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瑟瑟”的语义不是“青绿色”

句子大全 2024-01-04 03:58:01
相关推荐

「本文来源: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周学泽秋阳尚暖,凉风渐起,刚上四年级的女儿背诵课本上白居易古诗《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让记者忽然想到“瑟瑟”释义是否准确的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最新版四年级上《语文》课本第34页,对“瑟瑟”仍然坚持了“数十年如一日”的注解: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学习这首诗时,“瑟瑟”也是这样解释的。“瑟瑟”被解释为“青绿”“碧绿”,经过一代代“没有疑问”的灌输,已经获得众多“拥趸”。而且,这个“瑟瑟”的解释,还常常以考题形式出现,比如有道选择题是这样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瑟瑟”什么意思(),下面是三个选项:A、碧绿 B、寒冷 C、寂寥根据答案,“碧绿”选项是对的。白居易的《暮江吟》并无艰深之处,但这首诗影响很广,其中描绘的秋日美景很容易引发人们的同感和共鸣。只要是在夕阳西下的水边,不管是江河还是湖海,也不管是秋天还是其他季节,人们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这首诗。也许,这就是此诗的魅力之所在,也是其被众所周知的原因。但某年秋天,迎着斜阳,记者站在济南护城河的白石桥上,看到被寒风吹皱的水面上,水纹在微微颤动,突然意识到这好像才是“水的瑟瑟”,于是开始怀疑语文课本上的“瑟瑟”解释是不是错了?从白石桥上回来后,记者查阅资料,居然找到一位“知音”:有“英法翻译唯一人”之称的北京大学许渊冲教授,就将“半江瑟瑟半江红”翻译为“Half of its waves turn red and the other half shiver(颤抖)”。然而许渊冲的翻译得到的不是肯定,而是“嘲笑”,有人专门写了一篇《白居易用了15次的“瑟瑟”,北大教授也理解错》的文章,将许渊冲对“瑟瑟”的英译看作“译错的典型”。许渊冲教授被誉为中国翻译界泰斗,获得过“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和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这位长期从事中国古诗英译,古典文学素养深厚的大学者,怎会将平易通俗的白居易诗句翻译错呢?我国用字用词的规范是《现代汉语词典》,根据商务印书馆2019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其中并没有支持语文课本将“瑟瑟”解释为“碧绿”的证据,而是将“瑟瑟”解释为“颤抖(shiver)”。《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瑟,古代弦乐器,像琴。现代所用的瑟有两种,一种有二十五根弦,另一种有十六根弦。瑟瑟:1、拟声词,形容轻微的声音,比如:秋风瑟瑟。2、形容词,形容颤抖,比如:瑟瑟发抖。同时,商务印书馆2015年出版的《新华大字典》解释:瑟是形声字,珡为形,必为声。看上面的解释就很清楚了。从本义来讲,“珡”作为弦乐器,“弦”线是一条条的,其一边发声,一边弦线呈现颤抖状;“瑟瑟”因此产生两种“引申义”,要么是形容“颤抖的样子”,要么是形容“轻微的声音”,并没有“碧绿”的义项,而且两种“引申义”的阐释,都源于“珡”这种弦乐器的形和声。由此可以判断,小学《语文》课本将“瑟瑟”解释为“碧绿”,缺乏权威依据,并不符合“瑟瑟”的本义和引申义。鉴于“瑟瑟”的本义和引申义,古诗中的“瑟瑟”被广泛用于比拟寒风的声音和容易风动之物,如寒风下的枝条、芦苇、竹子、衣裳、珠帘等。古诗中,“瑟瑟”一词多见。魏晋时期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唐代李群玉《小弟艎南游近书来》:停停倚门念,瑟瑟风雨夕。现当代作家和学者亦有“瑟瑟”入诗:鲁迅《莲蓬人》: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钱钟书《小诗五首》:此时合眼听,瑟瑟足秋思。研读可以发现,上述诗中的“瑟瑟”,意思都没有跳出今天《现代汉语词典》的两个义项:要么单纯形容寒风,要么形容寒风吹颤之状,其中包括人的身体受寒“打冷颤”的情景。回头再看白居易对“瑟瑟”一词的运用。白居易在古诗人当中用“瑟瑟”一词最多,诗里“瑟瑟”出现了15次,大概占《全唐诗》中“瑟瑟”总数的1/5,频率远超其他任何诗人,唐代诗人李白、王维、李商隐、杜牧都没有用过瑟瑟一词,杜甫仅在《石笋行》中用过一次: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此处“瑟瑟”亦是风雨中颤动之意。白居易诗中的“瑟瑟”,基本停留在《现代汉语词典》的两个义项,比如《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是说风吹枫叶荻花的颤抖情状,这是“瑟瑟”的最通常用法。