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快去四平路街道(那里有条小路晚上会亮起诗句)

句子大全 2023-12-21 03:58:01
相关推荐

「本文来源:文汇报」

傍晚6点,四平路1028弄里的小路亮了起来。10段长短不一的诗歌,三五步一首,将朴素小路装扮成了百米长的巨幅诗页:

“打虎山路以前有一家米店,柜台很高、看不见人,小时候拿着布袋去打米,敲敲柜台,递上两粮票,米就从一个铁皮管子哗哗流出来”“社区有不同身份的人/每个角色都是社区的一个横切面/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独特的四平社区”……由西向东步入诗页,从主题“日常的英雄”读起,秋叶在诗句上翻飞,一段平平无奇的柏油路由此有了诗意。

作为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四平展区的子项目,“诗歌单行道”几天前刚“上线”,就引来关注无数。探究原因,在这个艺术项目里,来自社区、学校方方面面的资源和要素被调动起来,生活工作在社区里的人的活力和创造力被激发出来,学生、退休的老工人、洋气的设计师……这些居住或工作在杨浦区四平路街道的人变身“诗人”,一人一笔,将城市的软实力书写在大地上,写在过往人们的表情里。

一条“诗歌小路”如何触发共情?

郑露荞和熊子超,这对80后夫妇是“诗歌单行道”的主要策展人。两人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毕业,工作后仍把家安在四平社区里。工作之外的“诗与远方”投射在哪里,他们的选择是家门口——把同样生活在这里的人的故事,变成诗句,铺在大家行走的道路上。

10段诗歌看似简单,背后却是对多位“四平人”的访谈,每个访谈长达两三个小时,里面是满满当当的“四平往事”。“我在鞍山长大,后来搬走/九七年又回到这里开店/第一家就是书店/很多孩子后来考上大学/回来见到我都要打招呼/嘿,魏老板”,社区达人“魏老板”经营着几家内容各异的店,在社区人头最熟。他的诗句背后是一个温暖而调皮的故事:多年前,“魏老板”的书店总会来一个酷爱读“闲书”的小女孩,妈妈付钱时,她就躲在妈妈身后把一路藏着的“闲书”迅速亮一下;“魏老板”眼皮一抬,计价算钱,“合作”完成。小女孩后来考上了复旦大学,又去了印度,前几年回来巧遇了“魏老板”,她对“魏老板”说:“我以前经常在你开的店里看书。”在策展人眼中,这就是社区一个微小而充满温度的联系。“这可能也是‘魏老板’后来一直在社区开各种店的原因,他做社区食堂,为独居老人送餐……一直在努力建立与社区的各种联系”,熊子超说。

夫妇的学长王衍,是个土生土长的四平人,如今仍在位于四平路街道的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书。他的故事在时光里撕了一个口子,让人瞧见70、80后在四平的童年:“每周三次,从杨浦游泳池出来/顺着打虎山路回家/路边吃一个刚出锅的油墩子/那热得烫嘴的味道/构成我记忆里最重要的城市意象。”除此以外,王衍提供的记忆还有,在简易防空洞入口的台子上叠砖头,打乒乓球;隐匿在楼上居民家里的游戏厅,全是原版日文游戏,王衍几个小伙伴看不懂,就派他查词典,一边翻译一边玩——偷着玩游戏却意外地让王衍学到了一点日语。这个鲜活的场景,似乎在自己的童年中也有影子,两位策展人看到了他们最希望看到的社区“共情”。

因此,最让他们触动的,是两个在不同时间和空间获得的小诗:“网红”设计师奥多·西比克用意式英语对他们说,“社区里充满了故事,里面的人都是日常的英雄”;社区记者夏夏对他们说,“社区的生活是很平淡的,我们平凡地过每一天,但大家都很伟大”。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语言,却道出了对社区同样的感受。这一点鼓励了夫妇二人继续将“诗歌单行道”推进下去,“如果如此不同的两个人能够感悟得到我们的主题,那么千千万万的社区居民也可以!”

在郑露荞看来,社区里的人虽处在不同的时空,他们之间只是缺少了一个交流机会,而“诗歌单行道”就是借用社区的公共空间,将每个人在社区里产生的感受、共情呈现出来。“通过这次展览,我们也发现,社区并没有看上去那么‘陌生’,熟人网络一直都在。而无论是整个城市空间艺术季还是‘诗歌单行道’,都是希望吸引更多的人共同参与社区,让这样的网络巩固并继续生长下去,这就是我们做诗歌单行道的意义。”如熊子超所说,社区空间与人的关系在不断互相作用,也在不断变化,每个人都在空间变化中形成一种独家记忆。而他希望“诗歌单行道”也是这样一种空间,社区里的人们在此重新产生连接和交往,一起重新书写空间,产生更多的共同记忆。“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慢慢停下来,交流,这个时刻也许会成为新的社区故事,或者说新故事的开始……”

曾经的故事为今天、未来播下种子

单行道上的确产生了许多新的故事——

在调试灯光的时候,郑露荞遇到了一对母子。母亲指着地上发光的诗句,一句一句解释给孩子听。“她告诉我,她的先生看到了那句‘从游泳池出来吃油墩子’,赶紧叫她过来看,因为她曾跟她先生描述过自己一模一样的童年。”当听到“你的儿时记忆就在社区的地面上!”年轻的妈妈就带着孩子一路找过来,一首首读过去。在郑露荞的眼中,妈妈儿时在同一个社区的记忆正通过他们策划的“诗歌单行道”,传递给她的孩子。“妈妈的记忆和儿子的记忆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建立了联系。也许孩子记不清妈妈的童年,但是他童年的这一幕会留在他的记忆里。”郑露荞表露身份后,那位妈妈对她说,她代表鞍山五村的居民,希望他们把这个项目一直一直做下去。

有位久居四平的阿姨看到“游泳池、油墩子”的故事,特别兴奋,四处询问游泳池地址,要去办卡,这在熊子超看来,这正是新故事的发生:“这些故事里,不仅有记忆,有些是正在进行的日常——这就是社区的魅力,它是一个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共同体,每个人都能在这个共同体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熊子超说,每一个发生在社区里的小故事,都代表了社区的一种可能性,未来可能还有更多,“很有可能在诗句上奔跑、停留的小孩子中,就有新故事的创作者和讲述者。他们长大后,‘诗歌单行道’的记忆可能会被他们以诗歌或者其他的形式传递下去。”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四平展区联合策展人朱明洁告诉记者,“诗歌单行道”之后将定期更换主题,邀请身份更加多元的人一同参与内容创作。下一期的主题是“秋天的语言”,中学生搜集的各种树叶将脉络清晰地投放在小路上,“这些叶子都来自四平社区的树木,秋天飘落后,以另一种方式在大地上新生”。

作者:刘力源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周渊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