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白话文:“五四”文学革命中关于发展新文学的争论

句子大全 2023-12-29 06:52:01
相关推荐

“五四”文学革命(1917—1927)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17年至1920年是新文学的萌芽期;1921年新文学社团出现到1926年北伐战争前夕,是文体大解放的创作活跃期;1926年春到1927年冬,创作一度沉寂。在这期间,守旧派人士就新文学的发展与新派人士发生了几次争论。

林纾(古文家、翻译家,创建福建工程学院前身苍霞精舍)1919年初,写了《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致蔡鹤卿太史书》,对白话文大加讨伐,攻击北京大学的新派人物“覆孔孟,铲伦常”。又发表文言小说《荆生》、《妖梦》,咒骂文学革命人物。新文化的先驱蔡元培、李大钊和鲁迅都对林纾进行了批驳。

1922年,学衡派。梅光迪(中国首位留美文学博士,浙大文学院院长)、吴宓(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始人之一,中国比较文学之父)等创办《学衡》杂志,因其态度观点相近而被称为学衡派。他们以融贯古今的姿态,提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反对言文合一,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倾向保守。在斗争中,鲁迅对学衡派的驳斥最为有力,《估<学衡>》揭露其“于新文化无伤,于国粹也差得远”。

甲寅派。章士钊(教育家、政治家,将逻辑学传入中国)复办的《甲寅》杂志上的复古论调与《学衡》相呼应。1923年,他写了《评新文化运动》、《评新文学运动》,试图从理论上否定新文学。新文学阵营对之进行了全面有力的批驳。甲寅派为维护封建教育,提倡读经,压迫学生运动,遭到鲁迅、成仿吾等的批判。

与此同时,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受中国大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台湾新文学运动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

1920年1月,台湾青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新民会”,它对1921年10月在台北成立的“台湾文化协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台湾文化协会”对台湾新文学运动的产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20年7月,陈炘在《台湾青年》创刊号上,发表了《文学与职务》一文,提出近来中国大陆提倡白话文学,是一种负有传播文明思想、改造社会使命的真正的文学,台湾文坛应朝这一方向去努力。接着,甘文芳发表《实社会与文学》,陈瑞明发表《日用文鼓吹论》。这三篇文章是台湾最早提出改革台湾文学、提倡白话文的文章。

1923年4月15日,《台湾民报》在东京创刊,并于1927年7月移入台湾发行。该刊全部采用白话文,特辟文艺专栏,定期刊载文艺论文与作品,该刊被称为“台湾新文学运动的摇篮”。

1923年黄呈聪和黄朝琴在《台湾》杂志上先后发表了《论普及白话文的新使命》和《汉文改革论》两篇文章,较为深入地提倡文学革命,并产生了广泛影响。

1924年4月,张我军(作家、文艺理论家,有“台湾文学清道夫”、“台湾的胡适”之称)在《台湾民报》上《致台湾青年的一封信》和《糟糕的台湾文学界》,向台湾文坛发起猛烈攻击,这两篇文章受到守旧派的回击,于是,张我军又发表了《为台湾文学界一哭》予以回应。

五四时期曾经出现过的新旧文学论战在台湾再次上演,同时,台湾新文学提倡者已经开始着手新文学的建设工作。他们以《台湾民报》为阵地,介绍大陆的新思潮和作家作品;提出建设新文体的主张;提出建设具有台湾特点文化的主张;着手进行新文学的创作。

“ 五四”文学革命有着深刻、伟大的历史意义,在内容上,彻底批判、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始终贯穿、体现了个性解放、民主与科学、探索社会解放道路的启蒙思想主题;以农民、平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子等人物形象代替了旧文学主人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文学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文以载道”观念被“人的文学”、“为人生的文学”、“为艺术的文学”、“平民的文学”等观念所去代;

文学语言获得了解放,文体形式经历了全面革新,创作方法进行了多样化探索,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

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联系,自觉地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不脱离传统的开放性现代文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