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李清照这首词 语句结构工整(表意曲折 颇具艺术张力)

句子大全 2023-12-24 06:17:01
相关推荐

本文由作者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每日一首诗词。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咱们欣赏一下李清照的诗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有选本推断应该是在李清照新婚不久夫妻小别前,故而这首词或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有的选本则认为就词句本身来寻绎这首词的内容,推断它的写作背景。这首词上片是写词人易安已与赵明诚分离,在孤独中感物伤秋、泛舟遣怀的情状,下片则是写别后的眼前景、心中情了。少年夫妻天各一方,情结成怨,李易安的笔下,便谱成一首动人的相思曲。“以此调所作的宋词中,恐怕难以找到比李清照的这一首和蒋捷的‘一片春愁待酒浇’更好的同调词了。”

这首词的上片共六句。“红藕香残玉簟秋。”起句领起全篇。荷花残败,荷香消遁,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秋凉之意。“红藕香残”的室外之景,与“玉簟秋”的室内之物,点化季节特征,暗示此际正值“已凉天气未寒时”。红藕香残,是词人亲眼目睹之景,更是别离之人的象征;枕席生凉,是肌肤的触觉,更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红”“玉”之色,写意清丽,“藕香玉簟”的意象表意蕴藉,烘托出词人的情怀;尤以句末的“秋”字,在这一句写景之笔中凸显情韵,可谓点睛一字。清代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称这个起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

接下来的五句按顺序写词人入夜所做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夜凉如水,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斜卧在的床榻上。以“独上”二字暗示词人的处境,暗示离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仰头凝望远天,那月白之际,谁会将锦书寄来?这句明写别后的悬念。词人独上卧榻,倚窗望月本欲排遣离愁;而怅望夜空,偏起怀远之思。

锦书无音,天空却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之时。月光皎洁,洒满这西边的亭楼。盼望锦书到达,是因为思念远人,于是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这三句所抒之情,历来引发词人共鸣,如秦观的《减字木兰花》咏“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如李煜的《相见欢》叹“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如冯延巳的《三台令》吟“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用笔虽异,其所抒写的情却殊途同归,令人不由感慨,天下妙笔自出同源。

“花自飘零水自流。”词的过片,承上启下,由天空而转向地面。花,在空中兀自飘零;水,兀自东流。这两句既是即景,又兼比兴,花落水流的无情之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的孤凄之情遥相呼应;而落花流水所隐喻的年华、离情之叹,则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之恨。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身居两地,同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这两句,写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这相思与闲愁是双方面的,写出二人的心心相印。唐代韩偓的《青春》诗“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可能是易安这两句词的缘起,然而一经易安妙手熔铸,旧诗句变化为两个句式整齐、词意鲜明的四字句,就取得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的效果。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是两情相悦的深化,因为此情经由距离的历练,已由“思”而化为“愁”了。而词人写“愁”却言“闲”,则分明是闺中思妇闲来触景徒惹相思,足见相思虽苦,却因两情相悦、两心相印,而让这相思之苦演化为甜蜜的痛苦了。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啊,无法消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结篇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清初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出,这三句从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脱胎而来。王士禛认为李句虽然源出范句,而李句“特工”。从表达艺术而言,范句比较平实直白,缺少醒人耳目的丽句。

李句则别出巧思,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两句来代替“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平铺直叙,言衷肠难解,欲语还休,其滋味沁入人心,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工整,表意曲折,颇具艺术张力。闲愁,非为真正的愁,故而词人在表达相思之苦中,读者分明感受到甜蜜的苦思。因而,两处闲愁,成为这首词的关键所在,耐人品味。好了,这首诗词到这就结束了。不知道各位读者欣赏完这首诗词有什么感受?欢迎探讨,留言。

参考资料:《李清照诗词选注》

参考资料:《全宋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系作者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