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学好文言文的第一课

句子大全 2023-12-25 06:15:01
相关推荐

我们要开始学文言文了,在正式学习文言文之前,我们先上一堂课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

我相信很多同学也有这样的疑问。都9102年了,现在大家也不写文言文,也不说文言文了。可是为什么要上文言文?仅仅是因为要考吗?为什么要考呢?考和学它是结合起来的。因为要学所以要考,而不是因为要考所以要学

第二个。既然要学的话,怎么可以学好它?

以前我们说高中生有三怕,其中一怕就是文言文,是吧?其实我觉得文言文并不可怕,我们能学好,而且可以学得非常好。甚至学完了以后,我们可以写一些文言文,像唐宋八大家那样。我们可以尝试写一些简易的文言文。

1.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

我们分两个方面来讲,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呢?

首先我们要来看一下文言文的,它是一个什么东西?文言文。从我们有文字开始,我们的祖先使用的官方语言就是文言文,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因为那个时候中国最早的文字,那个时候要想把文字记录下来,非常不容易。甲是龟甲的甲,骨是一些动物的身上的骨骼,这是比较坚硬的,这个地方都是可以刻字上去的。以前的人造不出纸,最开始没有纸,所以他只能把字迹刻在坚固的地方,像这个龟。因为一个龟的寿命有个几百年,所以龟壳他也能保存很久。所以先人最早找到了甲骨,把这个字刻在甲骨上,这样的字叫甲骨文。

但是就像我们一样的,如果要记录一本这样《高中语文必修五》,这么多字,你把它写在甲骨上,你要找多少只乌龟?你可能会使乌龟绝种,是不是?所以如果古时候的人记录书面语,像我们现在写这么多字上去,那不得了,那会造成生态失衡的。所以他们就要求简,对不对?尽量的用很少的字,表达很多的意思。一句话最好就很简单的写下来,所以就形成了文言文,形成了我们现在看来很简省的文字。

文言文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单音词为主。

比如我们看到《归去来兮辞》,我们还是以这样一句名言来举例,什么叫单音词呢?

悟已往之不谏

“悟”一个音节,它什么意思呢?——“明白”。我们现在会说“领悟”,会把“悟”变成一个双音节词“领悟”,或者是“明白”,或者是“懂得”,这就是现代汉语。而对应的单音节词就是古代汉语,“已往”这个“已”我们现在会说“已经”,"往”就是“过去”,我们现在说过去。“谏”是“挽回”。

你看到没有?由文言文到现代汉语,也就是由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这个过程,就是由单音词变成复音词的过程。

我们现在要说这句话,要用这么多字,“我领悟到了已经过去的不可挽回”,很多词,但是用文言文来表达很简洁,“悟已往之不谏”,是吧?用文言文可能杀了一个小乌龟就可以就写完了,但现代汉语可能要把他一家老小全部杀掉,你才能把这个意思表达清楚。所以古人他的文字就是天然的简省,又限于当时的各种条件,所以文言文一直发展到唐代它都是文言文,所谓文言文就是书面语。

那孔子那个时候,或者说魏晋南北朝那个时候,他们说话是不是也是之乎者也?我可以回答,不是。他们说话可能跟我们是一样的,也是用双音节词,但他们写文章,就是写文言文,你要区别开来,所以有两条线,一条线叫书面语,一条线叫口语。

口语从古至今都是这样的。我们的祖先也是像我们现在这样说话,只不过可能说的方言不一样。以前很多地方都是说粤语的,唐朝像李白他们写的诗,你用粤语去读,更能读出它的韵味,因为当时的人很多都说粤语。北京因为它在近代的政治地位的突出,政治决定文化,北京话就在现代成了官方的语言,所以全国推行普通话,以北京话为基准音的普通话。那么粤语就不断地南下,不断地南下,以致于现在只在两广地区,包括香港,只在那个地方通行。普通话不断推广的过程就是粤语,包括其他方言不断压缩的过程。但是口语是一脉相承的的,它代表着口头语,而书面语一开始是文言文,一直到五四运动。

像我们熟悉的鲁迅、胡适、梁实秋等一些民国文人,他们都是会写文言文的。但是大量的普通百姓,他们没有接受过私塾教育,没有在学堂上过学,也就是所谓的白丁。你说他不会说话吗,他也会说话,他能进行口语交流,但他不会写书面语,他不识字,他也写不来“之乎者也”的文言文。他们就是以前的文盲。

所以为了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普及率,鲁迅那一帮人就发起了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倡导“言文合一”,白话文运动的精神就是要做到“言文合一”。“言”指的是什么?口语,口头的语言。“文”指的是什么呢?书面语,文言文。“言文合一”的精神,就是我们怎么说就怎么写。我们这么说话,我们就这么写文章。我们写的文章只不过是把我们说话当中的一些重复的话删掉、一些语气词删掉、把语言组织一下,它就是书面语了。我们的现代汉语不就是这样的吗?

