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河南长垣美文欣赏:夏日里说蝉

句子大全 2023-12-30 06:37:01
相关推荐

图文:王玉杰

人们给蝉起有许多名字,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叫法,金蝉、爬叉、爬叉猴等是蜕变前的名字,蝉、知了、马蝍蟟等是蜕变后的“大号”。

入夏,这种小生命随之而来。黄昏时分破土而出爬向树干,静夜时候蜕化塑型,黎明之前隐入树丛。

蝉的蜕变过程给人以神秘之感。成语“金蝉脱壳”就源自于此。

自有了神秘之感就增加了人们对它的关注度,历代的文人更是为它不惜泼墨。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初唐诗人虞世南借《蝉》寓人品高洁。

“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少留归骑促歌筵。为别莫辞金盏酒。……”北宋名人晏殊用《浣溪沙》的词牌以急促的蝉声为引,道出了与友人饮酒惜别之情。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代诗人袁枚在《所见》中以牧童捕蝉描述山野童趣。

神话《西游记》中的唐僧,被写成是如来佛的二徒弟“金蝉子”转世,又为蝉增添了不少异灵色彩。

其实,蝉是种不具备攻击能力的昆虫。

现实中,蝉的境地也不安然,诸多鸟类、杂食动物是它的天敌,稍不留意便会命丧于捕食者。

为了生存,蝉进化出了利用黑夜做掩护进行蜕化的本能。

在黑夜中能躲避大多数天敌,却躲避不了人类。不仅仅是蝉壳能入味中药,煎、炒、炸……烹饪后的蝉被做成了不同风味的美食,成了餐桌上的一道菜。

先前有摸爬叉之说。爬叉在破土欲出时,是讲究策略的。它并不是扒开土壤将自己暴露在阳光之下,而是先在地皮下方划一道小口后在地下土窝里等待。等到黄昏时分光线变暗,被捕食的风险降低的时候再出土窝,爬向树的高处进行蜕变。

人们低着头观察地皮,见有细小裂缝便用手指扣进去试探。经验丰富的掏出的是爬叉,经验欠缺的可能把手伸了进屎壳郎的洞里。当然,经历这种恶心作瘆的情景次数毕竟不多。

天,黑的看不清楚物体了,人们摸爬叉的行动也就结束了。

黑暗中的爬叉,躲避了捕食者得以蜕变。

科技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给爬叉却带来了劫难。

手电的问世改变了捕捉方式,延长了捕捉时间。黄昏过后,树林下晃动的灯光交织辉映。大人、小孩齐上阵,在强光的照射下不停的围着一棵棵树转圈圈,谁找到是谁的。这时候比就的是“综合实力”:光强、眼尖、手快者收获就多些,反之收获就少。

二是汽车、电瓶车扩大了捉蝉的范围。村里、村边的树上不够捉了,就开车或骑车到到荒郊野外的树下寻找,路途远变得不是事。

制造工具利用工具是人们的强项。爬叉爬的高够不着吗?用根竹竿帮忙呀!将矿泉水瓶口插入竹竿的一端固定,再将矿泉水瓶的底部剪开形成一个大敞口。举起竹竿,将大敞口对准蝉尾、贴着树干向上一戳,正在攀爬树干的爬叉便进入了改造后的矿泉水瓶子中。还有够的更高的,可以伸缩的钓鱼竿代替了竹竿。

晃动的强光光柱一旦锁定目标,捕获率几乎百分百。爬行缓慢的爬叉丝毫没有反抗的能力,被捉后徒有六只爪子不停的挠动。

从一波波强电光中漏过,进入蜕变阶段的爬叉处境同样有险。捉爬叉的带着战利品回家了,专门寻找刚蜕变成蝉的人又出来了。

刚刚蜕变出来的蝉,呈粉色,浑身湿漉漉的特别虚弱,甚至连动弹的力气都没有了。趴在刚从身上蜕下来的爬叉皮上,等待身体变硬变成黑色,等待褶皱的翅膀舒展晾干,等待有振翅飞翔的能力。不幸的是,又有一批成了人们的猎物。

捕者多了,成蝉的就少了。雄蝉能在树枝鸣叫,雌蝉能产卵,实属幸之又幸的幸运者。

有研究表明,蝉的自然生命周期有三年时间。外国还有十七年蝉的说法。但是蝉的成虫期占比很短。我留心了一下。从夏至节气前后听到蝉鸣,到头伏过后看到陆续有蝉栽头死亡,真的只有几周时间。

雌蝉用尾器刺入树枝,产下蝉卵后死去。孵卵的树枝逐渐枯萎,蝉卵在枯枝里等待新的生命轮回。

蝉卵有个传说名字叫“雷震子”。据说是蝉卵要靠打雷将其震落,钻入泥土发育孵化。

城市里也有树木,但是几乎听不到蝉鸣。这是城里地面硬化程度高的缘故,靓丽的城市地面太硬了,无论是地砖或是水泥混凝土,还是柏油沥青。每一种都能让爬叉既钻不进去,又钻不出来。生存的土壤这样被隔断了。

蝉的一生,活的全靠幸运,卵从树上坠落的的瞬间就已经注定了身不由己。落在泥土之中便是逢生,落遇硬化之地便成绝处。

我认为,有树无蝉的生态是不算完整的。有政者提出了“森林城市”的概念,这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增添了念想。

期待着,城市的树上夏季也能穿透出蝉的声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