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一位境界至高的诗人写下一首诗 语言充满讽刺(读后令人赞叹不已)

句子大全 2024-01-02 07:49:01
相关推荐

诗歌的作用与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从古至今,无论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无论是古代的还是近代的,诗歌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审视、勾画、剖析、诠释着这个世界。

那么在我国的古诗词中,那些或犀利或委婉的作品,它们更是将“世味”两个字简明扼要地予以体现,让人读来很是倍受感染,不得不为之拍案叫好。

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韩翃的“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高适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等等,皆是有名的、含有讽刺意味的佳句。

然李约这位诗人有多少人还记得?在座的各位看官是不是都已忘到脑后,或是从来没有关注过?没事儿,我们这不正在介绍嘛。

李约也曾写有一首极具讽刺意味的诗,此诗语言委婉而深刻,后两句尤其经典,一起来欣赏。

观祈雨

唐 ·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关于李约:

人道王维、林和靖性情淡泊,而李约却亦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文人。他酷爱画画,精通书法,自号为“萧斋”,虽然官任兵部员外郎,但他最终却辞官而隐,并且他还不近女色……这样的境界有几个男人可以做到?所以说李约真的是位高节操的文人。

如此诗人,他能对世间的不公之象漠不关心吗?当然不会,所以也就有了这首《观祈雨》。既然是观祈雨,肯定得对“祈雨”的情景等有所描写: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这是开篇的两句,一句写干旱给自然界带来的灾难,一句写人们祈雨时的具体场面,前后构成因果关系,逻辑与脉络皆清晰流畅。

作者没有把矛头直指干旱,而是通过对土地以及桑条的外在描写,把干旱的程度体现出来。一个“无叶”,一个“生烟”,可谓再真是不过了。“箫管迎龙水庙前”的场景是热闹的,但是热闹的现象又是表面的;天不降雨,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人们不得不在在水庙前吹箫演奏,以祈求龙王能够显灵。这种无奈的举动,贴切地烘托出了人们内心的不安与急躁,也从侧面描写出了下层农民生活的不易,而作者对他们深深的同情之心也流露于字里行间。

从写作方面来说,这里用了“以反言正、以扬言郁”的手法,有力加强了情感色彩。

农民们为生活所担忧,但是有一部分人,他们从来都不知人生之苦味,这部分人不外乎那些掌权者,来看诗的转合句: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作者没有继续停留在“观祈雨”的场面去写农人们,而是扭转笔锋,把几处无所事事的权贵之家进行了裁剪。此时的他们没有因干旱而忧国忧民忧天下,反而怕天气转阴降雨让丝竹受潮,从而影响到音乐的美感,这又是多么讽刺!权贵们总是贪图享受,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民唱反调的嘴脸在作者笔下显得那么丑陋不堪。

其实在任何文学作品中,权贵们的形象从来都没有变过,李约笔下也是如此。但是,同样的形象以不同形式、不同的语言与不同的画面来描写,却都会有不同的味道。李约在这首诗中,就是将“朱门”与农民框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来让两个不同的角色相互烘托,让两方面的形象色彩达到极致,最后把主旨推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重击读者内心并形成共鸣。

好的诗句就是如此,并非需要多华丽的词藻,只要剖之有理,言之动人,平淡便是不凡,故而后两句堪称经典。

读完李约这首《观祈雨》,不知各位看官是否认可其中的精彩之处?在这四句中你最喜欢哪句?欢迎留言畅谈,我们随心交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