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文化的普及率,有利于救亡图存,很多人就借以接受了新式的教育和思想,然后有文化了,由文盲变成有文化了,所以普通话对于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平有着不可或缺的重大的历史作用。

但我们现在为什么还要学文言文?你看文言文的发展历史就可以看出来。五四运动前期的所有的书面文字,那些承载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的典籍都是由什么写成的呢?是文言文。而现代汉语呢?五四运动是1919年爆发的,我们现在是2019年,刚好100年。也就是说现代汉语的推行只有100年的时间。

在这100年当中,当然涌现了很多现代汉语的文学精品,比如我们学过的《荷塘月色》《故都的秋》都是由现代汉语写成的散文精品,但是这些精品无论是它的数量还是质量,与文言文比起来都远远不如。我们有我们诗歌的源头,《诗经》和《楚辞》,它是由文言文写成的;有我们散文中的千古文章“两司马”——司马迁和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的赋和司马迁的《史记》也是由文言文写成的;还有为后世所敬仰的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也是由文言文写成的。如此卷秩浩繁的优秀的篇章,都是由文言文写成的。你要读懂它学习它借鉴它继承它,你都要学习文言文。

否则的话,我们学到的文章,能写的文章都是拾人牙慧,是嚼别人剩下的菜根。鲁迅的文章为什么写的那么好,他对人物的描写为什么那么的简省传神?就说《祝福》里面的祥林嫂吧。“眼睛间或一轮”,你看“间或一轮”的表达,就是典型的文言文的表达。他的语言为什么我们学的时候你会觉得有一点点隔阂,因为他的文言功底非常的深,他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现代作家,而是一个由文言文创作过渡到由现代汉语创作的过渡时期的一个大作家,他的古文功底是非常深的。

你看鲁迅的一些著名的诗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的律诗是写的很好的,他们宣扬文言文,打倒文言文,说文言文学起来有障碍,我们不要学了,不利于文化的推广,可是你们要知道,他自己本身就学得非常的好。我们现在来回顾这段历史,有一种什么感觉呢?得了便宜还卖乖。就像是我练了九阳神功,然后成了当世的高手,我说这九阳神功不能练,千万不要去练,就是这种感觉。所以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到文言文它的重要性。

纯正的文言文是唐以前三代——周秦汉的书面作品。主要是这三代,它们跨越了近千年的历史。这个时候有大量的文言文的精品,而且那个时候他们也能写,平常他们的语言,甚至他们的口语也比较接近文言文,所以他们写起来不那么费劲。自唐以后,包括我们学过的唐宋八大家的古文,它写起来都挺难的,因为他们那个时候说话已经很接近于我们现在说话了,就好像我们现在让你写,你就可以想象你们是年轻时候的王安石或苏轼。其实他们没有进学堂之前,他们也是不会写文言文的。他们日常说话也像我们一样的说话,可是他们要写文章要科举考试,他们要怎么办?要写文言文,所以他们必须要学。他们学什么呢,就学司马迁的文章,学司马相如的文章,学周秦汉的文章。所以唐朝的文言文它不是纯正的文言文,我们把它叫仿古文言。

所谓这个“古”就是周秦汉,我们文言的语法,包括文言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它的规矩或标准,这个词怎么解释,标准从哪里来?从周秦汉的文言文来,而不是从唐宋八大家的文言文。唐宋八大家的文言文都是仿古文言,都是学的前代的。作为高中生,整个历史时期的文言作品都可以学。如果你们到大学,要继续修中文的话,学的其实就是什么?就是周秦汉的文言文,唐宋八大家都不学,因为他们不正宗。

这里我们就可以有一个定义了,大家可以记下笔记。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文言文的定义,狭义的文言文指的是唐以前,主要是周秦汉三代的书面作品;广义的文言文还包括唐以后直至五四运动时期的仿古文言作品。

再来说说,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三者的关系,近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近源。我们读过的《水浒传》,还有《红楼梦》,你会发现没有那么大的障碍,因为他已经开始用近代汉语写作了,就是所谓的古白话。

