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王丁︱合文绝迹(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语言文字卷词条)

句子大全 2023-12-24 07:27:01
相关推荐

盛世修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在升级,第三版即将陆续问世。《语言文字》卷由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组织编纂,目前已先行公布部分“词条(稿)”。这一做法有利于让同行和公众及时了解工作的进展,编纂者也可以广泛听取反响意见,很值得赞赏。“合文”是最近在“今日语言学”公众号上传的一个词条

(https://mp.weixin.qq.com/s/eGLu7cJE_Qw9LLNeZgKS_Q)

。其文如下:

合文,这个词字面简单,却不常见,普通词典并不列为词条,一般读者多半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读过上述词条,读者会得到一个印象,那就是合文是上古时期造字、写字的一种特别方式,就是把几个有关联的字写成一个字,用一个字代替多个字(“词组”),但是因为这个作法“不科学”,秦汉以后就基本消失了。

是否果真如此?不尽然。词条对先秦时期的合文做出了大体允当的解释,但是在后续时代历史流变的把握方面,词条主张的“合文逐渐走向消亡”、秦汉以降“逐渐绝迹”等等说法,与汉文字书写的历史不符。另外,词条对合文基本特征的概括也不够准确,有些甚至有可能是错的,比如说“它有悖于一字一音、一个书写单位的汉字基本特点,所以古汉字合文由盛转衰终致消亡是不可避免的”,这个判断本身的是非暂且不论,它的表达无论如何是别扭、有歧义的,作者的意思应该是“一个字对应于一个读音、一个字用一个书写单位来表现”,压缩在一个句子里就有语病之嫌。如果想断言“一字一音”是汉文的特性,那如何解释大量存在的一字多音(多音字)现象?又如,词条忽略了与合文共生的合文号

(一种附加在合文旁边的形似“二”字的符号)

,这对早期合文是很重要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合文号(以及重文号)是汉字书写的大特点,不可不提。

为了减少排版的困难,在此姑且略去上述词条引文里的一段,其内容是引用甲骨文的合文例子(来自第二版词条),分为五类,都有字样示例,比抽象地讲“借用”“隐含”直观明白。词条引用的合文实例还有金文一例,战国文字两例,然后就此打住,似乎意在佐证词条所主张的,秦汉以后,在中国书写文化里合文这个现象已不足道。

那么,汉代以后合文真的“逐渐绝迹”了吗?先看汉代,出自西汉时代的马王堆汉简帛书中有十余例合文,如“正月”“小月”,“五十”“六十”,二十八宿的“营室”“牵牛”“东井”“觜觿”“婺女”等

(参看《马王堆简帛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1年,604-605页)

。写本所显示的“孔子”一名

(图一)

,写成上下结构,乚上子下,下半部分的子是孔、子两字的共有部分,故得以共用,只写一次,两个字省约为一个合体字。

图一

玺印、铸造铭文、碑刻因为做工艰难,合文比较容易受到青睐而被采用,以达到省工省料的目的,所以中古时期仍以从写本观察合文的使用,更能全面地说明汉字书写的实际情况。唐至五代时期的敦煌写本中有如下三种合文:菩萨、菩提、涅槃

(见图二BD00397背勘经杂录“大菩萨藏经第二袟”、图三BD07832《净名经集解关中疏上》“三藐三菩提”、图四BD07873大乘四法经论广释开决记“度至涅槃彼岸……彼菩萨制造此论”。参见图五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309、292页)

,其中菩提的合文甚至在人名中也有使用,如李菩提

(合文见图六,P.2049v○1同光三年净土寺诸色入破历计会牒)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甚至在帝国的边陲,十二至十三世纪的回鹘高昌王国回鹘语佛书里还夹杂着“了也”这样的合文

(图七)

,这倒是一个在“胡语”文章中的汉语汉文“孑遗”,附缀在回鹘语句末,除了语义作用,大概也有句读的功能,其背景似乎是汉语佛教文献译成回鹘语过程中若干未译的汉字保留,其历史场景或者是回鹘人接受了汉语言文化影响,在译自汉文的回鹘文本中夹写一时没有找到合适对应词的原文,或者反过来,是身处他乡的汉人当时融入回鹘文化的反映,在语言上使用汉语借词,在文字上保留一些还没有来得及转换的残余。这个“了也”提醒了种种文化史的有趣话题,很值得深入探讨。

图七,参见:Peter Zieme, “Liaoye – a Chinese Ligature in Uigur Manuscripts from the 13th and 14th Centuries”. In: Manuscript Cultures Newsletter No 2, 2009, pp. 10-12.