但白居易也有一些“创新”的用法,《山泉煎茶有怀》中有“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解释为: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此处是说茶末在热水煎煮中翻动的情状,从“风中颤动”转移到“水中翻动”,这是空间转移的创新。更有创新的,是将“瑟瑟”用到石头上。白居易诗作写石头多次用到“瑟瑟”:在《北窗竹石》中有“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在《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见示,兼呈梦得》中有“隐起磷磷状,凝成瑟瑟胚”;在《太湖石》中有“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沈沈”。这几处“瑟瑟”难道是说石头是碧绿色的?记者认为并非如此。白居易上述诗中提到的石头,其实是“太湖石”。见过太湖石的人都知道,单从颜色上来看,太湖石以银灰色为主,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因此,太湖石并不青绿,将描写太湖石的“瑟瑟”解释为青绿,不符合事实。只有明白太湖石的特征,才能明确“瑟瑟”的意思。太湖石因石体久经湖水侵蚀,形成孔洞缠连的样子,又名“窟窿石”,白居易《太湖石记》中描述其状曰:“有盘拗秀出如灵丘鲜云者,有端俨挺立如真官神人者,有缜润削成如珪瓒者,有廉棱锐刿如剑戟者。”下面一句对我们理解“瑟瑟”至关重要:“风烈雨晦之夕,洞穴开颏,若欱云雷,嶷嶷然有可望而畏之者。”这就是说,太湖石就像“哨子”,风吹太湖石的孔洞,形成各种声动之状。因此,白居易所说的“瑟瑟石”“瑟瑟胚”“未秋已瑟瑟”,都是形容风吹太湖石之后的情状,这仍然符合今天《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两种释义,其中“瑟瑟胚”是说石头长年累月经受湖水冲刷,形成可以发声的特质。白居易用“瑟瑟”引起解释上歧义和争论的,是描写水波。白居易描写水波,有两首诗用到“瑟瑟”,除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在《闲游即事》中还有“寒食青青草,春风瑟瑟波”的诗句,这里的“瑟瑟”能否解释为“青绿”?有人说,“春风青绿波”也讲得通。但记者认为,“瑟瑟波”如果解释为“青绿波”,“春风”和“碧绿波”没有发生联动关系,这显然不符合白居易提“春风”的本意,只有将“瑟瑟”解释为风吹过水面后的波纹颤动,才符合词语之间的语义逻辑。那“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的“瑟瑟”又该怎么看呢?《暮江吟》的下半句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古代农历的“九月初三”,一般就是今天的十月份了,从时令上说是秋天了——秋天秋风凉,凉风吹拂过江面,这是白居易用“瑟瑟”的原因。因此,整个诗句这样理解或更为妥当: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被阳光和晚霞照到的一半江水是红色的,没有被阳光和晚霞照到的一半江水,还能看到被秋风吹拂后的颤动水波。秋日江面产生的“瑟瑟”波纹,是寒风所致,有一种萧条的冷感,与阳光和晚霞在水面形成的“红色暖色调”,是一种对比。“瑟瑟”指“寒风吹过水面后的波纹颤动”,还有一个证据,就是和白居易“同朝”的诗人,也同义使用“瑟瑟”一词。比如,唐代司空图《漫书》:到还僧院心期在,瑟瑟澄鲜百丈潭;唐代韦庄《乞彩笺歌》: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唐代殷文圭《题吴中陆龟蒙山斋》:花心露洗猩猩血,水面风披瑟瑟罗。这些诗中的“瑟瑟”,解释为“寒风吹过水面后的波纹颤动”都讲得通,也符合《现代汉语词典》对“瑟瑟”词义的界定。还有一点,就是用“颤抖”“微声”解释唐诗中的“瑟瑟”,全都能讲得通;而用“青绿”解释唐诗中的“瑟瑟”,只有几处可以说得通。比如白居易《太湖石》中描写太湖石“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沈沈。”如果解释为“青绿”,那就是说太湖石“未秋已青绿”,显然这是不对的,太湖石不会变换颜色,而且本来也没有青绿色的太湖石——白居易《太湖石》这句诗是说:天气凉得快,没到秋天就刮凉风了,风吹太湖石的孔洞发出声音;而天要下雨的时候,太湖石因为吸收了阴湿的水汽,显得有点沉重。“瑟瑟”被解释为“青绿色”,据说最早来自明代杨慎。杨慎所著《升庵集》中有一句:“瑟瑟本是宝名,其色碧”。“瑟瑟”是外来的宝石称呼,这被认为是“瑟瑟”另外一个语义来源。但白居易用“瑟瑟”写诗,不可能一会儿是这个意思,一会儿又变成另外一个意思;尤其是他描写太湖石,不可能一会儿用“瑟瑟”说太湖石是碧绿色的,一会儿又用“瑟瑟”说“是风吹太湖石发出的微声”之意。概括来看,古诗中的“瑟瑟”一词,可以说全部用在吹寒风的秋冬季节和风雨交加的特定时刻,这说明“瑟瑟”只能用在比较“冷凉”的特定环境,“瑟瑟”的使用和天气、气候有关,而与颜色无关。我国诗人用的“瑟瑟”,是用“珡”作为弦乐器发“bi”声的传统本义和引申义,比如成语“瑟瑟发抖”。白居易用“瑟瑟”15次,其他14次都没有偏离《现代汉语词典》中“瑟瑟”的本义和引申义,如果只有一次被“很正式”地解释为“青绿”,多数诗句用“青绿”解释讲不通,这本身就很不正常。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