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远源,所以我们要真正理解我们现在的语言生活,也要学习古代汉语,主要是文言文。比如我们会说,一个人恬不知耻,像这样的成语还活在我们现在的语言生活当中。你要理解它的意思,你不学习文言文怎么能理解呢?比如说一个人犯了错误,我们会说拿你试问,或者说唯你是问,这就是一个“提宾”的句子,就是宾语前置。唯你是问。用现代汉语表达,其实应该怎么说,“就问你”。但我们这样表达好像就表达不出气势,表达不出你对他的严格的要求。你必须用文言文表达,唯你是问。这个“是”在这里是一个虚词,它起什么作用?起提宾的作用。“问”的宾语是谁?“你”,而“你”是不是在“问”的前面,“你”为什么能到“问”的前面,因为中间隔了一个“是”。这个“是”在这里就叫“提宾的标志”,,这就是古代汉语文言文的语法。

这样的一些语言现象仍然活跃在我们现在的交际里面,如果我们不学文言文,你就听不懂,你觉得听懂了也是听懂的错觉。你也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所以归根结底我们要学好文言文。

学习文言文的意义。我总结了三点:

第一是为了继承我国的文化遗产。我国有8到10万部古书,是由文言文写成的。比如说《论语》《庄子》《孟子》《老子》《史记》《汉书》,这些文化典籍,我们要能读懂。

第二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如果我们不学文言文,直接学现代汉语,我们的写作一定是不够简省的,你的文字是没有生命力的。就拿刚刚这个例子进行说明,比较一下这两个两句话吧,一个说就问你,一个说唯你是问,你觉得哪一句更能表达那种责备或者说要求的严格,肯定是唯你试问。为什么这样的话能表达一种严厉的责备或严格的要求,因为它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它不是我单方面的用这句话在批评你。它有一种什么感觉呢?就好像我在以孔子的名义批评,甚至说我在以我们祖先的名义批评,我说的话不是瘠薄的,不是只存在于当下这个时间点的,我是带着5000年的文明在质问你,扣问你,所以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要继承这种文明。

日本是对中华文化继承得比较好的一个外邦,他现在还在用年号,现在是令和元年。年号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你叫什么2019年就没有感情。它很客观,它没有感情,但如果你叫令和元年,就有一种历史的使命感在那里,我们不能丢掉自己的文化的根,不能丢掉自己文化的源头。这个是有文化含义上的差别的。包括台湾,台湾重要的文件,他都是用文言文写的。现在都是,因为文言文能表达一种严肃,不能侵犯,不容置疑,不容更改的这样的一种文化含义。如果我们用现代汉语去写,表达不出来。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写出一种这样具有历史厚度和人情温度的文章,我们也要学文言文。你要让你的话用很简单的语言表达更多的意思,我们也要学习文言文,否则的话,我们写的文章很容易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的毛病,因为你没有掌握一种更俭省的表达方式。

第三,为了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你看现在的成语,惯用语,还有现在的一些文化生活,比如说成语大会,诗词大会,汉服等一些古代文化的复兴,我们想要很好的理解这些文化,融入这些文化生活,我们要学习文言文。如果你不学习文言文,你能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吗?你在中国成语大会上能答对几道题呢?有一年海峡两岸举办的成语大会冠军被哥伦比亚大学夺走了,这简直是中国文化的耻辱。如果中华文化交到你们这一代手里,这种文化节目还在举办着,文化生活依然方兴未艾,如火如荼的展开着,我们在这样的赛场上拿折不了冠,那不是耻辱吗?可能会丢了祖先的人。

我从这三点阐述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意义:第一继承我国的文化遗产;第二,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第三,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

2.如何学习文言文

好,既然我们要学,那怎么学?这里讲四个方法,大家做好笔记。

第一个方法叫四到法。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我想这也是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基本方法。有的同学带着一个人,带着你的“形”,既自以心为形役的形,然后枯坐在板凳上来听课,眼也没到,手也没到,口也没到,心也没到,用我们的方言说,一个人胴哩,一个人胴哩坐得在这里,不晓得在读什哩,这是丰城话。所以整个课堂你要仔细地看,一个字你眼不到。你能写对吗?我们简单的默写两段,就有的同学错了十多个字,这说明你眼没有到。你们要仔细的去看,很多同学草草的,一眼就这样飘过去,以为自己看懂了,实际就没看懂。我们现在学的都是简化字,如果让你写繁体字,估计那错的惨不忍睹。比如说写关门的关,你知道它繁体字怎么写吗?这样写“關”,你看。多少笔画!如果对简化字眼睛都用的不到位,繁体更不必说。

