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宋朝文学的成就:话本小说与戏曲的发展

句子大全 2023-12-30 02:33:01
相关推荐

安忠洲

在宋朝,由于城市经济的发达,适应广大市民阶层文化娱乐的“说话”,成为当时的主要文学形式之一。

宋时的“话”是故事的意思,说话就是讲故事,说话的底本就叫“话本”。说话的内容有的是演说佛经中的故事,叫说经;有的是讲说历史的事,叫讲史;有得讲说传奇、灵怪、公案等故事,叫小说。其中要数小说最受欢迎。

北宋末年,汴京有以专讲三国历史故事出名的说话人霍四究,有专讲五代历史故事的尹常卖。南宋时,临安的著名说话人有蔡和、李公佐等50多人。

宋代流行于民间的话本,同唐代的传奇比较,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传奇是用文言写的,话本是宋代的口语白话;传奇的主要人物以统治阶级中的文人学士,才子佳人为主,而话本是以劳动人民,包括手工业者、小商贩、农民等为主;传奇是封建文人的作品,话本是无名氏的民间文学作品。

宋朝的话本,包括短篇、长篇小说和讲史故事以及讲经三类,其中以短篇小说的数量最多,也最能体现宋朝民间文学的特色。

讲史的话本以历史故事为题材,如《五代史平话》、《武王伐纣平话》,对封建统治者和封建道德,有不同程度的揭露和否定,因而也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话本的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大的影响。元明以来的长篇章回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都是在宋代话本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和再创造而成的。

宋朝的民间戏曲,主要有杂剧和讲唱戏。杂剧又叫滑稽戏,内容以带有疯刺性的滑稽故事为主,暴露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杂剧的形式偏重于念诵和对白。杂剧在北方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宋代还有一种讲唱戏,包括鼓子词和诸宫调。鼓子词是一种叙事的讲唱文学,有唱有白,但没有舞蹈。

诸宫调的曲调能讲唱长篇故事,流传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又名《弦索西厢》,为别于后来的王实甫杂剧《西厢记》,又称《董西厢》。

《西厢记诸宫调》,取材于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得名于《莺莺传》中诗句“待月西厢下”。在情节上,较之《莺莺传》有较大的发展和创造。它改变了《莺莺传》的悲剧性结局,以张生、莺莺的结合作为结局,对主要人物都做了改造,加以重新塑造,突出了莺莺、张生、红娘同老夫人的矛盾,表现了青年男女反对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的积极意义。

在艺术上也达到了较高的成就,矛盾设置尖锐复杂,故事情节波澜迭起,人物描绘生动细致,运用景物渲染来突出主题。语言丰富多彩,对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有很大影响。但是人物塑造仍有缺点,故事情节有不必要的重复,某些描写流于庸俗,这是它的不足之处。

诸宫调是宋朝讲唱文艺的一种新形式,有说有唱,以唱为主,说用散文,唱用宫调,相传为北宋民间艺人孔三传所创。它打破了说唱仅限于一个宫调的规律,吸取唐宋词、唐宋大曲,宋初《缠令》和流行俗曲,组成套数,用若干宫调演奏一个故事,名为诸宫调。

诸宫调源于北方,宋室南渡后,也传至南方。北诸宫调主要以琵琶和筝伴奏,南诸宫调则用笛子。《董西厢》属北诸宫调,这部作品共用十四宫调,计一百九十三套曲,长达五万余字,对戏曲和说唱文艺有深远的影响。

从北宋末到南宋时代,我国南方流行一种南戏,它首先出现在温州,又叫做“温州杂剧”。南戏基本上是运用民间歌谣,再吸取鼓子词,诸宫调等戏曲的优点,比北方的杂剧更加生动热闹。南戏的故事情节十分丰富,演员的角色也增多了。

宋、金对立时代,北方的杂剧和南方的南戏平行发展,为后来元曲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州文墨一生缘,与你细说中国历史的久远和厚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