历代手书信札中,结尾经常有“顿首”这一表示叩头敬礼的套语,合文写法的结构在左右、上下之间。字样非常多,粗略查阅之下,从东晋王羲之以至现代信札,合文顿首的写法比比皆是,现仅举两例大书法家的字样:“芾顿首”

(米芾丹阳帖,图八)

“弟其昌顿首”

(董其昌致杨宫札,图九)

“国维顿首”

(致罗福苌信,《国家图书馆藏王国维往还书信集》第一册,中华书局,2017年,447页,图十)

。其中王国维的行书写法是“顿首”合文最标准明确的左右结构范例。

图八

图九

图十

再看现代,合文仍然时常见于书写和印刷的文字中。最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是“日进斗金”“招财进宝”

(图十一)

。私营的商店餐馆为了制造老字号的联想,往往爱在店招上下功夫,利用视觉的新奇以广招徕,使用合文为一途,如西北著名的“biangbiang面”,就造了一个非常繁复的专字,很难说是合文,在此姑且不论。但是“手擀面”

(图十二)

肯定是一个三字一体的合文,构思很巧,效果很好,笔画不繁,写在店牌、幌子上,远远一望便知。

图十一

图十二

婚庆的典型符号“囍”

(图十三)

是否合文?作为一个会意字,它的意思是“双喜”,仍读xǐ,但手写的囍,往往在最下面的两个口之上写一个贯通的长横,使并肩而立的双喜结成一体,这一横是使它成为合文的关键一笔。这是一个左右结合的合文。

图十三

文教界最有名的合文代表应该算是“圕”了。这个表示“图书馆”三字的合文,是杜定友于1924年创造的,并赋予了一个读音tuān,由此这个合文已经成了一个有独立形音义的新字了。杜先生籍贯广东南海,因父辈经商上海,他生于上海四马路,读过南洋公学,留学菲律宾主攻图书馆学、教育学。他后半生回到广东,供职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中大馆章就使用了他首创的图书馆合文

(图十四)

,大概在九十年代被一个无可不可的新章取代,有点可惜。

图十四

据说当年中华图书馆学会曾大力推荐各地图书馆使用这个简便写法,其机关刊物《图书馆学季刊》,就曾将这个刊名在页边印作“圕学季刊”。听友人说,日本图书馆界也接受了这个新字,在战前有所使用。顺便一提,《图书馆学季刊》1936年十一卷第二期发表过署名汤因的一篇专论合文的文章,标题里圕字之外,还有两个似乎并没有推广开来的实验性合文

(图十五)

,宝盖头+物,代表“博物馆”三字,囗中術,代表“国术”,如此把标题“翻译”成普通字,就是“我对于图书馆、博物馆、国术三个(合文)字的商榷”,合文版节省了五个字符。

图十五

或曰:招幌、图章是具有美术性的东西,本来就爱使用一些奇奇怪怪、别出心裁的符号图案以醒人目,“圕”也完全可以看作是这样的一个设计性的logo,而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字。那么,我们也有日常手写“圕”字的证据,例证出自语言学行当的老前辈罗常培的亲笔手书,系他三十年代末写给闻宥的两封信札

(图十六、十七)

,一楷一行,十分清楚:

图十六

图十七

所借书不知 贵校圕入藏否?又云南丛书中之《交泰韵》,昆华圕亦无书。如有亦望借下一阅。(Oriental Studies及《通报》新刊各期,)现已嘱圕中人催查,俟有所得,再行报命。

(闻广、蒋秋华主编:《落照堂集存国人信札手迹》,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13年,843-844页)

合文在现代的使用,不能不举钱锺书的签名

(图十八、图十九)

为例,“釒”“戔”“重”“书”四字合一:

图十八

图十九

清代人写数目字、日期多用合文方式,仅举日期一例:近年学者于海外藏家之手发现一件非常珍稀的1862年太平天国颁发给为太平军输送军需品的美国商人的路凭,太平军政府查验过关记录的日期里有“十一月初九”

(艾俊川:《弥俄礼收藏的太平天国路凭考》,《史林》2017年第五期;图片见杨光辉、韦力主编:《国际藏书家古籍收藏与保护研讨会论文集及珍本图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188页水陆路凭)(图二十)

,“初”担当勾连职能,五个字做一个字写,布置在一个隐然的田字格里,是目前所见构成单位数量最高的一个合文字。

图二十

在商务世界中,以前有用于书写商业数字的苏州码子,在行文中经常把表示一个数字的几个组合符号干脆当为一个方块字来写,在文本里占据一个字的位置,从形音义三方面看,也满足合文的判定条件。“人民币”一词有“人下巾”的写法,见于1961年白坚的一件卖画交易支付收据,“价人民币伍仟圆正”

(宋希於:《关于白坚晚年情况的补充》,《南方都市报》,2018年6月17日A08版)(图二十一)