口到就是要敢于说,尤其是文言文,要反复的诵读,熟读成诵,因为我们已经有100年,100年是多少,十年就是三代人,可以说100年有30代。有30代人已经没有学文言文了。所以我们要在反复的诵读中去亲近文章,去读出语感来,然后形成文言文的语感。

心到就是要在心里向自己提问。这句话,我们究竟有没有理解?最后,手到就是要勤于做笔记,勤于翻工具书。

第二个方法,就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我总结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即以文选为中心。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最终要落实到文选。文选就是教材里面选的文章,我们把这个叫文选。有8到10万部古书,为什么编者就独选了这些文章让我们学习?大家要思考这个问题,表明这些文章不仅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简直可以说是亿里挑一,成千上亿的文章里面挑出这么几篇文章!经过几千年的检验而公认的绝世的文章!所以这些文章我们要诵读,熟读成诵,直至能背下来,这就是以文选为中心。

背下来是为了让你们对什么滚瓜烂熟,对这两个基本点。第一基本词汇。在基本词汇里面又是实词是最重要的。如刚讲的“悟以往之不谏”的“谏”字,“恨晨光之熹微”的“熹微”,“熹微”是第一次见吧?像这样的词都要积累下来。“眄庭柯以怡颜”的“眄”字什么意思?“斜眼看”。如果考到这句话让你翻译。是什么影响你得不到分?是不是就是这个“眄”字?

是什么阻挠我们文言文学不好?理解不了?是基本词汇,尤其是那些与现代汉语的意思有出入的基本词汇。我们看到“眄”字是完全不知道,还有一些字是你知道,但你知道的不够多,你挂一漏万,你知道一个,但知道得不全面。

比如古书上有记载有两个人在下棋,两个很聪明的人在下棋,他下着棋的时候说

淮上有信至

“淮上”是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有“信至”,大家认为这个怎么解释?有的人在公开出版物上,有的人去做这本书的翻译工作,要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出版以飨读者,让读者都能读得懂,然后就把这个“信”字翻译成了什么呢?“书信”。大家认为这是对的吗?这是错的。我们应该把这个“信”理解成什么呢?这里的意思是说有一个信使过来了,然后打断了他两个人下棋,把一个消息捎过来。这个“信”指的是“信史”托消息的使者,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如果你没有经过系统的,专门的文言文的学习,你是不可能知道这个意思的,你是不可能翻译到这个意思的。你一读到这句话,直接的条件反射,就是淮上有一封信过来了。因为在现代汉语里面这个“信”已经没有这个意思了,在语言的发展过程当中,这个意思已经丢掉了。我们学习的时候,它的重心就在这里,要把这些丢掉的意思捡回来,要还原到文言文的语境当中,你读的是文言文,不是现代汉语,这指的是基础词汇,像这样一些词汇你要去积累。

第二是惯用表达。中国人有自己的思维,我们把它叫什么思维?诗性思维。我们说话是很讲究文学色彩的,比如说《桃花源记》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怎么翻译呢?老人和小孩都很快乐,活得都很开心,是吧?你看他没有直接说老人和小孩儿,而是说黄发和垂髫,黄发代指什么?代指老人。七八十岁的老人头发会发白,如果你的寿命更长一点,活到一百多岁,你的白发又会变黄!所以黄发特指那种年寿非常高的人。垂髫就是垂下来的两个发髻,代指小孩。

这个表达就是古人常用的表达。我们说一件事情,总是会绕着弯子,用一个更美的更含蓄的表达。比如《劝学》中的

金就砺则利

怎么翻译?说的是刀剑经过磨刀石的磨砺就可以变得更锋利。但是你看他的原文当中出现了刀剑这个词吗?没有,是哪个字它的意思是刀剑呢?“金”字,而“金”是刀剑的什么?是刀剑的原材料。我们可以这样翻译,由金打造的刀剑,它经过磨刀石的磨砺会变得锋利。但这样是不是很绕?所以你直接翻译成刀剑经过磨刀石的磨砺会变的锋利就可以了。这也是诗性思维,或者我们把这种叫借代思维。

借代,指说一个东西不直接说而用一个东西去代它。比如古时候有专门说法叫“下车”。在文言文当中“下车”是什么意思呢?有同学知道吗?“罢官”,刚好说反了。是“上任”,“新官上任”的意思,为什么是新官上任的意思?大家想一下。它也是诗性的思维下的借代思维。古时候一般人是没有车的,有车的人都是一些名门贵族,包括当官的,这当官的,他会乘车从他的故乡到他上任的任所,到了任所,他是不是从这个车里面下来,然后进去当官,是吧?所以把这样一个动作——下车,用来代指新官上任。总之,他不直接说新官上任,他说“下车”,也是这个道理,包括我们《滕王阁序》里面的“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的“襜帷”,也用到了借代,到时候我们讲到会说。

