《史通》,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他在《史通》的《尚简》一篇中提出写史要“文约而事丰”的主张,对后世史家影响颇大。他首先指出:“始自西汉,迄乎三国,国史之文,日伤烦富。逮晋已降,成流宕逾远。”其实,他指出的这种日趋烦冗现象,乃史之大忌。尤其在今天,如稍不经意,便会把一部史志写得卷轶浩繁,“载之兼两, (辆)”!刘知几在武则天时历任著作佐郎左史等职,并兼修国史。因此,他在《尚简》中所总结著史的写作经验,就十分宝贵。他认为要做到“文约而事丰”,需要从用笔和节字(包括句)两个方面着手。

用笔,就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不可处处笔到,不遗漏的写出。这方面他概括出四种体制: 一是“直纪其才行” 。指的是直接记载其才能、德行的写法。刘知几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古文尚书》在写到帝尧之德时,仅仅用了“允恭克让”四个字,另一个是《春秋左传》,在描写子太叔(郑大夫)的状貌时,也仅仅是“秀美丽文”,这两部书所写到的两处,都是采用直接记载才德的写法,其他方面并不是面面俱到的写法。写时记得十分简洁而又不失具体。

二是 “唯书其事迹”。这指的是只写某人的事迹的写法。他说:“左 氏载申生为骊姬所谮(谗陷),自缢身亡。班(班固)史称记信为项籍所围,代君而死。此则不言其节操,而忠孝自彰。”这里所举的两例,都是用极少的文字,只把事迹如实真切地写出,并不去另写什么他们有什么才、德和他们具体说了什么,或是加入作者评价等内容。 三是“因言语而可知”。指的是只写话语,通过所说的话语,可以了解有关事迹的写法。刘知几说《尚书》只写周武王姬发在讨伐商纣王时发誓说:“焚炙忠良,刳剔孕妇”,并不去另写纣王有什么罪过,武王有什么才德,而是透过武王的誓词,把这些显露出来而已 。

四是“假赞论而自见”。指的是借史传后面的作者的论赞而自然显露出来的写法。刘知几举了《汉书·孝文纪》末,其赞日“吴王诈病不朝,赐以几杖。”然后说: “此则传之与纪,并所不书,而史臣发言,别出其事”。在记孝文事迹的正文里,可以不写出吴王诈病和孝文赐杖等事就使正文线索清楚,不枝不蔓,在正文末的赞论里顺笔带出,接着作评论,自然显露出两人的优劣。 以上四种“尚简”的写法,把如何灵活用笔十分具体明白地介绍给我们了。一句话,就是让我们从表现方法上多用心思。

另外一个方面是节字。节字就是把那些繁冗多余的字句删除。刘知几认为,每一个字都不可妄加。他举《春秋》上记有这么一句话:“陨石于宋五。”然后评论说:“夫闻之陨, 视之石,数之五,加以一字太详,减其一字太略。”可是《汉书·张苍传》云:“年老口中无齿”,实在是可写成“老无齿”的。 刘知几又认为每个句子都不可徒增。他举《公羊传》仅有一句话:“郗克眇,季孙行文秃,孙良夫跛。齐使跛者逆跛者,秃者逆秃者,眇者逆眇者”。然后评论说:“盖宜除‘跛者’已下句,但云‘各以其类道。’ ”(道,意为迎接)。 以上两种节字的办法,就是让我们让意用词 造句的技巧。我常想:叙事记人,如能注意表现方法和用词造句等技巧, 能节省许多篇幅,该有多少益处呵!希望能从刘知几的经验中吸取一点营养,来改进我们的创作工作。

张梦章: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大同作家协会会员 大同周易研究协会常务理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