。民国的“国币”一词有“囗中巾”的写法

(照片见《民国三十六年田赋收条》,和继全:《白地波湾村纳西东巴文调查研究》,民族出版社,2015年,332页)

。推想起来,这两个为货币名称制作的特殊写法,也许是受了西方货币符号英镑、美元$的启发而造出来的一种符号化的专用字,可惜不知道发明者是谁。

图二十一

看过以上汉字合文在从汉代到现代的书写史中的例证之后,现在我们回头再来看,词条主张,“合文的存在是文字原始性的一个表现,是用一个形体记录一个词组这种原始文字写词方法的孑遗”。在西学为用的近现代,人们引进了国际通行计量单位,如表示电的功率单位的瓩,读为千瓦,航海业长度单位浬读为海里,一般长度单位方面,造了一个糎字(读音lí),表示毫米。这些专用的现代字符,造字的本意应该是突出术语概念的明确性,专字具有专音、专义,很有科学意义,绝对不是如词条所说,它们是汉字写词方法具有“原始性”的表现。

有关合文的形式构成,词条给出了一个描述性的定义:“合文也称为‘合书’,指古汉字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写在一起或借用一个合体字隐含另一个字,形式上仿佛是一个字,实际上却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的构形和书写现象。”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写为一个字,就是说合文是把原本的两、三个单字写成一个合体字。那么上面引过的菩萨合文是这样吗?非也,中古佛教中人求简,只把两个艹头上下叠加,读者即使事先不认识这个怪字,在语境明确的情况下也自然能心知其意,晓得其代表菩萨。菩提,是菩字取其艹头,当作提字的帽子,合二而一,初看俨然是一个从草提声的字,但实际上需要把它读为双音节的菩提。由此看来,合文往往是取原字的偏旁或各自的一部分整合构成的一个字,而且笔画不应过多,否则难写难认,也违背了合文本来意在化繁为简的初衷。

这又涉及到合文的功能。为什么有合文存在?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减省刻画、书写之劳,节省篇幅和书写材料,把在特定语境文本中出现频率高的复合词(如佛典中的菩萨、菩提)或词组通过省并制作成一个单一的符号。省并这个方式,也可以把金文中的合文“子孙”包含在内合文予以完满的解释,“子”“孫”二字有共同字符部分“子”,因此被像算术因式分解运算中的“公因式”一样提取出来,只写一次,其右写“系”,就是合文“子孫”的诞生过程。这样说,要比词条的“借用一个合体字隐含另一个字”更为清楚明白。

合文词条还说,“组成合文的二个或三个字词序必须相连,所记录的词除少数外,基本上都限于专有名词”。前半句是糊涂句,是什么意思?前后相连的两三个字组成的词,就满足可以被写成合文的充分必要条件吗?据此任何两字、三字复合词都可以用合文来表示吗?这个定义显然过宽了。“基本上都限于专有名词”,错误就更其明显,了解通名(appellative)、专名(proper name)之别的人自然明白,就看词条举的例子“五月”“子孙”,它们都是通名而不是专名,词条之误便一目了然。

综上所述,合文不是如词条所说是古汉字“原始性”的表现,它的存在贯穿汉文字从甲骨文到当今现代三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合文是文字形体的合多为一,但语言上保留原来的音节数量和音值不变,形体上把若干个连接在一起的字组成的词归约为一个书写单位,但读音、表意仍旧保持原来的词的读音和意思不变。

合文在中国文字书写历史上是一个源远流长的连贯性存在。把合文圈定在先秦时代的上古时期,把写、用合文看作是文化“孑遗”,是对这一事实认识不足,也无视了不断涌现的新合文所体现的中国人在书写上的创意精神。在合文这个问题上,说“绝迹”太绝对,涉及古今流变之迹的文字学研究题目,也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古文字学领域里进行。像合文这样涉及范围广、年代跨度大的词条——在大型工具书中称为“通条”,对探源、溯流有较高的要求。目前这一稿恐怕还需推敲磨勘。事关知识的完整、准确,百科全书不可不周全。

图二十二

最后让我们看一个最为花样翻新的特殊合文,为现代艺术家徐冰所创:wiki(“维基”)

(图二十二)

,将风马牛不相及的拉丁字母在形体上汉字化,w化成山,i化成工,k化成⺮的一半。如此点化而成的形似合体字,让不懂汉文的西方人看,他们一定以为是中国字,待谜底揭晓,全场定是一片哗然惊叹。虽然这个创意设计符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汉字合文,但貌似如此。这是一个汉字走出去,权把洋文做汉文的例证。

2018年8月18日

补记:新版《大百科全书》合文条的英译名选择用compound graph,意思是“复合字”,虽然大体达意,但ligature似乎是合文在国际上更通行的专门称谓,世界很多其他语言文字系统也有合文现象,正是使用这个术语来指称。

2018年8月24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