最后,还有一些同学会说我们要学什么“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这些东西是什么呢,它就是文言语法,是古代汉语的语法,这些语法我们不作为重点去掌握。你们能学透最好,学不透的也不要畏难。因为我们的重点不在这里。

第三个方法叫培养兴趣法。我看有的同学拉耷着脑袋,还有趴在桌子上的,估计就是对文言文没有兴趣的。那怎么办?没有兴趣,我的回答是要培养兴趣。兴趣分为两种,有的兴趣是不需要培养,比如说“食色性也”,比如说吃饭,比如说对肉的兴趣。吃猪肉,在座的有不喜欢吃猪肉的吗?你不喜欢吃猪肉,估计喜欢吃牛肉是吧?你看下课铃一响,向食堂奔跑的那些犀牛,是什么支持着他向食堂奔去?是兴趣。吃饭的兴趣,还有娱乐的、上网的这种兴趣,是与生俱来的,是不需要培养的。

第二类兴趣是我们要培养的。比如说钢琴,篮球、足球等,这需要我们训练的,需要我们后天培养的。因为这是人类的文化,是动物界没有的东西,这不是本能,你要学得好还要能讲出道理来,是要经过刻苦的训练的。文言文属于后者,它是一种光辉灿烂的文化,不是你生来就会的,也不是你生来就能说得好的,需要我们经过刻苦的训练,所以我需要讲清楚,学文言文绝对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但是是一件非常值得去为之付出努力的事情,是我们通过训练能够培养出来的一个兴趣,如果你没有,你要给我培养出来,你只有培养出来才能做到,我们上面说的那三点:继承我们优秀的文化,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

好,最后一个方法——解开文言文的十把钥匙。

实1虚2通3古今4,活用5辨句式6。修辞7美文体8,表现9靠翻译10

这是我写的一首打油诗,每一个字右上方都写了一个数字,这就是这把钥匙的名字。

“实”的意思是实词。“悟已往之不谏”的“谏”“恨晨光之熹微”的“熹微”,这都是实词。我们以后叫它们一号问题。

二号问题是虚词。在高中阶段我们要学18个虚词,它们是之乎者也(这四个大家都知道)其何与,若乃于则焉而且,因为所以。我们分三组去学习他。

第三个“通”,即通假字,第四个“古今”即古今异义字。第五个“活用”就是词类活用,第六个“句式”就是特殊句式和惯用表达。大家把惯用表达也加在这里。所谓惯用表达就是文言文里面通常就这么表达,而不用现代汉语的表达。写到老人与小孩的时候,通常就是黄发垂髫,或者用其他的,比如耄耋,这个也是指老人。比如说姑娘十三四岁,他不会说十三四岁,他会说豆蔻,年值豆蔻。这都是惯用表达,我们也把它放到六号问题里面去。

第七号问题是修辞手法。修辞手法也有很多惯用的修辞手法,如“林寒涧树”怎么理解?这是郦道元《三峡》里面的句子,树林很寒冷,山涧很肃杀,但这样翻译是准确的吗?其实这里用到了一个修辞手法。什么修辞手法呢?叫互文(课堂实录中有错,这里予以更正)。林和涧都是寒的,也都是肃的。郦道元本来是不是要这样讲,但这样讲是不是很啰嗦?所以怎么办?把两个东西放在一块讲。林寒且肃,涧寒且肃,要这样翻译。而互文的修辞手法在现代汉语里面没有了。

第八,是文体。什么章表奏策书记等文体。第九是表现手法,同学们要注意它与修辞手法的区别,如果不清楚的,我们以后会详细说。

第十就是翻译。翻译水平是我们文言文学习“木桶”的“短板”,是衡量我们文言文功底的唯一标准。

以上就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十把钥匙。任何一篇文言文,大家先用这十把钥匙去撬一撬它,学习的格式是这样的:第一篇文言文学的是《归去来兮辞》,那么你就在你的笔记本先把这十个问题写出来。然后按问题把《归去来兮辞》的实词全部找出来,解释它的意思,其他问题也是这样的,把里面出现的所有的虚词也都列出来,然后去解释,这是规范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学好。我推荐一个整理文言文十个问题的捷径,就是到每篇课文里的注释中去找这课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等,把它们全部整理出来,条分缕析地记在笔记本上。

最后提三点学习要求。

第一,做好十把钥匙的课前预习,

第二,备好一本听写本,实词我们是要听写的。

第三,备一本《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

好,下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